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多家港媒報道,知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臧姑娘”的臧健和被證實已逝世,終年73歲。 |
|
|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島姑娘,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
她就是臧健和,人稱“臧姑娘”。
1977年,32歲的青島姑娘臧健和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在去泰國尋親的途中,因為意外被迫停留在香港。
當時香港還沒開通地鐵,人們主要通過坐船往返維港兩岸。于是,“打從娘胎里就喜歡吃餃子”的臧健和,自制了一輛木頭推車,忐忑地在灣仔碼頭擺起了水餃攤。
一段傳奇故事就此展開。從小攤販到建立小工廠、再到占據超市冷柜速凍水餃的大半江山……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灣仔碼頭”已發展成為港人家喻戶曉的品牌。
| 1995年,以臧健和故事為原型創作的20集電視劇《水餃皇后》在香港播出。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夕,她周圍不少生意伙伴和朋友都選擇了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歐洲,但是臧健和卻從未想過要離開。被問到為何如此堅定,直爽的臧健和朗聲笑道:“吃餃子的人在中國,我不走!”
在她看來,餃子是屬于全世界華人的文化符號。對中國人來說,過年一定要吃餃子,當踏入午夜12時,形狀像元寶的餃子在滾水中滾起的樣子,象征著來年財源滾滾,合家團圓。 她說,回歸前不少人對香港前途感到擔心。但是回歸以來20年的實踐說明,香港經濟依然很自由,社會也一直保持繁榮穩定,大家的生活方式也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之前移民的朋友,近些年也大多選擇回流到香港。
臧健和的兩個女兒,在出國留學畢業后,也紛紛選擇了回到香港工作生活。大女兒幫她打理“灣仔碼頭”的生意,小女兒則在一家金融機構工作。
“香港是個國際化城市,自由、開放、安全,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發展機會。”她說。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見證了‘灣仔碼頭’的一步步發展。從700萬人到13億同胞,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龐大的市場潛力,成就了‘灣仔碼頭’的今天。”臧健和表示。
|
|
|
| 消息傳出后,不少網友留言悼念這位“水餃皇后”。臧健和曾說,“我最愛聽的一句廣東話就是,好好吃啊。”
灣仔碼頭母公司通用磨坊的最新季報明確指出,旗下品牌哈根達斯和灣仔碼頭驅動了亞洲市場的增長,其中灣仔碼頭在2019財年上半年在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了8%,并被列為通用磨坊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表現的亮點。 |
|
|
| 1997年,“灣仔碼頭”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升級了產品標準。回歸伊始,臧健和就開始著手于投資內地的計劃。
她說,一定要到內地投資,到家鄉投資,要為家鄉做事。當時選擇合作伙伴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一定要到中國內地投資。 |
|
|
| “我女兒那時也勸我,投資到香港,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投資內地雖然市場潛力很大,但是回本卻需要好幾年時間。”但臧健和堅持認為,無論回本時間長短,都一定要回內地投資。
1998年,“灣仔碼頭”在上海建立冷凍食品合資企業,又在北京、廣州推出手工包制的“灣仔碼頭”餛飩、水餃和湯圓。經過幾年的耕耘,從2002年開始,“灣仔碼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水餃市場的銷量穩居前列。
目前,“灣仔碼頭”在內地的銷售額占整個品牌的90%左右,銷售點遍布全國逾200個城市。
臧健和說,回歸以來,港商到內地投資享受了大量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為“灣仔碼頭”進軍內地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持。
對祖國和家鄉充滿感恩之情的她,也立志要做出質量最好的水餃——公司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質檢系統、不斷根據國人口味開發營養健康新產品;在內地設工廠時,臧健和還優先雇傭當地下崗職工,為他們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崗位……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句話說得很對,香港和內地的發展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臧健和說。 |
|
|
如今,灣仔碼頭每年的銷售額超60億元,已成為速凍水餃行業的領頭品牌。
作為一名老企業家,在過世以后,企業依然可以笑傲立足在市場上,足見企業做到了并不是要圍繞創始人而存活,而是一個真正有企業文化,有內部傳承的,有核心精神的企業。這一點并不像很多國內的企業,身死道消,創始人離開了企業或者不在世了,公司很快一泄千里。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力量沒奠定好。
作為從90時代開始我們中國就開始吃到幾個家里必備的食品之一,除了泡面,就是速凍水餃。這足以勾起幾代人對速凍食品的回憶。很多人覺得速凍食品不算好食品,其實再怎么不好,也已經養了中國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幾億人甚至十幾億人吃速凍食品長大。所以速凍食品無論從工廠加工,到冷鏈運輸,到超市冷柜,全程都能勉強算上安全了,大可放心食用。
速凍,保鮮,這些一直與餐飲都是看似相抵觸的概念,總覺得新鮮才是王道,現採,現殺,才是王道。其實我倒是覺得,未來冷凍,鎖鮮的技術能力才是王道。當然,技術達不到,那也是不夠強的,例如我們很難用灣仔碼頭的水餃去開店。但是在我們做咨詢的眾多企業當中,就有一家全程冷鏈,世界級的面食類冷凍加工品牌,滿寶餛飩,采用頂級的技術,完成了門店的全部餛飩冷凍配送,哪怕從沈陽運到深圳,都能保證極好的口感。在工廠實現了安全生產,在運輸中實現了鎖鮮運輸,在門店實現低溫保存,入口極佳。
哪怕是在美國和日本,也一樣是冷凍食品,安全系數比新鮮的高,保存周期也長啊!
所以,不是冷凍不行,而是現在國內的技術不行。
期待有一天,中國人都能用上餐廳級別的冷凍食品,更安全健康,而不是門店里那些手工處理,新鮮易腐爛,對加工,保存,環境衛生要求極高的食品原材料。并且可以走出中國,讓中國食材像灣仔碼頭一樣,走向世界!
(鑒于餐易君非物流人才,措辭當中存在不嚴謹的地方,請讀者多包涵指正)
從1977年到現在,臧健和女士一直用心鉆研如何做出最好吃的水餃。在她看來,水餃總令人想起團圓、溫暖、笑臉。
她說過,“總有一天,中國餃子能和漢堡包、披薩一樣成為全世界的美食!”
最后,祈禱一路走好!
我們一起向“水餃皇后“臧女士致敬!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