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制假售假將入刑?這三家餐企還敢鋌而走險! | 餐見

    掃碼立即報名↑↑↑

    5月9日,網友爆料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門店的員工直接用手臂攪拌豆漿;

    5月15日,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的一批監督抽檢不合格的食品中,盒馬鮮生黃陂南路店銷售的“老上海黑毛豬大紅腸”“榜上”有名,被檢測出菌落總數與大腸菌群嚴重超標;

    近日,樂山一家火鍋店因使用“回收油”而被罰沒203萬元,該店老板與兩名炒料師均被刑事拘留……

    又一個食安事件頻發季?!食安事件在餐飲業屢禁不止,已經成為扎進消費者心中的一根刺。那么,餐飲業為何成為食安問題的高發區?當食安事件來襲,餐飲業又該如何正確做出反應呢?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餐廳為何“明知故犯”

    很高興遇見你的“老鼠門”、味千拉面的“骨湯門”、一籠小確幸的“腹瀉門”,各種食品安全“門”不斷挑戰著消費者的底限。

    縱使知名餐廳在食品安全問題栽了大跟頭的案例并不鮮見,但餐廳卻依然這條道路上前赴后繼,頂風作案。

    1、犯錯成本低

    2017年,海底撈某店面被曝出后廚有老鼠亂竄、用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問題,一路將海底撈送上了熱門。第一時間,海底撈發布聲明誠懇道歉并強調將對所有門店進行整改,隨后,很多網友表示態度誠懇的海底撈值得被原諒。

    而在一片原諒聲中,也不乏另一種聲音,輕易被原諒,是否意味著餐廳的犯錯成本太低,為更多餐廳的僥興心理埋下了伏筆。

    2、底層員工操作不規范

    海底撈的用火鍋漏勺掏下水道,外婆家的在洗菜池里洗拖把,西貝莜面村的餐具清潔不夠等等,縱觀近兩年的餐飲食安大事件,大多源于底層員工的操作不當。

    而餐飲業的性質使然,底層員工的素質大多參差不齊,若餐廳培訓、監管不力,就有可能成為餐廳食安環境的一大隱患。

    3、為利所趨

    此次的火鍋回收油事件也引發了一次大討論。一部分觀點認為,火鍋回收油即為川渝火鍋一大特色“老油”,“老油”不同于地溝油,并不存在健康隱患。

    更重要的是,“老油”更入味。并且,如果每一份鍋底都使用“新油”,一份川渝火鍋的鍋底成本就在50元以上。

    事實上,大多數使用“老油”即消費者口中的“口水油”的火鍋店,其初衷還是“省錢”。為利所趨,是很多餐廳鋌而走險觸犯食品安全規定的一大主因。

    4、管理紕漏

    2018年,上海一所一份午餐要24塊錢的私立學校因為“發霉番茄事件”刷爆了朋友圈。因為24元餐費與“兩只速凍包子、一個巴掌大的鴨腿、一勺蔬菜、一盒利樂包純牛奶”存在“貨不對板”的“差額”,在溝通后家長提出查看后廚。

    面對家長的要求,管理層說,好,沒問題,非常配合地領著家長去查看了后廚。卻沒想到,后廚才是最大的“引爆點”,發霉的番茄、日期“穿越”的牛奶、生銹的餐具……顯然,管理層也并未想到會出現那么大的問題。

    管理紕漏,不僅僅是食安問題的根源,還有可能在食安問題出現時因管理層的措手不及而使事件影響擴大。

    食安事件頻發背后的三大現實問題

    海底撈的官網上寫著:“海底撈可能有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問題,死亡過程可能持續數月甚至上年;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海底撈的高層,以及數以萬計的其他餐企的管理層,均深諳食安問題對品牌的影響,卻依然擋不住食安事件的發生,這背后,有不容忽視的三大現實問題。

