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Kuaibao
今年3月1日起,新的法律開始執行。對于諸如假冒注冊商標,偽造、制造他人注冊商標的知識產權類犯罪,最高可判10年。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法律的發布,或對頻遭山寨之痛的茶飲行業有利好趨勢。
01PART ——
山寨品牌獲刑10年
已有先例
2019年2月至4月,被告人宋某甲、劉某在投資、經營上海某一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期間,在未經“厝內小眷村”餐飲商標所有人授權許可的情況下,伙同被告人李某、宋某乙等人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厝內小眷村”飲品店加盟招商業務進行牟利。
經營期間,仿造“厝內小眷村”店面模板,受讓核定使用商鋪/服務項目為出租椅子、桌子、桌布和玻璃器皿的“厝內小眷村”注冊商標等手段,虛構該公司已有“厝內小眷村”商標授權,誘騙多名被害人與該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并以收取加盟費或加盟定金的方式騙取被害人投資。

正規厝內小眷村門店形象
經鑒定,被告人劉某、宋某甲、李某、宋某乙騙取被害人共160余萬元。
2019年11月9日,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因4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錢款、數額巨大,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將上述四人公訴至閔行法院。2020年5月14日,閔行法院判決劉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不等,并處罰金。

無獨有偶。廉江市公安局也破獲一起假冒“益禾堂”商標案。
民警在偵查中發現,廉江塘蓬鎮某奶茶店在門頭、杯子、封口膜、吸管、打包袋上都印有“益禾堂”字樣,而該店店主無法提供“益禾堂”注冊商標使用許可證。

假冒“益禾堂”
該店至2020年2月至8月期間,利用假冒“益禾堂”商標銷售產品營業額高達60萬元,非法獲利16萬元。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以上案件均為典型的偽造、制造他人注冊商標的案例。
02PART ——
業內維權
仍多以民事訴訟為主

雖然目前國家將知識產權類犯罪書寫至刑法,但在實際操作端來看,仍以民事訴訟為主。
湖北鷹和卓律師事務所為多家連鎖品牌提供維權服務,相關律師表示,在多年維權中,以刑事訴訟的案例,現調茶飲行業不算多。
刑事訴訟案例主要集中在類如香飄飄、雀巢等原料型飲料中,被告人多以假冒、偽造商標,生產其產品進行銷售。

現調茶飲行業的維權,仍以民事訴訟為多。主要原因有二:
1、知識產權案件本身存在著取證難的問題,而刑事立案的證據的要求比民事高得多,需要做大量的證據收集,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2、相關機關往往會以合同糾紛為由不予以刑事立案,從而只能采取民事訴訟。
除此外,招商公司往往在制定加盟合同時,也會想辦法規避風險,進一步加大了取證難度和維權難度。
但對于一些極其惡劣的事件,不少茶飲品牌表示也會爭取刑事訴訟,以對山寨公司造成威懾,維護品牌的長久權益。

ARTICLE
文章
小W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