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文丨廣告創意 楊陽

    “做品牌就是要花錢砸廣告啊,那是大企業、有錢人專屬的‘特權’”……

    關于品牌打造,很多餐飲老板都有類似看法。的確,動不動就成百上千萬的品牌策劃案例屢見不鮮,營銷咨詢巨頭華與華針對西貝、海底撈做的品牌服務,傳聞一年咨詢費高達300萬!

    但這些高價的確換來了消費者對其品牌的深刻認知。西貝的品牌符號“i love 莜”,色調以紅白為主,大方又吸睛,根植于顧客心中,“西貝親嘴節”也成為很多年輕人關注并熱議的話題,嫣然已形成了西貝獨有的文化特色。

    研究了華與華經手的經典案例,我發現了它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論。用好了,中小餐企也可以打造一個能賺錢的餐飲品牌。

    超級符號:

    字要大!logo要大!顏色要亮!

     

    超級符號,其實就是老百姓、顧客本來就熟悉、都認識的符號標志。

    超級符號自帶能量,具有一定的辨識度,當人們看到超級符號的時候,不需要思考,就能夠按照它的信號去行動。

    那么這些超級符號要去哪里去找?

    可以從公共符號和文化符號里找,前者指的是大眾熟悉的男女廁所標志、紅綠燈等,而后者指的是由人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文化。

    就好像燈籠代表喜慶、方格子代表餐飲,圓月代表團圓…….這都是我們對特定符號意義的共同理解。

    舉個“格子”符號的例子。

    廚邦醬油和西貝的方格子,就是借助超級符號建立品牌的典型。

     

    我們知道,綠格子、紅格子之于大眾而言,具有“餐桌布、食物”的意義。格子這樣的視覺符號對于顧客來說是親切的、熟悉的,能夠瞬間喚起他們的食欲。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所以說當顧客看到廚邦醬油的綠格子、西貝紅格子這樣鮮艷符號,就會本能產生“吃東西”的條件反射,很快也就接受了這個品牌。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同理,老娘舅的新logo——一個大“碗”裝著一個大“舅”字,還有海底撈的大紅“Hi”,以及蜜雪冰城的“雪人”…….

    這些都是人人認識的公共符號,都是抓人眼球的醒目元素。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如果從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五大感官維度創建品牌符號,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的品牌不乏有“超級符號”例子。

    就像我們知道鐘薛高雪糕,被人稱為「瓦片雪糕」。

    因為其最有特色的就是特大的瓦片形狀,其設計靈感就是來源于中國古典建筑,“瓦片”正是中式景觀的典型屋頂符號。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包括“瑞幸咖啡”用鹿作為logo,也是沿用了鹿自古以來傳承的文化寓意。作為一種溫順可愛的動物,鹿一直以來都是吉祥形象的象征,代表長壽、友好、美麗。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再從嗅覺的角度看。

    以星巴克為例,當你走進星巴克每家店,你都能聞到它獨特的濃郁焦香,這種星巴克專屬的咖啡香味,就是一種嗅覺符號。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在廣告營銷領域,設計師們一定會經常被領導爸爸、甲方爸爸的一句黑話所洗腦,就是“字要大!logo要大!”。

    還有我們常看見甲方爸爸喜歡的洗腦廣告,同樣是在貫徹“聲音要大”的原則。

    這也是超級符號的精髓所在,無論是“方格子”,還是“碗”,其實都是用“大字報”的思維來打造品牌符號。

    字要大、logo顏色要鮮艷,味道要濃厚,這才能讓人一眼就記住,一眼就識得,促使顧客集體做出共通的反應。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品牌寄生:

    用熟悉的事物傳播品牌名和標志

     

    “品牌寄生”的概念聽上去有點高大上,簡單來說,就是用我們生活里不斷重復、經常接觸的熟悉事物,來設計你的一切品牌元素。

    所以說,以品牌寄生打造品牌,本質是將品牌融入到人類共同的精神活動、共同的認知、經驗中做傳播,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和觀念。

    這樣可以提高品牌的營銷效率,讓顧客快速接受你,跟你成為似曾相識的老朋友。

    華與華在《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中,對于“品牌寄生”是這樣解釋的:

    嫁接文化,也可以是嫁接生活,把品牌植入消費者的生活,寄生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行為中。

     

    一言以蔽之,品牌寄生就是需要尋找具有生活原型、文化原型的文化母體。耳熟能詳、人盡皆知是做好“品牌寄生”關鍵,那些生僻或者沒人知道的就別搞了。

    比如,西貝的品牌標志就是品牌寄生的典型案例。

    大家對于“I LOVE YOU”這句話一定不陌生。華與華將大眾傳情達意的行為文化——“I LOVE YOU”,以及紐約市的城標“我愛紐約”(I Love NY)  ”融合起來,巧妙把“I Love NY”改造為“I Love 莜”。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從視覺和聽覺兩大層面,“I Love 莜”不僅提升了西貝西北菜的品牌逼格,也降低了西貝品牌的傳播成本。看似毫無創意,其實是拉近了品牌與顧客的距離。

