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杯里,爆發和衰敗幾乎同時發生。
另一方面,部分線下咖啡館正在撤退,特別是連鎖咖啡館。
來源 | 十億消費者(ID:gjgc168)

(2018~2019)
結束后,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外界看來,行業已經跑出一個18個月閃電上市傳奇的國產品牌,用低價搖撼了市場。
以“精品速溶”為代表的便攜式咖啡:
目前精品速溶賽道已經擁有好幾家新銳品牌,并且頗受資本喜愛。三頓半已完成四輪融資,最新的過億元B輪融資的領投方為紅杉資本;時萃SECRE從去年年底到今年相繼完成天使輪與A輪融資,永璞和鷹集也都在今年完成了數千萬元的首輪融資。
新式連鎖精品咖啡館:
以發軔于一線城市的Manner、魚眼咖啡Fisheye、Seesaw等品牌為代表,豆子與沖煮方式都更細分。相比星巴克,它們價格較便宜、店內空間較小,有的甚至不提供座位,只有一個門臉。

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從門店型消費轉向場景型、功能型消費
——門店環境的重要性降低,咖啡本身的提神功能、豐富口味成為最重要的消費理由。
從一個咖啡連鎖品牌徹底轉型為了咖啡飲料零售公司。
這樣的轉變本身,就代表了行業正在發生的、某種不易察覺的變化。
精品與反精品:哪條路更適合中國咖啡?
“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做得最好的一點便是把茶做成了飲料,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了。”
Blue Bottle店內,圖源Unsplash
菜單有點像瑞幸咖啡+小鹿茶:
除了傳統的咖啡類型,還有非常多咖啡飲品,包括檸檬、椰子風味的果咖,加了珍珠、奶凍的奶咖等等。
越來越多的新式精品咖啡館也開始往店里引入咖啡以外的SKU。
咖啡店只賣咖啡是不可能大規模破圈和發展的
。因此魚眼的核心菜單是十幾個傳統咖啡SKU+咖啡飲品SKU,每個月有兩三款不同的新品,比如立秋后就會推出只賣一個月左右的季節性產品“桂花臟臟冰拿鐵”。
在上海擁有17家直營店的DoubleWin Cafe采用茶飲店的模式賣咖啡,店里的爆款產品叫做“檸檬葉爆爆珠冰拿鐵”; 在北京的BERRY BEANS則推出了鮮榨椰子冰拿鐵、泥煤威士忌冰摩卡等創意式特調咖啡。
一味追求豆子的產地與沖煮的工藝,不利于咖啡品牌的規模發展。向新茶飲學習,或許才是破圈之道。
一個咖啡大眾化的嘗試樣本
瑞幸的模式已經徹底摧毀了現磨咖啡的價格帶,消費者喝慣了10塊錢一杯的現磨咖啡,很難再回到原先的高價格帶。
圖源CFP
任何人都是有可能喝咖啡的,但不能拿固定的邏輯、用固定的產品賣給所有人
,比如這種“菜場咖啡”,就往往會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比較“low”。
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只賺幾千塊錢的,他們的消費決策可能在幾塊錢之間就會發生變化。
“我還是希望我們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適合中國普羅大眾的。”
咖啡因+小甜水,或許才是收割市場的最大公約數。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十億消費者(ID:gjgc168)。
1月5日,上海見!咖門2021萬有飲力大會開啟!穩住,能贏!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詳情:
商務咨詢
—
(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課程咨詢
—
(同微信)|
15565053720
(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