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年老店是什么樣的?
環境干凈整潔、歡迎聲洪亮整齊,這就是快6歲的布吉店給人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那灰色的地板,一眼望去沒有絲毫油漬,原來是每天雷打不動拖4遍的結果。
木屋燒烤布吉店,在這條街屹立了6年,但今年卻是“內憂外患”的一年。先是年后團隊大動蕩,后是大大小小的競爭對手層出不窮。
這讓4月來接店的店經理林耿敏壓力山大,幾乎每天都睡不好。剛接店第一天,就走了3個人,人員缺編嚴重,技能又跟不上,3月美團的差評有60多條……
周圍新增了4家大的競爭對手,而且一條街都擺上了地攤,簡直是把布吉店圍困住了。
林耿敏告訴伙伴,想在布吉繼續生存,就是兩點:一是好吃,二是服務好。
從1個老A到4個老A
當時店里只有出品組長是老A,因此當務之急是把老A培養出來。
怎么激發伙伴學習的熱情?
考過老A或金服,獎勵一個PIN,當月評為A級員工,店經理還特別獎勵500元。這樣一來,工資至少可以多2000塊。
這么誘人的激勵,讓店里沒有人不想考老A過金服,連剛進來5個月的黃海華小姐姐都立志要做一名女老A!

到現在,店里已經輸出了2名老A,接下來還有源源不斷地伙伴去考老A。
老店“換新顏”
布吉店非常重視環境衛生,前面說到地板拖4遍就可以證明,而且店里要求周清必須全員參與,就算休息也要回來和大家一起搞衛生。

其次是工位的調整,比如把出菜口加上架子,伙伴們用起來更順手,效率也高。

然后是調整崗位組合,比如打包崗合二為一,把5S做好了1個人完全可以勝任,2個人打包反而效率低。

店里爐子不夠,產能跟不上,那就加半截爐子來提高效率。
這半年來布吉店一點沒閑著,從內到外進行了一次“換新顏”的行動。
從各忙各的到互相幫助
由于布吉店的門迎臺在一樓,顧客要走過一段狹長的樓梯才能到二樓就餐,怎么讓歡迎聲一直彌漫,這就很考驗伙伴們的默契程度了。
一樓說上去2位,二樓的門迎便開始準備帶頭喊“歡迎光臨木屋燒烤,扎啤買二送一”,如果二樓門迎在忙,區域誰有空便會馬上過去帶著喊。
二樓一旦出現空桌,沒那么忙的時候伙伴會下去幫一樓的門迎帶位。從各忙各的到互相幫助,整體服務意識提升了不少。
問到為什么會有這種改變?
樓面組長張麗娜說開始是看到店長那么做,慢慢學習就形成了這種氛圍。
每次員工大會,店經理都會分享拿A的優秀案例:比如樓面有個金服,總是能把進來的顧客招待得很周到,就在會上表揚分享。
并且把木屋做好做差不一樣的管理理念執行到極致,保證每個月都有萬元戶,做得差的只能拿保底,最高最低工資差足足有5000多!
人才培養要手把手來
這半年來,布吉店最重視的就是人才的培養,前廳、廚師長和兩個組長,都是店經理手把手帶出來的,可以說把90%的精力花在了這上面。
把人帶好就要協助他們,有資源第一時間分享給他們。為了教他們做表、帶他們值班,店經理晚班下班會從6點延遲到8點。
他說人不能壓太久,因為下面的人需要上升,自己不努力就會擋別人的路,所以能獨當一面的就可以輸送出去了。把人帶出來的這種成就感是巨大的,林耿敏說現在的自己就像個大家長一樣。
木屋對他來說就是學校,從學校中不斷成長的大家長要把學習傳承下去。
沖A路上的永不止步
和以前呆過的科技園、東門、紅寶路不一樣,老將布吉好像很難突破,拿A似乎變得很難很難。
林耿敏總是對伙伴說,不管神秘顧客有沒有來,都要保持最佳的狀態,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墊底,絲毫不敢松懈。
經過半年的辛苦跋涉,布吉店終于在10月份拿到了A,這一路真的是咬著牙過來的,每天都在為這個目標而戰斗。
哪怕布吉店在此盤踞了6年,有比較穩定的客流,還是會用各種方法去突破提升,現在中午不忙的時候便會讓伙伴去發傳單拉客。
因為外部競爭日益激烈,無論處在何時何地,都得跟布吉店一樣,時刻保持一顆“走鋼絲”的心,才能提醒自己,永不止步。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