    我們所用的蘋果電腦的窗口按鈕,同樣是運用了人們對于交通規則的集體認知——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將按鈕設計成紅綠燈的顏色和形狀,紅色“關閉”窗口,綠色的就是“打開”,黃色的就是隱藏。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可見,無論是喬布斯設計的蘋果電腦窗口,還是華與華建立的“I Love 莜”符號,都是將品牌寄生在某些文化原型當中,不需要向消費者進一步解釋符號的意義,就能夠在受眾腦海里產生明確的行為指令。

    當你深入發掘人類文化——傳統節日、民俗習慣,思維習慣、行為模式、禮儀等,找到特定的文化原型之后,將品牌融入其中就可以實現品牌寄生。品牌寄生的創意,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超級話語:

    廣告語要有說服力,有傳播力

    所謂的超級話語,就是一句話說動消費者的廣告語,為產品提供信任背書,提升產品的吸引力,進而說動顧客。

    超級話語具備兩個元素,一是“說動顧客”,能讓人產生消費產品和服務的行動,二是顧客愿意傳播給其它人。

    這就決定了超級話語不僅要構建足夠說服力的購買理由,還要注重通俗有趣、口語化的表達,才有利于傳播。

    還是以西貝為例。只要去過西貝吃飯的,都一定對它家的廣告語印象深刻——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

    這意味著什么?那就是給消費者傳遞一個明確的消費承諾——只要去到了西貝,保證你點的每一道菜都好吃。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這本質是降低消費者去西貝消費的風險,提高大家點菜的決策效率,在大眾心智中建立“吃飯首選西貝”的認知。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華與華還為廚邦醬油設計的廣告語——“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180天”。

    從傳播特點來看,這句廣告語脫口而出,入耳不忘,直接了當。

    再看購買理由,利用“180天”的具體明確數字,告知消費者好醬油是曬出來的,廚邦醬油擁有日曬夜露自然發酵的傳統工藝,受眾消費起來自然更加放心。

    因此從這兩點分析,這句話都具備了超級話語的行動力。

    研究了海底撈、西貝的營銷案例,我發現中小餐企打造品牌的4個方法!

    所以說,超級話語設計要貫穿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全過程,短期來看可以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

    往長遠來看,后期是帶動他們成為品牌的主動傳播者,傳遞給更多的人知道。

    貨架思維:

    “越多,越久,越好”才是硬道理

    這里的貨架,并不是單純指我們常見的普通超市貨架,而是展示產品信息的“媒體”,并且和顧客發生溝通的一切營銷觸點。

    諸如餐廳的柜臺,菜品陳列區、菜單等都可以稱之為貨架。所以我們說,貨架是一個意義更廣泛的概念。

    比如說,對于外賣商家而言,外賣店鋪首頁banner就是貨架;又比如對于一家網紅餐廳而言,街道、商場就是它的貨架。

    貨架不是博物館,而是產品的廣告位,貨架陳列情況決定著產品的銷量及展示效果,因此它是賺取用戶注意力的廣告渠道。

    什么才是具有貨架思維的陳列技巧?

    華與華針對貨架陳列技巧,提到了六個字的原則——“越多,越久,越好”。

    怎么去理解?

    貨架陳列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或者“標準陳列”,而是為了增強整體的視覺展示效果,第一時間搶占顧客的注意力。

    商品陳列數量不飽和,意味著商品量感不足,給顧客一種庫存不足、銷售不佳的體驗。

    相反,商品數量越大,陳列的排面越大,你就能在與距離顧客越近,距離同行競品越遠,商品就越容易被賣掉。

    總  結

    超級符號和品牌寄生,解決的是品牌被認知、被記住的問題。只有熟悉的、醒目的符號,才能引起顧客注意。

    超級話語解決的是產品賣點的問題,簡單有力、訴求直接的廣告語,才能快速說動顧客購買。

    貨架思維解決的是產品銷售的問題,越多,越久,越好,簡單粗暴的陳列才能讓自己在同行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任何的營銷理論都有自己的使用環境,餐飲企業在打造品牌的時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對應的品牌解決方案,以變應變。

    -END-

    編輯丨程三月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讀
    從開業3天只來一桌客,到店店排隊,這個老板的故事太勵志了!
    喜家德優秀女店長的一天!
    兩家挨著的早餐店,生意好的那家,只因老板多做了這兩件事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03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7日 01:11
    下一篇 2021年2月7日 01: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