    1、供應鏈脫節

    所謂后端決定前端,后端供應鏈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前方出品的品質。近兩年,海底撈、西貝莜面村、真功夫等餐企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向供應鏈端延伸。

    作為餐廳最核心基礎的支出,食材的采購、物流、儲存等要素,都決定著餐品的品質。有些餐企的食安問題就來源于與其規模并不匹配的供應鏈建設。

    以近兩年大火的新茶飲行業來說,從“網紅”標簽開始大肆招商的品牌并不鮮見,此時,一旦供應鏈建設跟不上擴張的腳步,前端出品與后端供應鏈脫節,產品口碑必將受損。所以,近兩年的新茶飲在吸引大批流量的同時,也招來了大量的吐槽。

    2、管理與監管不到位

    楊國福麻辣燙曾多次被曝出食安事件,這與楊國福麻辣燙頻頻降低加盟門檻,且疏于對加盟商的管控有著莫大的關系。在餐飲業普遍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當下,加盟商管控已成為餐企運營的一大痛點。

    除了自身的管理與監管不到位外,“社會化”的食安監管環境也需要逐步完善。從消費者個人食安意識的提升到社會監測組織的建設與完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才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食安氛圍。

    3、政策法規不完善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了食品安全監管的目標:到2020年,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意見》還明確提出,將修訂完善刑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刑罰規定,推動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為“直接入刑”。

    前幾年,政策法規的不完善,也為一些不良商家提供了可趁之機。不過,當相關的法律法規愈發完善,再加上各種技術手段,國內的食安環境會越來越好。

    食安問題消費的是公關?是信任!

    每每出現食安事件,其企業的公關就成為人們的重點討論對象。然而,面對食品安全危機事件,企業公關固然重要。

    在信息透明的當下,真正幫助企業解除危機的卻不是公關套路,而是企業面對問題時的真誠態度與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掃碼訂閱↑↑↑

    1、不拖沓,不逃避、不背鍋

    5月9日,浙江義烏當地媒體中曝出永和豆漿員工用手攪豆漿。對此,很多媒體進行了跟進報道,網友紛紛聲討永和豆漿。然而,事件卻在12日出現反轉,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店為假冒的永和豆漿門店,永和豆漿在義烏未設門店。在本次事件中,永和豆漿做了一次“背鍋俠”。

    其實,永和豆漿可以更早地“甩鍋”,在網友集體聲討前,在媒體報道致電無人理會前,永和豆漿可以將輿論影響降低到更小。

    所以,無論是面對食安事件危機,還是其他危機,發聲不拖沓,不逃避責任,亦不替他人背鍋,是最基本的原則。

    2、正面給出解決方案

    在海底撈“被原諒”的食安事件中,之所以能夠風向突轉,快速被網友原諒,除了被網友們調侃的“這鍋我背,我錯我改,員工我養”的真誠態度與情感牌外,還不得不提到海底撈“改”的決心。

    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全部門店進行整改,不僅認錯態度良好,還提出了改正的具體方向,這才是讓網友放心的根本。

    3、啟動內部自檢

    很多食安事件,源于人為的故意性與失誤性錯誤。

    手攪豆漿、洗碗池里涮拖把、餐具不潔……面對這些人為性錯誤時,如果餐廳只是處罰涉事員工,而并未對針對問題展開內部內檢,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提高整個團隊對食安問題的警覺性,那么,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手攪豆漿,洗碗池中涮拖把的員工。食安問題還將不請自來!

    參某說

    在餐飲業這片紅海中,真正能夠實現長足良性發展的企業,一定是時刻將消費需求放在心上,將食品安全付諸于行動的企業。

    并且,一直以來,企業長期建立起來的口碑與公信力,就是企業在面對危機事件時的最大底氣。所以,企業公關的最大作用也不是處理危機事件,而是幫助企業更好地經營品牌。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大箏,由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石客照明|熊貓設計新餐飲創新營銷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9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27日 21:57
    下一篇 2019年5月27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