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時報、科普中國、中國醫學論壇報、邵逸夫醫院
豬油不健康?
豬油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香,無論用來拌飯、拌面、炒菜,只要往上面加一小勺,就能成為一道食欲大開的美食。
但隨著人們對生活健康的要求提高,豬油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簽,大家紛紛開始摒棄豬油,很多人認為豬油飽和脂肪含量高,不利于心腦血管,是多種慢性病的元兇,能不吃就不吃。
心血管病高發不能甩鍋給豬油
很多人說豬油不健康,主要是因其脂肪含量高,但是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這口“鍋”,不能都給豬油來背。
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背后是油脂攝入總量超標,這與吃的葷菜、高糖、高鹽等都有關系,所以單純指責是平時吃豬油造成的,并不正確。
要知道,在平時的生活中食用其它動物肉類,包括其它油攝入過多,同樣也會導致膽固醇水平上升。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植物油中反式脂肪含量高達49.81%,而豬油中的反式脂肪反而非常少。
脂肪酸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飽和脂肪酸(以動物油為主),另一種是不飽和脂肪酸(以植物油為主)。
不飽和脂肪酸又可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再看豬油,豬油中含有飽和脂肪40%左右,單不飽和脂肪50%-60%左右,多不飽和脂肪10%左右。
100g豬肉中的不飽和脂肪含量
豬肉脂肪含有豐富的油酸,以及6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健康脂肪,對心腦血管、皮膚和荷爾蒙分泌都有好處。
與其它動物油里絕大部分是飽和脂肪酸不同的是,豬油里面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因此,認為豬油不能吃,一味地排斥豬油并不科學,它的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比例趨于均衡。
此外,豬油中的油酸含量特別高,豬油中所含的大部分單不飽和脂肪酸是油酸,有利于心臟健康,在膳食中增加亞油酸和油酸的攝入量,可以降低患嚴重抑郁情緒的風險。
豬油中的反式脂肪產生相對較少
脂肪有好、壞之分。壞脂肪里除了飽和脂肪,還有反式脂肪。其中,反式脂肪比飽和脂肪更壞、更可怕。
“壞脂肪”指的就是反式脂肪,它比膽固醇的危害更大,是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相反,豬油中的反式脂肪非常少。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經過實驗發現:植物油的煙點溫度為155.5度,豬油的煙點溫度為197度。煙點溫度越低,就說明油脂越容易被分解,更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而豬油雖含有飽和脂肪,但其耐高溫、穩定、煙點高,高溫烹炸時,不容易產生反式脂肪。
因此,科學地攝入豬油對人體并無多大傷害。
豬油營養有多少?
實際上,豬油是成分構成相對豐富的一類食物。
1.脂肪酸
一勺豬油含有5克飽和脂肪,5.8克單不飽和脂肪,1.4克多不飽和脂肪;
一勺黃油含有7.2克飽和脂肪,3克單不飽和脂肪,0.4克多不飽和脂肪;
一勺橄欖油中含有1.9克飽和脂肪,9.9克單不飽和脂肪,1.4克多不飽和脂肪。
因此,從脂肪的構成來看,豬油的不飽和脂肪含量介于黃油和橄欖油之間。
2.維生素
相對于植物油,動物油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4等其它人體必需維生素,
研究發現,一勺豬油含有1000個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僅次于魚肝油。維生素D對于鈣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機體生長和維持骨骼健康。
因此,豬油是一種營養成分相對豐富的食物。2018年,豬油還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最營養的食物之一,排名第八。
100g豬肉中的維生素含量
豬油對部分人群是很好的滋養品
豬油實際上是豬身上的油脂,所以它具有極高的能量,對一些平時需要消耗多能量的人群來說,吃豬油炒的菜是再合適不過了。
豬油主要由脂肪組成,基本不含蛋白質或者碳水化合物。脂肪作為三大營養素之一,能為人類機體提供能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對于器官功能的維持有著重要作用。
而且在冬天吃豬油炒的菜,能夠讓身體感到暖和去除體內寒意。對于一些大病初愈,身體虛弱的人群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品,能有效的補充因為病癥而消耗的能量。
而且平時吃點豬油,也有好處:
1.補虛
2.潤腸通便
豬油滑膩,又入大腸經,豬油正好可以“潤滑”腸道,使人排便通暢。
3.健脾養胃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針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可以使脾臟變得強健,有助于食物在體內更容易被消化,所以豬油可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吃油不平衡,才是肥胖的根源
很多人覺得吃豬油會導致肥胖,事實上,引起肥胖的是,很有可能是單吃一種油。
(大豆油、橄欖油、豬油)
,經過一個月之后,他們發現:
的小鼠,無論吃哪種類型的食用油,體重和之前并
沒有
太大區別;
的小鼠,不管是什么油,體重都發生
較大
的變化;
豬油可以吃,但要把握量
雖然豬油富含多種營養素,但不能每餐都食用,所有的食物都要講究均衡搭配,豬油也是如此。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如果每天攝取2000千卡的熱量,則飽和脂肪控制在20克以內,換算成豬油就是50克左右。
但要注意,食物中有飽和脂肪的,可不止豬油,每天吃的肉、蛋、奶、堅果、餅干、糕點,還有植物油等,都含有飽和脂肪。如果攝入過多豬油,很容易超標。
因此,豬油還是作為調劑偶爾吃一吃就好。
當然了,對于三高人群、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最好還是少吃豬油。
不同情況用不同的油
專家建議,平時高溫烹調如爆炒、煎炸時可以使用豬油,因其耐熱性高,不易產生反式脂肪。
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菜品都建議用豬油,素菜可適當使用豬油增香,而葷菜本身油脂充足,再用豬油就過了。
關于用油,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碩士,國家心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技術員付淑芳建議:
1.正餐中有安排肉類較多的菜式,如豬、牛、羊、雞肉、魚等,炒菜時盡量使用植物油。
2.以素菜為主的菜品,則可以用一部份豬油。
3.對于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的食客,要避免使用豬油。
豬油不是避之不及的東西
大家不必過于恐懼
相關內容
▼
嫩肉粉,到底是魔鬼還是天使?
食品添加劑,到底能不能食用?
味精和雞精,當廚師的我們到底該不該用?
吃味精會對身體有害嗎?權威解釋來了!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