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5年的店,他們做了這些。。。

    有點事回上海,來到了這個我“革命”開始的地方。。。

    我開店那位置是成熟商圈,4年過去了,還是老樣子,建筑,商場,街道,人流,依舊如此,變化不大。

    變化的是這里的店面早已物是人非,四年下來,95%的店面已經換了一遍,有些店面已經換了幾遍,甚至包括一些當時非常火的店也不復存在。以前在這一片混得相當熟,“老朋友們”不在了,感慨唏噓。

    這一片房租高是肯定的,我當時做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房租高,那5%的店為什么能活下來,堅持下去呢? 我覺得有幾點他們都做得很好的:

    第一,生意做對了。我說的“對”是一家店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兩個東西,一是符合路過的主要顧客群體,二是生意符合周邊的消費場景。以前說過選址的最高標準就是和諧,這兩個就是和諧的主要考慮因素。

    第二,產品在這個商圈內有競爭力,這里有商場,也有繁華的街道,地鐵連著商場,同一種生意至少都有3家以上的競爭對手,但是能夠活下來的的共同特征是產品都不錯。未必最好,但是屬于本商圈的一流水平,而且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一家很小的專做泡芙的店,他家的泡芙味道,口感確實有自己的特色,不一樣,盡管周邊大品牌烘焙店很多,他家屹立不倒。

    第三,都是走性價比路線,給人的感覺就是老板很誠心在做生意,不花哨。比如有一家港式餐廳中午提供的盒飯,5年前是15塊左右,今天看了一下,還是那幾個菜,現在是20塊,在房租,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的這幾年,漲的五塊錢就是上漲的成本,很厚道。

    第四,產品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出單效率高,讓店面的運營效率比別人高。在成本如此高的情況下,還走性價比路線,能否活下去呢?這是一個很犀利的問題,這就要看運營管理是否匹配競爭策略了。這些店的產品都標準化,標準化之后帶來的好處是運營效率的提高,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品質的始終如一。

    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大概2.5年左右,實體店的壽命只會比這個短,一個店能活5年,不容易的,向這些店致敬!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59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11日 14:10
    下一篇 2018年1月11日 17: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