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紅餐網 作者:楊麗琳
要問目前餐飲界最火的食材是什么,一定非“雞”莫屬。
疫情后,隨著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成為大勢,消費者越來越青睞雞、鴨、魚、豬、牛等傳統大眾食材,其中尤其以雞最受歡迎。
趁著這股勢頭,餐飲界內做“雞”的品牌,尤其是快餐小吃類的,幾乎都卯足了勁加速奔跑。
相關數據顯示,數以萬計的雞排品牌正在全國以每小時開1家店的速度擴張。 而在這波擴張熱潮中,又屬兩個品牌最引人注目,一個是門店數剛剛突破2萬家的“老大哥”正新雞排,另一個則是在盈利能力、門店布局等方面都表現出色的“新秀”——阿香米線集團品牌“激力雞排”。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小吃賽道上的新貴–激力雞排,持續加速擴張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押注小吃賽道,
18㎡小店,年賺46萬
激力雞排創立于2019年,是何勇集團旗下的品牌之一,也就是阿香米線的姐妹品牌。
疫情期間,激力雞排是少數逆勢開店的品牌之一,在山東、北京都開出了新的直營門店。其中,4月底開業的北京大紅門銀泰店,面積不過18㎡,日均營業額目前已經做到了5000-6000元,坪效之高令人驚訝。
按這樣的數據計算,如無意外,這家直營店預計一年可以凈賺46萬。

和很多區域擴張為主的雞排品牌相比,激力雞排的“野心”明顯更大,在直營店的模型和盈利模式都打磨好后,就采取了“品質加盟”、全國快速發展的戰略打法,加速搶占全國市場。
得益于輕資產運營的小店模式、極具性價比的產品結構以及標準化生產和手工制作結合的經營模型,激力雞排自今年6月開放加盟后,短短不到半年時間便以黑馬之姿突圍而出,覆蓋廣東、江蘇、四川、陜西、寧夏、浙江、河南、上海等地。

這個品牌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編走訪了激力雞排相關門店,并總結其門店模型、產品結構、運營模式等各方面的特色。
01.
門店模型:
輕資產運營,門店形象年輕時尚
從門店模型來看,激力雞排不管是命名、裝修風格,還是選址等,都結合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和需求進行塑造,和很多路邊常見的雞排店有明顯的差異化。
在命名上,激力與“激勵”同音,吃個雞排,激勵自己,巧妙地貼合了年輕人盛行的“雞湯”哲學,容易形成傳播效應。

門店的整體風格年輕酷炫,讓人眼前一亮。招牌上大寫突出的logo以及二次元漫畫的表現形式,讓門店看起來更醒目、更具沖擊力,也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從門店面積來看,目前普遍以靈活的小店為主,標準店面積在8-12㎡之間,最少配備2名員工即可營業,走的是時下流行的輕資產運營路線。
02.
產品結構:
主打性價比,搭配三大主力產品
從產品結構來看,激力雞排主打性價比和多樣化,門店SKU目前約有26個,雞排類、烤串類、鐵板類三大主力產品系以及牛蛙、飲品等補充產品系,組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線。
雞排類產品囊括了時下最熱門的招牌大雞排、爆漿雞排、咸酥雞等;烤串類產品有烤羊肉串、烤雞翅、烤香腸等;鐵板類產品也主要是一些市場上比較火的鐵板小串串,如魷魚須、魷魚、鴨胗、板筋等。

三大主力產品系有機結合,讓消費者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搭配選擇,既滿足了大部分人對雞排等油炸產品的需求,也能滿足少數人對少油、健康產品的需求。
在定價上,所有產品的售價都比較接地氣,比如雞排的價格在12-13元左右,鐵板小串大都10元20串或30串,大部分門店的平均客單價都在22-25元左右,性價比相對較高。
目前來看,這樣的產品結構和定價策略,不管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適應性都還不錯。
03.
打造經營模型:
中央工廠供應原料,門店現點現做
依托何勇集團強大的供應鏈支持,目前,激力雞排98%以上的食材物料都由中央工廠統一配送到店,店內只保留最關鍵的手工工序,如炸雞排、烤串等。
以羊肉串為例,羊肉串在工廠切好、串好后,冷凍進庫后配送到全國門店,門店現場只需進行簡單的烤制即可出餐。
工廠標準化生產和門店手工制作結合的經營模型,不僅保證門店產品口味和品質穩定,食品安全層面更有保障,還大大提升了前端門店的操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租金等各項成本。


結語
疫情后,餐飲局勢巨變,一面是中小企業、夫妻店、個體店批量倒閉,另一面卻是大型餐飲企業的逆勢擴張,新店猛開,集團化和品牌化的優勢盡顯。
激力雞排背后的大樹“何勇集團”深耕餐飲行業20年,早在2017年便率先開始集團化、多品牌化發展。對其來說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雞排市場可挖掘的空間還很大,如何分得一杯羹,還是得看品牌自身的實力。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