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了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等宏觀經濟月度數據,結果顯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
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實現月度同比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對疫情的防控取得階段性了成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出門聚餐了,這是餐飲業能夠全面恢復收入正增長的基礎。
還記得數月前非常時期,在家老老實實呆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如今消費環境向好,也到了出門“報復性”消費為祖國疫后發展添磚加瓦的時候了。
整個行業的復蘇情況從排隊網大數據后臺也有所反映,10月掃碼點餐整體次數較9月穩中有升;聚好付餐飲交易數據從5月份有一個急速反彈期,隨后開始穩中有升,單日數值在10月雙節前三天更是達到了全年的最高峰值。
分析師表示,十月份國慶中秋雙節帶動了餐飲市場與消費需求集中釋放,推動了餐飲客單價的提升。
另一方面,餐飲業快速復蘇的背后是日益豐富的數字化營銷手段在推動。
在疫情的影響下,掃健康碼讓“掃碼”這一動作提前完成了全齡段的市場教育,即便是年紀稍長的顧客,消費習慣也有了非常多的改變,掃碼點餐、拼單團購到店自提或外送業務也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餐飲行業實際上也“被迫”完成了數字化改造,數據的沉淀也為餐廳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有渠道商伙伴曾分享過利用私域流量服務商家的案例,幫助餐廳通過搭建企業微信社群,將觸角伸出餐廳,跳過第三方平臺抽傭,開啟自營外賣,實現收入翻番;
也有些燒烤餐廳根據顧客以往用餐時間與頻次,在晚上九點后多用聚好付的附近推方案,向周邊的顧客朋友圈悄悄推送燒烤優惠券,從線上往線下引流;

利用會員數據預測食材的動銷周轉,在促銷后,根據券包的領取情況預測核銷數據,提前備貨;推送優惠券及時喚醒沉睡會員等等已是餐廳老板的必做復盤工作。
中國餐飲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已經成為有目共睹的事情了,在消費升級的過程,顧客對餐廳有著更多的需求,這對于每一個餐飲店產品創新、營銷創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夠利用數字化工具武裝自己,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每個餐飲企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3天后全國餐飲零售人都羨慕上海!這些地方千萬別錯過

擁抱40萬億零售市場,排隊網零售SaaS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