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
從地方走向全國的文和友,是長沙街頭最繁華的商業點,他有著非常多的贊譽,被稱為是亞洲最大的龍蝦館。中國美食界的“迪斯尼”、長沙的美食地標、餐飲界的“司馬遷”,超級文和友被譽為“餐飲界的新物種”,被外地人稱作是“地方版的王府井大街”。
這個地方被稱為是教科書式的案例,他時不時的登上熱搜,今年目前收入超過1億,坪效不輸海底撈。今年2月份,獲得了一大佬近億元的投資,有數據顯示,文和友旗下的老長沙龍蝦館在今年的上半年中國十大最受歡迎小龍蝦品牌”榜中居首位。
還有去年五一,長沙文和友海信店單日放號1.6萬個,刷新了餐飲行業排號記錄;去年國慶期間,文和友再次因為排隊取號近2萬桌、連續排隊12小時而登上微博熱搜,文和友因此爆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長沙城市名片。
那么文和友是如何從一家地方性的餐飲品牌成為走向全國的網紅餐飲品牌呢?
文和友成功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1
全新的營銷思維
可以說文和友的出現重新定義了餐飲消費、市井文化、場景IP的商業邊界,打造了餐飲+文創的新模式。
文和友誕生于2011年,當時是以“一店一品”切入游客市場,緊接著又加設直營店、博物館、美術館,在游客視線里文和友的黑字招牌是一直存在的。
2015年,文和友對自己的定位做了調整,不再以餐飲企業自居,而是以文化企業的姿態正式走上了“餐飲+文創”的道路,一邊做大品類,將成熟的小吃標準店以直營+加盟的形式向省外擴張;一邊做寬業務,致力于品牌孵化平臺的打造。
2
挖掘優秀文化IP,塑造品牌故事
文和友邀請了包括毛姨雞爪、李嗲豆腐腦、正哥牛肉串等在內的20多家長沙本地經典小吃商戶入駐,利用文和友成熟的品牌孵化能力,講述傳統的老手藝的故事。
像是“宵夜檔的草根明星——炒螺真正意義上擁有了一家店鋪”、換了30次鋪位的燒烤界傳說——風筒輝終于扎根在這里,這些商戶的經歷都被文和友整理成故事,這樣不僅可以為傳統品牌賦能,還能實現他們的品牌化、企業化,還能幫助文和友培養傳承人,讓經典不消失。
除了四大老長沙特色小吃品牌系列,文和友還孵化出MāMāCHá、文和友老長沙外賣、六點左右手打吐司、拙藝面點品牌,收購湘春酒家。從此之后,文和友全線入局小吃、宵夜、茶飲、烘焙、早餐、正餐市場、餐飲品類。
3
搭建文化平臺,打造傳播載體,強化品牌個性
超級文和友打造超級IP的重要板塊是對文化的輸出。
文和友還整合一批藝術家、文化社團、文化從業者,創建區域文化展示的平臺,比如文和友內的述古書店,五樓的笑工廠等等,通過不斷發掘新的品牌和文化內容,比如文創產品、拍MV、微電影等從而打造品牌專屬內涵,同時文和友也在發掘新的文化內容,像文和友聯合青年團隊策劃拍攝了相關紀錄片《街頭大廚》,記錄市井中美食制造者的態度和生活。
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文和友通過一些故事性塑造、文化平臺的搭建、文和友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標簽和品牌內涵,進一步完善了“餐飲+文創”的商業模式,也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
因此文和友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餐飲品牌,更像是一個購物中心商業運營模式的新品牌,這種模式一旦走通其市場空間也會隨之而打開。
4
借助互聯網快車道
早在2013年被邀請上過《天天向上》,第一次“出圈”。此后,還有《越策越開心》《十二道鋒味》等娛樂節目也紛紛找上門,不少來湖南錄綜藝節目的明星都會光顧文和友并留影紀念,文和友的知名度不斷提升,“一個文和友,半個娛樂圈”的名號逐漸打響。
因為是在長沙,所以在宣傳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的超級文和友吸引了很多明星的探訪,比如今年最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文和友舉辦復古disco派對,又成為了湖南衛視的另一綜藝《元氣滿滿的哥哥》的首戰;成為張藝興MV《外婆》的取景地……
不僅是明星,不少網紅也去打卡,短視頻、直播帶貨等讓文和友廣泛傳播,且沒有投入一分錢的硬廣。
最近馬云也前往文和友,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全程陪同,在馬云爸爸面前他仍舊穿著背心、人字拖、蒲葉扇,這樣表明他和文和友已經融為一體,這樣在馬爸爸面前也更好的宣傳了一波。
所以文和友在營銷方面因為把內容做得足夠好,足夠有特色才會吸引來不少人來打卡,積累了一定的人氣以及年輕消費者的傳播,文和友一直處在消費升級的前端。
5
用場景打穿顧客心智
除了在吃的方面,其他方面文和友也沒落下,像是洗腳城、理發店、臺球室等等,婚姻登記處都融合在其中,文和友將室外場景置于室內,最大程度還原80年代長沙的景象,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
而且更重視消費者的體驗過程,“手機先吃”成為一種新式的用餐禮儀; 顏值高、有著新奇體驗的食物或環境,也自然成為餐飲的新賣點。
文和友在長沙和廣州兩家門店,被譽為穿越時空的街頭美食博物館,“街頭巷尾”展現出了鮮活的城市舊時光,偶遇的老字號美食檔口,更讓人擁有如穿越一般的沉浸式體驗,對于市民來說,這里可以重溫舊時記憶,對于游客來說,可以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歷史帶來的新的旅游感受。
2018年,文和友在海信廣場開了近5000平米、7個樓層的門店,店里面收了10萬多件老物件,把平常飯店里的大廳改成社區廣場,把包廂改成了某某家具,各種玩具、磁帶全部把它分類,都延續了老長沙的場景。
除了空間上,在內部也營造出了很多讓人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感。
有陽臺上晾的衣服、收音機播放的錄音、衣柜里掛的衣服,隨時可以躺下的床鋪,這些都營造出真實生活的場景模樣,還有些設置可以與人互動,如廣州店里一個打開即可收聽粵語的信箱,這些設置增強了互動體驗感,讓這個老社區的存在更加真實。
文和友因為有80年代的市井生活特色,制造了強烈的場景沖突,80-00后的成長與時代快速更迭,因此這代人缺失了太多東西,從這點看,正符合當代年輕人審美中對于“復古”的追求,文和友用極致的場景體驗喚醒了消費者的共情記憶點,超級文和友的每一個角落都是真實的,從而為新一代消費者量身打造出參與感和互動感。
所以說文和友的成功是因為多維度的助推作用以及深深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者產生了共鳴,借助著這些因素,才讓文和友能成功走到今天!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