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球茶飲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這點相信沒人否認。
在大眾點評上,上海飲品店共有11774家,品牌多、迭代快、變化多是其主要特征,每天去不同的店消費,都要32年才能喝完。
疫情又加劇了兩極分化,如何在慘烈的市場中殺出活路?是擺在每一個茶飲業主面前的問題。
近日,快樂檸檬所屬的雅茗天地集團總裁張妙苓女士在上海接受了餐飲O2O專訪,話題首先從疫情開始談起。
當疫情來襲的時候,張總憑借服務臺灣麥當勞多年的經驗已經有預感,1月19號就把防疫物資準備妥當,自己于2月2日從臺灣飛回上海指揮并一直堅持到現在。
通過全球布局的馬來西亞、日本的伙伴調配防疫物資到上海,保證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
1月26日向武漢捐款100萬,同時捐贈價值十幾萬、用于醫護人員補充維C的檸檬汁;
同時
宣布門店暫停營業,將公司的檸檬頭logo也戴上口罩,配合防疫宣傳。
2月份主要給門店、加盟商及社區派送口罩、酒精、額溫槍等防疫物資。
3月份門店開始逐步恢復運營之后,首先盤點集團資金,盤算可以撐多久,并作出幫扶加盟商的政策。
為了減緩加盟商伙伴的現金流壓力,快樂檸檬的母公司雅茗集團
實行雙層扶持方案
:
1月25日至3月底免除品牌使用費,“因為2月份基本沒有什么營收,如果只免2月份,實則幫助不大。而免除到3月底,既是激勵,也能幫助他們一定程度上彌補虧空。”
“若以一個月10萬營收為基礎,一家門店需備貨3萬元,1000家店就是3000萬。
這部分資金都將由集團總部先承擔。
”張妙苓坦言。
快樂檸檬確實做到了一個加盟商也不少,快樂檸檬在危難之時與加盟商患難與共,也贏得加盟商的衷心擁護!
2、3、4、5月疫情原因虧損,6月開始盈利,7、8、9月盈利超過去年30%。
第三季新簽約門店120多家,光9月份新有50多家,創歷史新高。
這與集團為門店制定的創收策略息息相關:通過外賣、半成品食材、零售化等渠道創收。
疫情是一塊試金石,快樂檸檬與加盟商一起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疫情期間,雅茗強化線上品牌力,通過外賣新零售和系統力全面提升業績和競爭力。
加速推進外賣業務,從運力和能力兩方面著手:成立外賣運營專案小組,成立外賣經營商學院賦能門店。
結果是門店外賣訂單增長50%,部分門店日均營業額同比增長15%,比如上海門店一周外賣1600單,平均每天超過200單。
除了外賣,開發零售化新產品和半成品食材零售,邁出新商業模式:
疫情有危也有機,給了大家練習內功的機會。雅茗推動人工作業系統化,以中臺模式串聯系統。
2020年陸續實現了線上門店巡檢系統、門店采購/支付系統一體化、攝像頭輿情監控系統、加盟溝通云平臺…
之前快樂檸檬開一家新店要21天,這次對開店進行優化,將工程設備模塊化,提升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現在,開店從丈量到開出來只要7天,這樣可以省14天的租金,降低開店期投入成本并提早運營來創收,這種系統效率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快樂檸檬去年新開340家店,其中70%加盟商開了第二家店,只有30%是新的加盟者。
從2017年到現在,加盟商一年內關店率只有7%,這是行業難得一見的數據,因為大部分做加盟的門店存活率只有60%。
快樂檸檬的出發點是加盟商必須是賺錢的,可以持續經營的。
對于業內流行的割韭菜式快招方式,快樂檸檬保持一份警惕。
因為雅茗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董事長創業之初每天手搖八百杯茶,“搖”到上市,堪稱業界傳奇。
這份初心——把茶文化帶到全世界;
成為全球茶飲創業的最佳平臺,深深地融入企業的血液。
公司鼓勵內部員工創業,在資金、分潤上都提供優越的條件,扶持員工做一番事業,少有所養、老有所終是一件美事。
茶飲開店容易守成難,很多品牌一年狂開幾百家店,但存活率守成問題。
雅茗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追求長久、穩健地經營。在內地每一家店都是扎實經營的。
快樂檸檬在15個國家都有門店,海外布局200家店,據海外媒體統計,目前表現比較好的品牌是快樂檸檬。
張總表示不會在意外界對于門店規模大小的評價,更在意的是:
按照這樣的順序、邏輯做事,疫情期間公司沒有慌亂,反倒是倒逼企業做了很多事情:
1、3月開始看看下沉市場有沒有機會?今年簽約付款的就有325家店,目前已經開出80家店,大部分在落實選址等細節方面的事情。
2、快樂檸檬是先服務、再收錢——選址、簽約后再付錢。
3、快樂檸檬不收割韭菜,讓加盟商賺錢,而且合作關系長長久久,這是快樂檸檬的宗旨。
另外,將仙蹤林品牌予以升級改造,仙蹤林新店在上海TX淮海亮相,各種跨界的藝術、時尚、產品都在這里首發,上海的潮流窗口。
廣深兩地的朋友可能對仙蹤林還蠻有印象,仙蹤林成立24周年,其門店蕩秋千出現在商業旺地,最初還是相當吸睛的。
仙蹤林也是最早將臺灣珍珠奶茶引進到大陸的商家。1994年第一站到香港,1996年到上海,開始新的篇章。

這一次新店的主題——仙蹤林又回來了!80有回憶,90有青春共鳴,符合新消費時代的審美觀。
自然是好喝的有兩個寓意,首先仙蹤林是大陸珍珠奶茶的第一個品牌,其二門店都是草本植物系的飲品,爆款產品是椰子。
在采訪中,還有一些細節和金句直接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消費者喜歡飲品再加一份小零售,因此隨著公司產品線的成熟,未來零食、小點也會同步下沉到各門店。
品牌升級第一家測試店放在吳江路上,
2年期間400多家門店改裝升級,國外也統一門店形象。
從檸檬茶到快樂檸檬手搖奶茶的新定位
,
跟著奶茶大品類走,根據季節作風味調整!
消費者的需求不是從表象看到,要有大數據支持!消費者要更健康,應季
水果定期更換,如草莓、芒果、水蜜桃等。
供應商利用大數據技術預判明年哪個水果產區產量、甜度更好,從而提前鎖定供應量,明年要推的水果已經下單。
周杰倫的Mojito剛出來,第二天快樂檸檬的Mojito就出街成為爆品,茶飲行業的模仿很快,一個月后大街小巷都是Mojito。
只會調奶茶就開店是不可能的,這只是冰山下的一角,總部有總部的角色扮演,加盟商做好每一杯的服務。
一段時間爆紅,過一陣子就沒有,這不是快樂檸檬的追求。路遙知馬力,真正能持續經營、持續擴張的品牌才能贏得市場。
品牌要持久,要靠管理、輿情監控、品測,如果一個食安事件,可能造成巨大傷害。
比如快樂檸檬跨界大白兔82天的快閃店經過政府、自檢等380次各式檢測,都是合格的,這是跨界合作方信任的基礎。
從全球的角度,茶飲市場才剛開始,這個賽道充滿想像力無限可能。餐飲O2O提供給你最鮮活的資訊,讓你見識冰山下的世界!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