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 No. 974
1
朋友在備考注冊會計師的考試,下午跟著一起學了一下《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的課程。
這門課程的第一章,講的是企業戰略,這可以說是很正式,很官方的按照教科書來學習“企業戰略”。
“戰略”這兩個字,我們經常說,但對與戰略這兩個字官方的解釋,你清楚嗎?
或者說,讓你解釋一下戰略這兩個字,你會怎么說呢?
2
接下來,我羅列一下教科書上的概念
公司戰略的定義
戰略一詞,主要來源于軍事,指軍事家們對戰爭全局的規劃和指揮,或指導重大軍事活動的方陣、政策與方法。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實踐內涵的不斷豐富,“戰略”一詞逐漸被人們廣泛地運用于均是以外的其他領域。
1962年,美國學者錢德勒在其《戰略與結構》一書中,提出了戰略的定義,即 “確定企業基本長期目標、選擇行動途徑和為實現這些目標進行資源分配”。這也是戰略一詞第一次被引入經管領域。
再到后來,公司戰略的概念,則被后人分為傳統與現代兩個大類。
所謂傳統概念,即“戰略是公司為之奮斗的一些終點與公司為了達到它們而尋求的途徑的結合物”,這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波特提出的。傳統概念的屬性,為“計劃性、全局性和長期性”
所謂現代概念,即“一系列或整套的決策或行動方式”,這是加拿大學者明茨伯格提出的。現代概念,屬性為“應變性。競爭性和風險性”
3
告訴我,你看完了之后,有沒有懵掉?
實話實說,有沒有?
我估計,每個字你都認識,但組合到一起,就覺得特喵的咋就那么別扭呢?
哎,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教科書呢。
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去理解“戰略”這個概念。
我給你一個簡單的理解方法,用一個公式說清楚什么叫做戰略。
戰略=指南針+地圖
指南針,是為了指明方向,如果沒有方向,又何談戰略,你說是不?
但只有方向也不行啊,只看著指南針往前走,萬一前面是大坑,萬一前面是懸崖呢?
所以,除了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外,還需要有地圖的輔助,選擇合適的路線,才可能到達終點。
4
是不是這樣看,更容易理解?
所以說,千萬不要被這些所謂的概念弄昏頭了。
它再牛,再厲害,它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它也不能脫離實際的生產和生活。
戰略,無非是選擇方向,然后選擇行進線路。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變數,根據實際的行進情況,到時再選擇相應合適的線路前行就好了。
這,就是所謂的戰略。
好了,戰略這兩個字,估計你也理解的不錯的,那么,下一步你的戰略是什么呢?你的方向和路徑又是怎樣呢?
原創文章,作者: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