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和府撈面關聯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包括深圳市騰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公司四次融資合計3.95億。
就在幾天前,順為資本領投7分甜A輪1.5億融資也成為各大網站的焦點。
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曾經投資過美菜、凍品在線、馬克西姆西點、原麥山丘等供應鏈及餐飲品牌,而騰訊則先后投資美團、喜茶、Tim Hortons咖啡、誼品生鮮等。
毫無疑問,大消費強勁增長背景下的美食餐飲品牌已經陷于資金“圍獵”場,資本市場的大門已經對新銳品牌徹底打開。
之前餐飲O2O已經有過兩篇跟蹤報道,今天來透析幾個要點來“點評”一下7分甜和和府撈面。
01
改變游戲規則是一種創新
360周鴻祎曾表示:微創新,從很多小點出發,一步一步地去改善用戶體驗,這也是一種創新。
不一定說創新就要成立研究院,有時候改變一個游戲規則也是創新。
這對餐飲企業尤其合適,在用戶體驗上作突破,7分甜和和府撈面都是如此。
7分甜的創新表現在將通常堂食的港式甜品(類似芒果柚子西米露)做成杯裝甜品,最初主打“杯裝楊枝甘露”,繼而延伸到“杯裝甜品”;
跟其他茶飲品牌的奶蓋茶、水果茶等有了明顯的區別。
在“杯裝甜品”這個細分領域,7分甜就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
1、搶占品類定位。將楊枝甘露作為招牌,既讓很多消費者一提起楊枝甘露,就想到了7分甜;也讓很多茶飲企業紛紛跟風,推出了各種版本的楊枝甘露。
2、轉換消費場景,從堂食到杯裝,消費場景發生變化,變成行走的甜品,更加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而門店節省巨大的堂食空間,節省成本,提升效率。
而和府撈面則是將面條品類的消費場景進行創新和升級,將定位鎖定為面食的“貴族”:
1、引入“書房里撈面”的“慢”餐飲理念,植入“養身·養心”的中式文化,滿足消費者“片刻”的寧靜,也順應國潮興起的大潮;
2、一碗面可以做到40元左右,小食系列價位在10元左右,主打一人食,目的就是將白領從日式餐館搶回中式面館。
3、價格稍貴,和府撈面提出彌補主張——湯和面可以免費“續碗”,這一做法讓顧客覺得“占便宜”了,事實上加面的情況很少。
和府撈面在場景設計、文化植入、品牌定位作了創新,滿足消費者“片刻”舒適、寧靜的用餐體驗。
02
飽和攻擊區域市場,搶占用戶心智
飽和攻擊思維,是一種軍事戰略思維,被華為引用到商業環境指在長期的營銷實踐當中建立起來的一種核心營銷思想——在進攻一個市場時;
一定要投入做大資源和最強的配備,要做就要徹底拿下,不惜一切代價。以7分甜為例,飽和攻擊打法有:
1、門頭及超級符號
做大門頭,做一條街最靚的“仔”!
比如7分甜在門頭上重復并突出一個“7”字,成為七分甜的超級符號,成為品牌鮮明的標識。
但凡見過7分甜門店的人,都會對它的門頭印象深刻。門口有個大大的“7”字,品牌一下子跳脫出來,格外與眾不同。
2、品牌都是跟顏色強相關
不管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或者是王老吉、加多寶。
7分甜門頭整體色調為芒果色,與其主打產品的關聯度較高,具有較高的辨識度;用大面積高亮度的黃色,渲染品牌的活力。
3、品牌價格區間
7分甜主打20-25的價格區間,避開喜茶、奈雪的茶30元左右的價格區間,也高于一點點、蜜雪冰城10-15元的價格定位。
4、壟斷區域市場
七分甜沒有在茶飲品牌集中的華南市場投入資源,而是在華東市場重兵集結。2018年品牌升級后,在華東市場集中資源做透市場;
目前上海超過200家,蘇州超過100家,華東市場超過800家,成為區域市場的霸主。
而和府撈面圍繞面食的高端定位作飽和攻擊:
1、場景打造
通過成排的書架定調脫俗的品味,引入“養身·養心”的中式文化與其他競爭品牌區隔,全力打造“書房里撈面”的新模式。
對于在一線城市打拼的男女們,快節奏是他們的日常,在忙碌的工作日里也許只有在吃飯時間才能得以放松,推崇慢餐飲理念的和府撈面也就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2、完善出品工藝
和府撈面稱,其以1斤骨頭做出3碗湯作為產品核心主張,配以18味藥膳慢熬8小時。
