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活動偶爾可以見得到,如下圖:
消費者+58元,送3元的飲料100瓶,6元的啤酒100瓶。
轉飛朋友圈,就送600瓶啤酒。
這種活動效果往往會不錯,因為消費者一算,穩賺不賠的消費。
那對于商家老板來說,如何讓自己不虧錢?通常都是這樣操作:
肯定是需要在店里消費,才能享受贈品,而且贈品一定要在店里享用。比如上面的600瓶啤酒,不會讓你搬走的。
可以預存,留著下次享用,一般都有時間限定,比如3個月內要喝完,大多數每次消費還有限額,比如每人每次不能超過10瓶。
目的是通過酒或者飲料來增加顧客回頭率,這種活動不僅會增加進店率,還會提高顧客回頭率,是一種引流活動。
最后一個很重要,就是送的東西一定是高頻消費,而且成本很低的東西,像一個餐廳的啤酒或者飲料幾乎可以說每桌必點產品。
社群里一位聰明的老板看到這種活動后,機靈一動,問能否推出“進店送100元”的活動,他的意思是消費滿200元,就送100元的代金券,原理是一樣的,利用看上去很劃算的活動吸引顧客進店,在通過大力度的活動來促進顧客下單,最后通過代金券,促進顧客回頭消費。看起來很完美,對不對?
不過,這樣的活動標題要考慮到工商部分是否會找你麻煩,因為我記得我看過一個新聞,幾乎是一樣的活動創意,后來被跟商家死磕的顧客盯上了,說他們違反廣告法:“廣告內容具有虛假信息,消費者會被欺騙和誤導”,商家被罰了5000多元,顧客依然不滿意,告到法院,顧客勝訴了,商家最后還賠了顧客錢。
商家因為店頭或者宣傳海報中使用了違禁詞被罰的案例蠻多,為方便大家避坑,請看下面在廣告法中的違禁詞,大家避開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