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幾天說的是項目的創立,今天繼續深入下去。談談“思路決定出路”的具體方法論。
這里思路很重要,構思項目的時候,首先應該“集中思維”,然后是“發散思維”。這兩個是不是以前讀書的時候經常聽到?今天活學活用一下。
集中思維,是從眾多的項目中選中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有前途的,并且自己有可能做得起來的,比如我昨天說的那個“手工石磨豆腐店”,是從西貝西北菜上的十大菜品來摳下來的一個熱門菜,也是生活中遇到的眾多不能被滿足的眾多需求中的一個。從眾多的選項中選擇一個就是集中思維。
很多人為什么迷茫,就是因為看花了眼,而沒有聚焦到一個項目上。迷茫時應當用集中思維。
在說說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從一個點進行相關性的聯想和試探。在菜市場開一個“石磨豆腐店” 很多人感覺LOW,不夠高大上,消費人群不夠多,或者覺得產品附加值不高,擔心利潤不高。那么這個時候就是進行發散思維的最好時機。發散思維是是個探索真想的過程,因為我們個人的眼睛和想法局限性太多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往往都只是事物的一個部分。發散思維就是讓自己看到事情的另外一些部分。
怎么發散?我試著發散一下。
開一家豆腐店不行,那么是不是可以
開一家只有豆制品的餐廳?
開一家只有豆制品的甜品店?
開一家只有豆制品的小吃店?
搞一個豆制品加工廠?
。
。
。
下面舉些例子:
比如開一個專門做豆制品的餐廳。豆制的菜品太多了,經常可以吃到的就有十幾二十種,而我查閱的資料是可以有幾十種上百種菜品,足以支撐一家餐廳的發展和運營。下面是圖片,看著是不是垂涎欲滴? 如果你覺得單一菜品沒有前途的話,還真是思維定式,荷蘭就有一家主打牛油果的餐廳,午餐和晚餐甚至酒水都是牛油果為原材料的。老板的靈感就是來源于現在人們對單一品種食品的熱愛呈上升趨勢。日本也有一家只賣豚骨拉面的店,在紐約和香港都有分店。
比如開一家豆制品的甜品店
豆制品的健康就不用說了,專家都說了很多年了,所以用豆制甜品是有良好口碑和群眾輿論基礎的。最關鍵的是,其實主要原材料就是自制的豆腐,原材料的采購和管理變得異常簡單,而且因為原材料單一,采購成本也有優勢。看圖:
比如開一家豆類的小吃店,豆類小吃的很多東西都是事先加工好或者變成品,這會讓出單效率特別高,也是有發展的可能性和潛力的。
先聚焦再發散可以讓我們思路更開闊吧,聚焦雖然會讓我們深入了解一個事物,但是也會讓可能讓我們走進死胡同,而發散就可以在死胡同里把圍墻打碎,或者給你一個梯子爬出圍墻,或者給你個彈跳器 甚至翅膀飛出死胡同。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