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餐飲加速跑的下半年,新物種、新品類頻出。僅開了三家店的望師傅·超級大廚小炒肉,靠一碗小炒肉,跑出了好成績。

    開在長壽路的巴黎春天店,店面只有73平米,消費主力是辦公人群和周邊居民,42個餐位,日均翻臺可到6次,9月份營業額在40多萬。

    開業即火的世紀百聯店,以辦公人群為主力,120平米的店面,約75個餐位,日均翻臺5次左右。開業半月營業額近30萬,未來整月營業額估計會達到70萬以上。

    這個新物種延續了望湘園打造品牌的“復合”基因,在品類選擇、優勢聚焦與特色定位方面,多有可借鑒之處。


      七飯 | 文



    品類有熱度,產品結構更需要強強組合


    餐飲行業向來有品類之爭,一方面希望能去除地域特色,獲得更廣大的人群,另一方面則堅持還原地道風味,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但一場疫情之后,消費者更傾心于個性化、特色化的餐飲。


    據《中國餐飲報告2020》顯示,辣味作為中餐的代表味型,依舊是“國民口味”,香辣最受歡迎。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同時,餐飲品類點評中,湘菜有超過50%的同比增長,熱度在不斷增加。


    種種勢能的合集,決定著品類的熱度。如何抓住品類利好,重點還在產品結構。望師傅的產品結構,便是一張王牌與N手好牌的強勢組合。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湘菜館里點單率最高的小炒肉,辨識度極高,一嘗便知是湘菜。望師傅采用超級黑土豬肉、超級辣椒和龍牌醬油,急火快炒,還原地道湖南風味。可以額外搭配豬肝、荷包蛋等食材,提升客單價,吃法多樣。即便是主打菜,多吃幾次仍有新意。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同時,望師傅開出了一張不大的菜單,但菜品精選,如野山椒小炒黃牛肉、剁椒魚頭等作為補充,價格上限也控制在59元左右。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老火慢煨的瓦罐湯,健康解辣,是女性消費者的最愛,同時也是高毛利、高標準化產品。


    這一套組合拳,看似發散,實則都是在提高客單價,而50-60元的客單價,有利于門店營業額的快速提升。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依托望湘園標準化經驗,現炒出品更穩定、可控


    討論餐飲標準化時,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中餐有自己的文化和特點,不能簡單模仿西方的標準化。中餐也在經歷了多年標準化進程后,突然剎車。


    現點現炒的快餐與標準化管控的平衡,在當下成為了殺入這個賽道的必答題。


    望師傅給出的答案,依舊緊緊圍繞自身優勢的挖掘。作為望湘園旗下的品牌,品牌賦能與良好的供應鏈資源,是賽道領跑的絕對優勢。


    2002年成立的望湘園,18年的發展歷史,運營著“望湘園湖南菜”、“辣些魚小鍋酸菜魚”、“百春原湖南牛大骨粉”等九個連鎖品牌,全國范圍內擁有百余家門店。同時擁有自營10000平米的中央廚房,運營時間超過10年,為旗下多個品牌輸出標準化產品。


    標準化是商業模式的根本,往往決定著餐飲品牌的規模與成長周期。


    望湘園18年運營中積累的標準化經驗,可完全移植到望師傅運營中,這種優勢并非初創品牌所擁有的。


    具體執行中,望師傅采用了標準化料包,保證菜品味道的穩定、統一,另一方面則是廚師的日常培訓與日常督查體系,嚴格把控落實到每一環節中。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優質供應鏈資源,產品品質更有保障


    肯德基等快餐巨頭的標準化程度,往往延伸至原物料標準化。鏈條越完整,產品層面的掌控權越大。


    小炒肉的兩大原料,豬肉選用了超級黑土豬,遠離人工生長素,生長周期比普通豬長近兩個月。


    辣椒選用源自湖南的“湘研15號”辣椒,香、辣、脆、甜,與肉搭配,噴香下飯。


    這些都依托望湘園強大的供應鏈資源,持續輸送好食材。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標準化的實現絕非是對品質的犧牲,而是將生產環節進行拆分,如食材采購與標準化料包嚴格執行標準化,菜品烹飪的核心環節則堅持現炒,優勢不斷被放大。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消費場景重塑,“模糊定位”走出差異化


