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里一老板遇到一個問題很頭疼,就是店開了一年多以后,發現菜單上的東西越來越多,東西一多,問題也接踵而至:采購麻煩了很多,廚房的設備都放不下了,出品質量感覺越來越難把控,浪費嚴重了很多,顧客點單的時候看半天也決定不了,關鍵是營業額并沒有因此提高。
老板想減去一些,但是每一種菜品都有點銷量,不敢減少,不知道怎么辦。
這位老板遇到的問題跟我第一個店遇到的問題一樣,本來想開個腸粉店,最后變成了一個小小茶餐廳,菜單上有130多種菜品,整個店負重前行,最后被壓垮。
刪減產品之所以難,有兩個主要原因:
沒有主打特色,老板的產品策略不明確,這是根本原因,當老板覺得每種東西都好的時候,在顧客眼里就是什么都不好。
沒有刪減的標準,感覺有銷量就不能刪,別人賣的也不能刪,顧客問過的東西也不能刪,反正就是都不好刪。
既然如此,要刪掉一些無效產品,也是從上面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給自己店里定個位。簡單說,就是你想讓自己的店做成什么樣,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賣什么產品給目標顧客,要給他們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主要考慮一些幾個因素:
我的優勢是什么,最擅長做什么產品,自己的“拿手菜”是什么。
我門口經過的主流人群是誰,他們最需要從我店里買到什么。
周邊的競爭對手在做什么,如果跟他們差不多,你能否比他們更好,如果不比他們好,那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把自己不擅長的,顧客不需要的,比不上競爭對手的產品都干掉。
其次,哪里去找刪減的標準?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一個是各種產品的銷量,一個是每種產品的利潤。
如果你深入分析會發現,菜單上總有四類產品:
銷量高,利潤也高的產品,這類產品當然要留下,而且要繼續做大。
銷量高,利潤低的產品,這類產品雖然沒有帶來多少利潤,但是帶來了人流量啊,很多人就是沖著這種產品來的,性價比高。
銷量低,利潤高的產品,這類產品未必刪除,可以調整價格,拿他來做活動,把量做上去,如果能走量,也許會成為銷量高,利潤也高的產品。
銷量低,利潤低的產品,這類產品就是要果斷刪除的類型,顧客不喜歡,原材料浪費也嚴重
經過上面兩個步驟的分析和刪減,一個菜單上一半以上的產品都可以去掉了。
我當時做那個店的時候還沒有這么明確的思路,后來復盤的時候覺得130多種菜品,我應該留下的就40來種:
一個是腸粉系列,主打產品,毛利高,有特色,顧客評價好,競爭對手沒有或者不如自己。
一個是粥系列,跟主力產品搭配的產品,毛利高,需求大,好生產,品質容易控制,出品快,師傅也做的好,
然后就是甜品飲品系列,是一個店里的補充產品,毛利高,產品有競爭力,標準化生產,不依靠廚房,可以有效降低廚師威脅的風險。我現在做甜品生意,就是因為當時覺得甜品生意比中餐生意好做。
其他的炒菜米飯,炒粉炒面,湯,點心全部可以去掉,然后一身輕松。
現在有點馬后炮,奈何當時沒有想到。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