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新場景、新渠道層出不窮,快消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在不斷去加強。終端業態加速細分,都為品牌新品進入市場打開新的可能性。都在提電商崛起,可是當前有80%的銷量還是在傳統渠道,各種新零售和線上電商的銷量占比不到20%,所以現有的能力不能丟,更不能逃離。那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怎么做?
由四川白家阿寬食品冠名的2021百大新品發布會暨網紅爆品選品會,將于4月5日9時在成都瑞成名人酒店9F名人廳盛大啟幕,讓好新品遇到優質渠道,讓經銷商不為選好品困擾。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品牌方和經銷商將匯聚一堂,共謀發展,吹響2021布局之路的集結號。
而本次大會上,主辦方也邀請了新營銷倡導者、營銷數字化研究院院長劉春雄先生作為分享嘉賓。下面就《營銷數字化對品牌商的價值》這一話題分享劉春雄先生的看法,想了解更多關于營銷方面的內容可在4月5日到活動現場傾聽。
數字化對傳統企業有四大價值:1、提升效率;2、降低成本;3、業務突破;4、管控風險。
并非所有的數字化系統都能夠同時實現上述四大價值,有的只能實現某一方面的價值。從傳統企業的渠道角度看,數字化對渠道的改變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
效率系統——原有渠道結構不變,原鏈路(F2B2b)的數字化——數字化的主要作用是提升渠道效率。
第二層次:
增量系統——B端渠道結構不變,但鏈路延伸到C端,形成全鏈路數字化(F2B2b2C)。因不觸達C端,BC一體化,形成了渠道增量系統。
第三層次:
全新渠道業務平臺——渠道成員(代理商)的職能發生重大變化,從全職能的代理商,進入多個渠道專業第三方共生系統——第三方倉配、第三方金融,第三方線上訂單平臺。
渠道數字化的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了通過數字化改造渠道的淺層、中層和深層。
雖然不提倡數字化不步到位,但渠道體系的數字化改造,終究到位的。
渠道重構+數字化工具=全新業務體系(未來主流體系)
數字化效率系統,是在不改變渠道模式,只是把數字化當作營銷工具,即傳統深度分銷環境下的數字化。深度分銷是中國眾多行業渠道基本格局,渠道數字化的第一層次,就是基于深分格局的數字化。
深分格局的渠道鏈路是廠家(F)→代理商(B)→門店(b),深分數字化的路徑也是F2B2b。

深分數字化工具有兩類:
SFA、RTM數字化。有人把這兩套工具視為一類,但我認為數字化邏輯不同,視為兩類不同系統。
SFA(Sale ForceAutomation,銷售團隊自動化)主要是基于一線業務員為主體的管理系統,所以很多人稱為外勤系統。不少企業把SFA當作“打卡”系統。
線下銷售人員數量多難管理,線下客戶分布廣難掌控,SFA產品幫助企業更有效的管人,更有力地掌控客戶資源,精細化管理銷售人員和客戶的互動行為。
雖然現在SFA的功能在無限延伸,但基本是圍繞人開展的渠道管理。SFA遇到的問題,恰恰就是一線人員的軟抵抗。畢竟,誰愿意一套系統把自己管得沒有“自由空間”呢?

只要一線業務員一起“努力”,SFA失效很正常。所以,雖然SFA在中國推廣很多年,但真正像今麥郎那樣把“四合一”模式做得有聲有色的企業并不多。
不是系統有問題,而是人性使然。SFA通過一線業務員獲取信息(數據),然后“自證有罪”,管理邏輯上有問題。
人貨場三要素,這是零售分析的基本框架。SFA
從“人”著手,RTM數字化則從終端的“貨”和“場”入手。
現在還無法獲終端實時動銷狀況,即使BC一體化也很難。但只要持續獲取終端進貨信息,就能夠通過算法“推算”。通過動銷數據,反推業務員狀態,也可以通過“算法”進行單店、單人效率排序。
數字化帶來的可視化管理、可視化決策,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管不住人的過程,就通過結果“倒推”過程。
終端“場”的狀態,要么通過資源換取,比如堆頭、冷柜;要么通過人員努力改善,比如陳列。終端動銷應該與終端“場”的資源投入有一致性,同樣可以通過“算法”排序,計算單店、單人的RIO。
無論是SFA系統還是RTM系統,都可以提升效率。同時,也會遭遇一線人員的軟抵抗。這是渠道數字化的第一層級,難度很大。
提升效率也可以增量,渠道數字化增量系統,則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通過數字化觸達C端。觸達C端很重要,可以傳遞C端認知,可以導流;第二,通過引導C端,又可以激活B端存量。
現在通過渠道觸達C端的工具有兩類:一是一物一碼;二是社交云店。
一物一碼的應用現在已經升級到4.0。1.0是溯源,如防竄貨、防假冒;2.0是普惠制紅包;3.0是導流;4.0是BC一體。

一物一碼對快消品數字化特別重要。因為快消品貨值率,即時消費比較多,線上下單比較少。因此,可以“以物為觸點”觸達C端的一物一碼幾乎快成快消品的標配了。
社交云店基本上依附于渠道系統的,而微商城可以不依附渠道系統。因此,在講渠道數字化時,我們很少提微商城,而是反復強調社交云店。
一物一碼和云店觸達C端只是開始,不會自然形成增量。還需要一套形成增量的新營銷操作系統,我們總結為一個三件套組合:
場景體驗+KOC社群+云店。
場景體驗是線下活動,KOC社群是社群推廣,云店是線上網絡。因此,我們把這套組合模式稱為“打通三度空間”。
這是通過數字化對渠道結構、渠道成員的徹底顛覆。通過數字化,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渠道模式的消失。在家電渠道、快消品渠道、嬰童行業,我們都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
以前,無論渠道重心下沉、深度分銷,只是渠道工作重心的變化,渠道結構沒有大的改變。渠道數字化,將會呈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渠道形態。新形態將是相當長一個時間內的主流渠道形態。
美的集團的美云智數已經在200多家企業得到應用。美云智數是去渠道,但又不是傳統渠道的完全網絡重現。比如,可以有F2b的訂單,這是傳統渠道不可能 出現的。因此,數字化在物流、信息流、訂單流完全可以不按渠道層級一級一級再現。
以前代理商是全能的,基本職能有四方面:
訂單、倉配、資金和推廣服務。現在,訂單、倉配和資金,都有第三方專業平臺。這些平臺有專業優勢、規模優勢。代理商只能轉型運營商、服務商。作為運營商,唯一不能放棄的是推廣、服務,甚至連資金也可以由第三方金融機構提供。
選品選得好單子少不了;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4月5日,“2021百大新品發布會暨網紅爆品選品會”將在成都瑞城名人酒店9F名人廳隆重舉辦,本屆大會旨在展示休閑食品與方便食品,為更多優秀品牌和新品搭建線下渠道,實現資源對接、行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