3、精選食材
面的原料選用的是加拿大的紅麥麥芯粉, 面皮需經過4次反復揉壓,才能做出勁道爽滑的口感。所有牛肉都是來自澳洲的谷飼雪花牛肉,比起普通牛肉,更加肥美鮮嫩;
4、高效
規定15分鐘內如果面條沒有上就免費吃。
以上舉措通通圍繞其高端定位,在細節上作好功夫,使其符合顧客的預期,甚至超出顧客的預期。
對比日式拉面的日漸式微,可以看到和府撈面確實具備強勁的市場沖擊力。
03
美食餐飲處于風口之上
美食餐飲是剛需,疫情后細分賽道的增長趨勢顯示品牌化的餐飲企業具備長足的拓展空間。從長遠看,頭部餐飲企業具有較大投資價值。
1、市場份額增長
對比國外的餐飲連鎖企業,國內的連鎖品牌CR5市場占有率不足2%,而國外連鎖機構占有20%左右的份額。因此有巨大成長空間。
2、互聯網對行業的改造
從預約點餐、排座到點餐、收銀,以致于用戶畫像、小時用工、供應鏈、顧客復購、私域流量、電商等等;
每個環節迅速的被互聯網改造,所以美食餐飲也是全程互聯網化的“科技”企業。
3、股市重新對餐飲企業敞開大門
海底撈、九毛九、巴比饅頭等企業上市點燃資本的熱情。
數據顯示,供應鏈餐飲企業最受關注。
在融資數量上,餐飲供應鏈與餐飲服務排在前列,茶飲排名第三;在融資金額上,茶飲排名第二,僅次于供應鏈。
供應鏈餐飲企業融資總金額和單筆金額最高,大多數都已過億元,其中望家歡和壹號食品,單筆融資額更是超過5億元。
此外,壹號食品、鍋圈兩家企業均在短時間內連續獲得兩輪融資。
下游餐飲領域的連鎖化、數字化提速,倒逼上游食材供應鏈不斷標準化、工業化、規模化,對于資本來講,想象空間更大。
04
靈魂三問——
資本如何看企業的投資價值?
眼看資本大潮洶涌而來,很多學員也在言語間充滿對資本渴望,同時希望了解資本的喜好。
天圖資本是新消費領域TOP10的機構,已經投資小紅書、周黑鴨、百果園、奈雪的茶、飛鶴、鐘薛高、鮑師傅糕點、瓜子二手車、江小白等等;
其CEO馮衛東(業內稱為東哥)作為新消費領域知名投資人,曾表示判斷企業是否值得投資,最重要的要看:
1、企業能否成功打造品牌
因為品牌是降低企業和顧客之間交易成本的工具,是一條深深的護城河,也能產生更高的溢價。
為此東哥提出“靈魂”三問——你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見得?
你是什么——首先是品類,火鍋?湘菜?水餃?等等
因為顧客用品類來思考,用品類來搜索,用品類來滿足需求。
海底撈這么有名,還是要把品類名加在后面,說明自己是“海底撈火鍋”。
2、品類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會不斷分化,產生新品類。
在品類成長過程中,顧客會越來越多;而原有的品類,就難以兼顧小眾顧客的需求。
當這些小眾顧客的需求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就會裂變出一種新的差異,這就是新的需求和商機。
品類分化,是商業進步的根本力量。
每一次分化,都相當于產生一個新的空白市場,是搶先進入打造品牌的好機會。
3、什么是風口?風口,就是快速成長的大品類。
在各種各樣的品類中,要優先選擇那些“強勢品類”。
什么是強勢品類?
就是顧客會“心智預留”的品類,在出門前就已經想到你了,早早為你留好了位置。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衣服、鞋子。
什么是弱勢品類?
就是顧客出門前可能根本想不起你,或者想要記住你特別麻煩的品類。比如指甲刀,膠水。因為這些東西,在哪里買基本都是合適的,不會特別去關注。
你需要對自己的企業和品牌做一番梳理,清晰判斷在細分品類中自己的位置,是強勢品牌還是弱勢品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從門頭、從超級符號、從出品到食材等等,一步步扎扎實實地提升自己。
直到你急迫要展翅高飛的時候,讓資本為你插上翅膀!
–end-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公益直播 | 半成品菜銷量增10倍,但餐廳的涼菜如何解決呢?
疫后復工開業,員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嗎?
公益直播 | 疫情新形勢下,餐飲爆品設計的6個大招
公益直播 | 疫情下,如何抓住餐飲新零售爆發機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