先看一個案例,各位覺得這位老板應不應開這個店:
我想開一家中低等價位面向年輕女性的女裝店,客單價在150元左右,看中一個門面是步行街側面出口下游的街邊鋪面,上下兩層各八十平方左右,租金8千每月,轉讓費1.6萬,可以簽七年不漲租金,日均路過店面人流約350個目標客戶。
缺點就是二樓用不到很浪費,租金略高,步行街有些女裝店賣的價位很便宜,他們的款式質量和我們差不多,我怕走路過去步行街的人群消費水平偏低,賣不起價,還有,去步行街的人會不會瞎逛的多,成交率低。旁邊幾家比較小點的女裝店生意看起來也不是很好,這條街挺多轉讓的。
請問老師這店面可拿下嗎?麻煩您幫我分析分析,多謝!
我是不建議開的,因為這個店開起來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店,成功率太低了。
從言語中,你看不到老板的信心:
她說“他們的款式,質量和我們差不多”,說明她對自己產品沒有信心,因為沒有差異化。
她說:“我怕去步行街的人會不會瞎逛的多,成交率低”,說明對顧客需求的研究還不夠,不懂消費者。
她說:“旁邊的女裝店生意不好,很多轉讓”,說明沒有一個有效的競爭策略,不知道自己能否做的起來。
總的來說,因為產品無競爭力,對顧客不了解,運營沒思路,競爭策略不明確,位置和成本無明顯優勢,讓老板沒有信心選擇這個店面。
開店之前,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這時候,你會回歸到更加理性的思考:我到底有沒有核心競爭力?產品是否有明顯的差異,成本是否足夠有優勢,自己的競爭策略是否清晰可操作。
上面的案例,如果老板說:我有獨一無二的貨源,質量款式都勝人一籌,最重要的是因為是特殊渠道,成本很低,而且我知道顧客的痛點是什么,也知道怎么讓路過的顧客進店,怎么留住他們,怎么讓他們再次消費。。。,那成功率自然不一樣。
在選址的時候,如果你看到一個位置,別人攔都攔不住你,就像我這幾年選擇的店鋪一樣,有的房東和物業都出來勸不要租,覺得做不起來,我還是果斷出手選擇,因為我確定,選址了一個位置,就是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安放了整個開店策略而已。
孫子兵法里說打仗要“先勝后戰”,善于打勝戰的人并不是開戰以后打了勝仗,而是在勝券在握的時候,尋找了代價最小的作戰時間窗口。不善于作戰的軍隊,沖上去就打,在戰斗中尋找勝利的機會窗口。機會不是時時有的,最后差距就出來了。
開店也一樣,需要有個戰略預判,要基于自身條件,判斷開店成功率的高低。成功率高,果斷開始,成功率低,說明時機未成熟,那就再等等也不遲。
成功率要達到多少呢?我覺得六成以上的把握吧。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