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No. 958
1
今天早上在群里,聊起了臨期食品的話題。
趙總是做自助小火鍋的,客單價不高,經濟實惠,對品質把控的也好,生意一直不錯。
尤其是去年在抖音上小火了一把之后,更是有很多顧客開車幾十公里來吃他的小火鍋。
趙總的店里,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王老吉、酸酸乳、紅牛等高價的飲料,都是免費提供,不限量的。
估計你會問,這么高的成本,客單價多錢呢?
還真不貴,四十多塊錢。
2
那,趙總能賺錢嗎?
不賺錢,難道做慈善啊,肯定賺錢啊。
一次偶然的機會,趙總做活動的時候,拿到了一些保質期還有三分之一的飲料。
這些飲料雖然沒有過期,但已經無法進入大商超銷售了。
于是,經銷商們就會以比較低的價格進行批發,送給能夠快速消化的商家。
趙總在店里試了一下,效果不錯,顧客一看,平常好貴的飲料,同樣免費,距離過期還有挺長時間,沒毛病。這一項,也就加了分。
3
早上聊到這個臨期食品的時候,趙總說,現在有些人專門在做臨期食品這一塊,還開了專賣店,開了加盟店。加盟費還不便宜,要幾十萬。
作為一個在零售行業浸淫過幾年的從業者,我也表達了一下,對這個生意的看法。
其實更多的是提示以下風險,如果你也想涉足這一塊,那一定要把本質看明白再考慮要不要動手。千萬不要看別人生意好,就貿然囤貨。
下面,主要是提示風險
4
零售的貨品在被終端顧客購買之前,通通叫做“風險”,從這個庫房拉到那個庫房,本質上就是把風險買來買去。
而做這個生意能否賺錢,實質上是在看誰“更能管理好風險”。
臨其食品之所以能產生,就是因為風險管理出了問題。
這就好比很多衣服廠積壓了大量的庫存、餐飲后廚有很多食材放壞了,本質是一模一樣的。
例如,一瓶飲料,成本1元,零售5元。
廠家如果直接賣,就可以賺4元。
但廠家自己賣,也許很慢很慢,飲料放過期的風險就很大。
這時候經銷商來了,說你不會賣,我有渠道,我把風險從你手里買走,但你要給我一個很便宜的價格。
于是飲料廠說,那就給你1.5元一瓶吧,我風險小,也少賺點。
經銷商回過頭找到零售商,我到了新品,你快拿去賣吧。吃的東西,一旦過期就賣不掉了,抓緊時間賣啊。
這時候,經銷商就把風險賣給了零售商。零售商說,賣不掉我就要自己虧,那我要賺大頭,否則不劃算。
經銷商說,好吧好吧,我少賺點,給你2.2元吧,如果你能超過1萬瓶,就額外再送給你500瓶,如果能超過2萬瓶,就額外再送你1000瓶。這叫做銷售業績返點。
你看,這一條線路上,看似是貨跑來跑去,實質上是風險在買來買去。
零售行業能否賺錢,看的就是誰能更好的控制風險。
所以,當沒有解決好庫存風險,沒有解決掉銷路的問題之前,盡可能不要囤貨(屯風險)。
5
先搞定銷路,風險沒有了,賺錢的概率也就高很多了。
用現在流行的話,叫做“以終為始”。
市場上不缺貨,缺的是會賣貨的人,缺的是控制風險的能力。
這個生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適合你。
原創文章,作者: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