    疫情改變了消費觀念,消費場景正在被重塑。低目的性的消費場景中,消費者正從飽腹需求轉移到追求品質。


    現炒快餐的迅猛發展便是力證,現炒菜品帶來的高體驗感,正符合消費者潛意識中的消費場景,有力主導著消費決策。


    消費場景的重塑必然帶來商業契機。特勞特經典的定位理論提到,要創建一個空位,占據顧客的心智,成為該品類的第一,并重新定位競爭對手


    反觀望師傅,正尋找空位,始終牢牢抓住“品類第一”這一重要因素。


    望師傅有著相對模糊的“定位”,菜品以小炒肉為主,可以加不同的食材變換成多種菜品,大大增強了豐富性,同時加入了剁椒魚頭、幾好恰的豬手、剁椒炒雞蛋等特色菜品,完全可以進入到正餐領域。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點一份小炒肉或Plus版小炒肉,加份小炒或素菜,搭配米飯,人均30—50元左右,就能輕松解決工作日的午餐。


    這種相對“模糊”的定位策略,給客戶更多的選擇,也在積極探尋“空位”,既可以進到主餐區,又能下沉到商場快餐區。


    極強適應能力讓其選址更靈活,不必局限于快餐區,也可以考慮主餐層,只要空間合適,就能開一家熱騰騰的旺鋪。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快餐、正餐,兩個戰場,同樣能打


    這種定位,更為重要的影響在于差異化的打造,也就是“品類第一”這個要素。


    快餐、正餐,兩個戰場,同樣能打。


    快餐品類中,消費者的價值排序依次為小吃、快餐和現場快餐,能用一面碗或一蓋飯的價格吃上熱乎乎的炒菜,極強體驗感便是最強競爭力,特別是對品質要求更高的后疫情時代。


    轉換到正餐賽道,優勢轉化為極高的性價比,以快餐的價格(35—50元左右),吃上一頓正餐,能吃飽,又能解饞,同時加上輕社交屬性,拓寬了消費場景,大大增加了消費決策的可能性。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不界定,針對競爭,將自身優勢梳理出來,匹配更多資源,實現優勢最大化。


    這是望師傅走出同質化競爭,構建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做法。


    看似不聚焦定位,實則是在聚焦優勢,從品牌、供應鏈資源、細分品類這三個方面,深度挖掘。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已開出三家店的望師傅正全力拓展中,80-150平米的店面,可開在主餐區,也可以入場快餐區,選址要求更靈活。


    望湘園旗下的多個品牌,也正依托多年沉淀的強大供應鏈和強大運營經驗,通過加盟,與創業者們一起,向全國拓展,組成強有力的品牌矩陣。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有意向進一步了解各品牌的加盟事宜

    可掃碼填表


    73m2小店,如何靠一碗小炒肉跑出40多萬營業額?

    統籌|臧政齊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往期精選

    《西貝旗下三家企業退稅百萬!別的餐企咋享受?》
    《越戰越勇,這家企業用供應鏈實現了逆勢增長》
    《不甘心只做一家包子鋪,巴比食品盯住萬億級早餐市場》
    《外賣過度包裝,正在掏空顧客好感》
    《疫情后反思:新零售不是餐飲救命稻草,供應鏈才是!》
    《下沉到底,西少爺開賣7塊錢肉夾饃》
    《解析韓式快餐持久發展力,靠產品,更靠靈活運營》
    《一個老字號餐廳,為什么報警也阻止不了海嘯般的差評?》
    《火鍋2020:平價火鍋走強?零售化進入黃金階段?》
    《太險了!連開三家虧損店,敗光2億,老板不斷深陷負債泥淖……》





    商務合作: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95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0日 14: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20日 22: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