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里一位蛋糕店老板說,為了讓自己的蛋糕跟別人不一樣,他用好的原材料,好的工藝方法,做出來的蛋糕更好,價格自然也貴些,要貴20塊左右,但是顧客就是不愿意買自己的,跑到別人那里買便宜的去了。她很苦惱自己的蛋糕明明就是好啊,怎么就不被接受呢?
社群里另外一位老板說,自己的新上線的外賣沒有單量,流量包開了,活動做了,但就是沒有效果,苦思冥想,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要說,他們都是沒有突破影響事情成功關鍵因素的閾值,閾值是什么,簡單說就是界限。刺激因素只有達到一定的量,或者一定的強度,或者一定的時間,才會產生作用,沒有達到這個界限,作用很小,甚至不用產生任何作用。
當你感覺自己什么都做對了,結果卻事與愿違,于是開始找原因,發現每個因素,每個環節都沒問題,比如第一位老板,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老板要做產品的差異化,用好的原材料,價格更貴些,她的差異化思路沒錯,錯在差異化還不夠,顧客感受不到老板的差異化在哪里。第二位老板產品準備好了,流量有了,活動也有了,不是說他這些做得不對,而是不夠,活動力度不夠大。
還記得我去年開店和今年開店的開業活動么?三天開業活動,三天都是排長隊,因為我用了能夠足以刺激顧客神經的活動,免費吃,我用免費吃,換來了朋友圈的極大曝光,提高了知名度,把線下顧客變成了店里的微信好友,同時讓目標顧客吃上了店里的東西。
這個活動就是突破了影響顧客行動的界限,讓顧客由觀望變成嘗試:8折,沒有吸引力;7折也還是算了吧;5折也許想去試試,但時間緊張,下次吧;免費,真的免費嗎?趕緊排隊去。
任正非說過他的秘密武器:“范弗里特彈藥量”,在研發上,“先打一槍,再放一炮”,就是先花小錢試探各種各樣的前沿科技,一旦發現某種技術代表未來,發現了“城墻口”,就會不惜使用范弗里特彈藥量,對準同一城墻口,數十年持之以恒的攻擊。“ 30年只對準一個城墻口沖鋒”被認為是華為成功的關鍵因素。
聚焦目標還不夠,還要使用“范弗里特彈藥量”持續轟炸目標,突破影響事情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界限。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水要變成水汽,光加熱還不夠,要加熱到100度沸點,水要變成冰;光變冷不夠,要冷卻到0度冰點,水才會有液體變成固體。
再說個例子,我的一名線下學員分享過他處理的客人投訴,是產品出問題了,顧客在外賣平臺上給了差評,于是他打電話過去詢問,客人拒絕接聽,加微信,不通過,于是他發短信過去,誠懇的關心顧客具體情況,介紹自己聯系他的目的,顧客最后通過了微信,在微信里進行了坦誠的溝通,得到了顧客的理解,第二天還親自送了幾份產品到顧客辦公室,顧客很開心,諒解了老板,后來這個辦公室成了店里的常客。
客人由不滿意,到投訴,到理解,到諒解,到主動宣傳,這位老板最后親自送產品登門謝罪就是突破了顧客的心理防線。
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就可以了,還要看你是否足夠努力,不是你堅持就可以了,還要看你堅持多久了,生活中,處處是這樣的例子,開店也一樣,開店過程中的每件事情也一樣。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