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掌柜說:

    到底誰才是我們的顧客?這似乎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付錢的就是我們的顧客啊!但事實上,有很多老板沒有把更多的眼光放在我們已經有的顧客身上,而是天天想著我該如何讓更多的顧客來到自己的門店。聽起來后者似乎沒什么問題,但是他似乎忘了“近悅遠來”的道理,讓身邊人幸福,遠處的人才會來。如果當下的顧客我們沒有服務好,卻天天想著如何引流拉新,那豈不是將經營之道本末倒置。那么我們該如何分析、識別我們的顧客?就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口述|
    施琦

    編輯|何姍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經說過,客人是一桌一桌抓來的。抓一個不認識的人會被報警,抓一個認識的人卻可能讓友誼延續下去,這就是餐廳經營最簡單也最困難的地方。識別顧客→分析顧客→認識顧客,海底撈前CIO施琦老師為我們疏通了一條通路,告訴大家如何通過對顧客數據的多層次掌握,通過洞察顧客,去洞察自身門店,去讓這種洞察策動門店的各類行動。

     

    如果將門店的生意比作一個池子,比如說一個月有5000個顧客入店消費,如果有25%的轉化率,也就是說有1000個顧客進入了“顧客池子”;如果這5000個顧客有50%的注冊會員轉化率,那么就有2500個左右的顧客進入了顧客池子,考慮到這2500中有老顧客,那么就是說有2000個新增顧客入池。

     

    池子有進水、有出水,出水就是那些來過以后不再光顧的。把生意濃縮到這個池子里看就很簡單,過了幾年后,池子里水是多了還是少了,就看得出這個生意到底是擴張了還是萎縮了。

     

    識別顧客的場景多種多樣,主要分為正餐和快餐的場景。

     

    在正餐場景中,如果是一桌多人使用手機點菜,那么門店可以比較容易地識別到這桌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顧客識別——正餐場景

    在快餐場景中,高峰時段用掃碼點餐的方法,顧客識別效率最高;低峰時段推薦使用一個輕量化的pos,讓服務員幫助顧客快速點單,這樣通過服務設計也能夠快速地把顧客識別出來。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顧客識別——快場景    

     

    識別顧客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分析顧客,這里一共有三個數據模型,告訴你如何分析識別到的顧客數據,來了解自己的經營情況,以及下一步的調整方向。

     

    第一個是門店對比模型,可以根據顧客數量和顧客質量兩個維度,把門店分為四種類型:

    1. 流量型。這類門店的選址往往位于房租較高、客流量較大的位置,顧客數量高、但質量偏低。

    2. 社區型。這類門店往往有一波穩定的復購顧客,但顧客池子容量并不大。

    3. 目標性。這是真正運營顧客的理想型,顧客池子大、復購頻次高,這樣的店是最可持續發展、最能抵抗風險的。

    4. 新店。這往往是很多從零開始起步的門店,顧客池子小、未形成穩定復購、顧客質量不佳等。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門店對比模型      

    第二個是RFM模型,它是根據顧客最近一次到店的時間、消費頻次、消費單價這三個維度來分析顧客。比如說下圖,有6000余人來過門店消費,其中有不到1400個常光顧的活躍顧客,1900多個只來了第一次、需要大力發展成老顧客的新客,600個最近不常來、需要激活或者挽留的老顧客、2200多個不會再光顧的顧客。要分析這四類顧客的占比,以及每一類中需要重點“關照”和只需要一般“關照”的顧客,之后對這個比例進行調配,及時補足短處。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顧客RFM模型       

     

    第三個是生意分解模型,分析顧客對整體營業額的貢獻度。以下圖為例,一家中等規模的門店,其50萬月銷售額是由以下四類顧客貢獻的:

    1.只來一次的顧客,25萬元;

    2. 偶爾來的顧客,15萬元;

    3. 常客,5萬元;

    4. 流失的顧客,5萬元。

    如果這家企業的下一個目標是讓月營業額沖上75萬,這四個部分一定不是同比例增長的,經營者應該重點關注,增加偶爾來一次的顧客、和經常來的顧客的銷售貢獻。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生意分解模型-中等規模店案例

     

    識別顧客可以靠系統工具和數據分析,但要真正認識顧客就不只是那些小程序了。

     

    如何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呢?一般有三個比較常見的方法。

     

    第一種是問卷,但這個數據的問題是缺乏準確性、全面性,問卷的設計是很復雜的,一個倉促寫就的問卷題目、在一個不恰當的時間被發給顧客,那么你得到的只能是偏差巨大的答案,或樣本量不足的數據。

    第二種是第三方平臺,外賣平臺或者大眾點評上的評價,他們同樣有局限性,比如說一個消費頻次較高的客人不太會每次都留下自己的評價。和前者一樣,主動權完全在消費者一側,他們可寫可不寫。

    第三種,是我們強烈推薦的方法,也是一個“笨辦法”。線上電商跨越地理限制把產品賣到全國各地,而線下開一家餐廳只能輻射周圍一公里,這是實體餐飲的劣勢,但在其中的優勢,是商家能接觸到的這群有限的顧客,是能夠與每個人面對面的,而沒有什么比這種近距離的、有一定時長的服務更能準確、深度了解顧客需求的,線下餐飲這個天然的場景,是能夠采集到的高質量的數據的。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

          

    比如說當顧客完成掃碼點餐的時候,如果這個門店有一個專職的人手,能在設備上看見顧客基本的信息、標簽等,就可以根據這個馬上對顧客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和產品,在顧客擁有較好觀感或者產生不錯的溝通時,就可以和顧客進行更進一步的訪談,詳細了解其服務體驗與意見建議,及時進行經營上的調整。

     

    這些訪談得來的反饋,又能夠進一步導入顧客的信息中,使得顧客在系統里的“形象”愈加豐滿,和當年商家與顧客其樂融融的場景相類似,這就是多年來“養成”老顧客的辦法,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的市場上已經有更多流程配套工具,讓顧客的信息被更好地記錄在中樞系統中,讓更多不同的服務員、更多的門店都能和顧客快速地“打成一片”。

     

    我們公司曾經服務過的一個正餐品牌,一個月內出現過復購的顧客只有3.6%,但在追加了面對面訪談后,這個數字猛增到13%,做餐飲的人都明白,這近10%的客流增長能帶來多少的實際收入增長。

     

    識別出來顧客后,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留住顧客。在勺子課堂之前的文章中,施琦老師與我們分享了:留住顧客的5個抓手

     

    施琦老師在勺子課堂推出的全新課程,詳細解析數據分析的方法,幫助你更深入地認識顧客、洞察顧客。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海底撈的顧客運營體系你也學得會!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施琦

    海底撈前CIO

    北京頂頂科技創始人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1.海底撈經營歷史所折射的餐飲行業趨勢走向

    2.海底撈門店的數字化顧客運營的具體方法

    3.我們如何在自己門店實現數字化顧客運營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已開課,可隨時聽課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線上課

    海底撈前CIO深度解讀:如何分析、識別你的顧客?


    (點擊上圖免費聽課)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16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0日 11:03
    下一篇 2020年12月10日 1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