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當中,蹭熱度也可以解讀為借勢營銷的一種。在餐飲行業,這種行為也不少見。但是,這種行為可取嗎?又是否能走得長遠呢?
本文轉自品牌頭版(ID:ceozhiku),作者: 林川
在營銷當中,蹭熱度也可以解讀為借勢營銷的一種。 最熱衷于蹭熱度的主體是品牌。業界公認的“老司機”杜蕾斯就是借勢營銷領域中的佼佼者,只要有熱點,你總是能看到這個老司機一本正經的騷操作。 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河南網紅早餐店,就因為“蹭熱度”在網絡上走紅,由于該店鋪裝修、logo、海報酷似今日頭條,被“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告上法庭,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對該事件褒貶不一,不管今日油條蹭熱度是出于什么目的,但站在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這一波“碰瓷”操作是十分成功的,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流量,還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不過,如此靠蹭熱度走出來的品牌能走多遠?也值得深思。 01 “今日油條”上了“今日頭條” 10月19日,一封來自于“今日油條”的公開信賺足了網友的眼球。 這封公開信是“今日油條”針對被“今日頭條”起訴一事作出的回應。今日油條在公開信中主要表達了兩點:一是對“抄襲”今日頭條一事道歉,二是表示今日油條將以今日頭條為榜樣,立志成為百姓喜愛的早餐品牌。” 此熱搜的主角“今日油條”,是河南的一家網紅早餐店,主營油條豆漿,從今年的4、5月開始走紅。 它是如何迅速走紅的?主要靠“碰瓷”今日頭條。并借著“今日頭條”的熱度火了好幾個月,據說,首店開業三月實現40多萬盈利,還開啟了連鎖加盟。 其品牌名稱、logo以及店鋪裝修和字節跳動旗下的頭部媒體品牌“今日頭條”極其相似,處處都有今日頭條的影子。 今日油條把今日頭條的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改成“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就連菜單,也是根據今日頭條APP界面來進行設計,只不過把各種新聞信息替換成了食品菜單。 有消費者購買后評論:“在今日頭條刷到了今日油條,首次消費體驗特別愉悅,點餐的每一處細節都自帶梗,點餐都想笑出聲”、“憑這個名字就要去吃一吃,味道不錯,比很多小店干凈。”還有無數網友調侃,每天早高峰都是吃著“今日油條”,看著今日頭條新聞打發時間。 如此高調的經營方式引來了今日頭條的不滿,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字節跳動公司將其訴至法院。 除此之外也“撞臉”一些其他品牌,比如西貝、衛龍、格力等。柜臺的展板可以看到西貝莜面村的樣子,側面的燈箱廣告是當初衛龍辣條模仿Apple的痕跡,還跳出餐飲行業模仿格力,“好油條,今日造”。 事實上,它還蹭上了“國民老公”王思聰,將他之前火遍全網的吃熱狗卡通形象改成了吃油條的樣子。 令人驚訝的是,“今日油條”不僅蹭上了今日頭條的熱度,還打算蹭拼多多,快手等各大知名品牌的熱度。據公開資料顯示,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請注冊“今日油條”、“明日油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看來,“今日油條”決心要把“山寨”進行到底。 一時間引來熱議,還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對此看法不一。 有網友表示,小商家跨界蹭個熱度,有利于市場繁榮。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這是無底線蹭熱度,大公司花了幾十上百萬設計出來的商標,轉頭就被抄過去,這種行為不被制止,將會有更多山寨。 還有人表示,可能是有意而為,目的不在于是否真的能成功申請或被起訴,而在于引發關注從而獲得巨額利益。 甚至有網友紛紛開啟了起名大賽——“今日撇條”、“今日粉條”等。 毫無疑問,今日油條憑借這一波借勢營銷,成功的把自己推向了社交媒體時代的焦點。 02 這一波借勢營銷,妙 今日油條“碰瓷”今日頭條,到底只是覺得好玩,還是為了蹭熱度引發關注,我們不得而知,不同的人對該行為的解讀可能也不一樣,但不管官司輸贏,今日油條都已經贏了。 