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生意買不到藥方,老板就應該是醫生 | 開店筆記

    昨天的文章說了,老板要練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實,只會處處看到問題,而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或者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舉一位老板的例子,他說:

    “老陳,我是擺攤的,賣的是廣東腸粉,有一個月了,擺攤賣早晨和夜宵,每天三百左右,有點不想干了,累死了一點錢都沒有剩的,還倒貼,你能給我開副良方嗎?”

    看到這個問題,我相信沒人可以給出藥方,因為不知道為什么營業額不理想,在不知道病情的情況下開出的藥方,也許就是毒藥。

    要找到原因,首先應該提出假設,然后加以論證,類似的案例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假設一:產品無競爭力,不地道,做得不好。腸粉我是很熟悉的,因為我第一個店就是主打腸粉,看上去做法簡單,但是要做到好吃不容易,我們當時用的原材料都是廣州的增城產的,因為那里產的米做出來的腸粉最有韌勁Q彈。醬汁也是經過很多次的改進改良才找到顧客滿意的最大公約數。

    開店做生意的很多問題追根溯源后會發現,源頭就是產品問題,所以首先從產品方面入手分析可以節省時間。

    假設二:產品不錯,但是不適應當地消費者。這也是常見的問題,某種東西在一個地方好,在其他地方死都做不起來,比如武漢的熱干面,武漢人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吃,但是到我了外地很少見,之前在上海的時候,見過很多老板推廣熱干面,成功的鳳毛麟角。

    地方性的東西一定要做適應性改進,適合當地消費口味,而不是讓消費者適應產品。

    假設三:生產能力跟不上,導致營業額天花板明顯。早餐的時間相對比較集中,這個時間段如果產品的出品效率不高,營業額就上不去。

    這種情況需要提高生產效率,比如換更大的機器,買更好的機器,比如用煤氣的就比用電的快很多,或者增加人,多一個人,產品翻倍,或者產品標準化批量化生產,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

    假設四:性價比不高,顧客覺得不劃算,尤其是對于擺攤的生意,顧客群體都是價格敏感群體。也許顧客覺得東西一般,但是價格偏貴,也許覺得跟別的產品比起來沒有優勢。

    這種情況要算算自己的毛利水平,看有無空間,如果沒有空間,看看產品能否變得更值錢。當然,價格策略也是一個辦法,比如我當時的腸粉系列里,原味腸粉賣5塊,就是一個引流產品,利潤少,而其他味道的腸粉價格貴。不用擔心大家都點便宜的,引流產品只占到40%營業額。

    假設五:位置選錯了,人流量少,或者愛吃腸粉的人少。這種情況很好解決,換地方就是了,擺攤就這點好,沒有固定的地方,想去哪里去哪里。

    尤其是早期,在目標顧客不明確的情況下,可以多試幾個地方,看看不同的人流量和不同的人群結構對營業額的影響。

    假設六:宣傳不夠,知道的人少。小攤要不要宣傳?當然要,起碼讓自己的小攤展示出來的信息越多越好,字體越大越好,并且打出自己的口號,讓人老遠看過去就知道這里賣腸粉,而是看上去老板很專業,對自己產品很有信心。

    對于滿意的顧客,可以引導顧客幫忙在朋友群宣傳宣傳,給予一定的優惠。

    假設六:競爭太激烈,顧客分流嚴重,以上5個方面都做的很好,但是分到自己的小攤人太少。解決的方法一樣,打不贏,就跑,走為上,換個地方就好了。

    總之,生意不好,不能說過早說不想干了,而是要首先問問自己原因在哪里,如何改進,執行徹不徹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91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17日 14:26
    下一篇 2018年10月17日 17: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