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家倒閉,小店“熬冬”。
2021年開年多地疫情警報重響,讓在風雨飄搖中掙扎了一年的廣大小店經營者更為焦慮。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逾百萬家小店告別了這個世界。在這個不確定性的焦灼未見減輕的冬天,我們應該怎樣扶一把小店,扶起眾多群眾生計最起碼的希望?
百萬小店倒閉,實情如何?
疫情下,小店生存艱難。
不久前,半月談記者在天津對年輕人深具吸引力的潮流商圈營口道看到,900多米道路一側的44家店鋪中,17家已經暫停營業,多家正在轉讓。“整條街的店鋪都深陷掙扎。”一家酒吧老板說。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共吊銷注銷個體戶、個轉企等主體301萬家。“即便排除流動攤販、網店,其中小店、店鋪倒閉數量仍然有上百萬。”企查查數據分析師崔凡說。
情況當真如此?半月談記者向多地行業協會求證,所得令人感慨。
——東部倒閉數量多于中西部。企查查數據顯示,吊銷注銷小店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東西部差異顯著。江蘇、廣東、山東三省2020年注銷小店數量居全國前三位。
——城市之內,景區、商業街小店倒閉數量明顯多于社區。半月談記者在東北、四川、天津等地走訪了解到,景區小店收入依賴于游客,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經營格外慘淡;社區小店主要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受到影響最小。
——經營2至5年的小店鋪最容易倒閉。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吊銷注銷的小店中,69.4%的店家經營時間不滿5年。
——與群眾基本生活關聯性少的行業倒閉較多。從天津、長春、沈陽、成都、廣州等城市情況來看,教育、健身、洗浴等行業倒閉多。長春一家名為方舟城兒童成長中心的教育培訓機構,原本頗受家長歡迎,到去年10月底,3個校區全部關閉。“招生困難,校區租金負擔也重。”該機構一位負責人說。
有的苦苦掙扎,有的鋌而走險
沈陽市和平區馬路灣地鐵站出口附近有家30平方米的小飯店,近來一直冷冷清清。年近50歲的店主見到半月談記者就止不住嘆氣:“孩子正在讀高中,全家收入靠小餐館維持。現在賠慘了,不知道這個家還怎么支撐。”
按照2019年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一家個體工商戶可帶動2.37個人就業。由此不難想象,百萬小店倒閉,會影響多少人生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群體、城市外來務工人員、40歲以上中老年人等群體再就業難度明顯。
半月談記者還注意到,部分經營困難的小店主鋌而走險,踏上非法活動的賊船。為解決房租問題,上海市的一家奶茶店主秦某在某直播平臺開設色情直播間謀利,前不久已被當地人民檢察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提起公訴。
此外,小店倒閉,往往留下一系列“死結”,易滋生糾紛,影響社會穩定。
外賣報告篇
2020第四季度,10-12月份,整體品類都處于增長狀態,其中龍蝦出現下降、輕食品類12月有下降。
其中訂單增長最快的前三名是:米飯快餐、炸雞漢堡、甜點飲品。
2020年第四季度中,甜點奶茶的訂單占比超過10%,處于細分品類訂單排行第四名。
甜點奶茶的快速增長得益于疫情期間,消費習慣的培養和品類用戶的快速增長。
2020第四季度,10-12月份,整體訂單中占比最大的品類:米飯快餐、炸雞漢堡、地方菜
疫情影響下,線下傳統實體正餐店加入外賣平臺,是促使地方菜系整體訂單增長的重要原因。
品類門店規模趨勢:
2020年第四季度,整體門店處于增長狀態,不過不同品類的外賣門店數量中,甜點飲品門店數量第一,第二名是地方菜系,第三名是米飯快餐,其中米飯快餐與粉面粥店、冒菜等合并在一起的快餐品類門店占比最高,單一細分品類不敵甜點飲品和地方菜。
美團品類規則變動:這樣選外賣品類,流量暴增2倍!
專注外賣領域垂直行業媒體
助力50萬+餐飲人共同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