自從今日油條的新聞上了熱搜后,品牌在網上的熱議度和知名度也是蹭蹭上漲。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今日油條蹭今日頭條的舉動是出于什么動機,這招“借勢建勢”的營銷戰術,確實給它帶來了不同以往的關注,帶來了不小的流量和經濟利潤,小小的店面竟然成為了鄭州美食網紅打卡店,火了好幾個月。 其實,如此“蹭熱度”的品牌,“今日油條”并不是第一個。 “周佳牌”洗衣粉、“粵利粵”餅干、“三糧液”白酒……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在2013年,“百度”也遭遇了商標侵權問題,被告是一家連鎖經營“百度烤肉”的餐飲公司。 2018年有個公司橫空出世,一口氣注冊了45件商標,叫:阿京騰百。此名一出,阿里、京東、騰訊、百度全坐不住了,組成互聯網復仇者聯盟向商標局提交了45件商標異議申請,理由:有損品牌市場聲譽。 前不久,“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事也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江底撈,湖底撈,已經在路上……”、“各撈各的,互不打擾”,短短時間內網友評論飆漲2000多條。 注意力經濟時代,“熱度”、“流量”就是最大的資本,借助熱點進行營銷是品牌最為聰明也是最為討巧的一種做法,被眾多品牌競相使用。 由此看來,“今日油條”蹭“今日頭條”的熱度也不是毫無道理的。 今日頭條,字節跳動互聯網公司旗下的頭部媒體品牌,作為一家家喻戶曉的品牌,它本身就具有相當的關注度,自然聚焦了眾多粉絲的視線。 今日油條作為一家新興早餐品牌,想要一舉打響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眾對品牌的初步認知,所以,借助今日頭條的熱度一下子使得這個行為為大眾所關注,此時聚集在今日油條身上的關注和話題也隨之增加。 03 “蹭”出來的品牌能走多遠? “蹭熱度”,用營銷術語來說,就是借勢營銷。 為了增加消費者,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知名度,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廣告的形式來宣傳自己的產品,但制作廣告成本高,廣告效果也難以預測和衡量。若如果存在一種宣傳方式,能夠以較低成本達到宣傳目的,這種方式自然會成為品牌的首選或佳選,蹭熱度便是這樣一種方式。 不過,借勢營銷是把雙刃劍。若“熱度”蹭得好,能引起病毒式傳播,提高知名度。熱度沒蹭對,不僅達不到營銷目的,還會適得其反,降低品牌美譽度。 “傍名牌”實質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些“碰瓷”的品牌以混淆品牌名稱與著名品牌的方式,試圖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來擴大銷路賺取利潤。但這種行為終究是違法行為,品牌不僅會面臨商標被撤銷及罰款的命運,還有可能遭到侵權訴訟,承擔巨額賠償,“傍名牌”行為勢必會窮途末路。所以,“蹭熱度”這一招要慎用。 在日本,也有一家企業不僅仿了,還跟原創品牌杠上了,那就是日本的“MariCar”公司。這家公司以提供COSPLAY成任天堂游戲《超級馬力歐》角色來駕駛卡丁車的出租服務為營運內容。 然而,在被稱為“史上最強法務部”的任天堂法務部成功通過一審訴訟維權成功后,MariCar在經營車輛上注上了“與任天堂無關”的字樣,還申請了“任天堂は無関係”(和任天堂無關)的商標。偏偏任天堂在日本沒有注冊過12類(運輸工具)商標,讓“任天堂は無関係”(和任天堂無關)這一商標成功注冊。 “傍名牌”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侵權成本低,而維權成本居高不下。 但也應當看到,消費者品質消費的意識正在不斷覺醒,對于“傍名牌”賺快錢的品牌,其實消費者并沒有好感。傍來的品牌雖好,但終究不是自己的,如果品牌不能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必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延伸閱讀 餐企商標被侵權,要怎么維權? “失重餐廳”侵權,判賠100萬元 餐企到底該如何應對商標侵權? 餐廳商標被山寨了,我該如何維權 餐飲品牌商標維權,我該拿你怎么辦?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