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0
期
疫情中靠外賣現金流救命, 疫情后外賣成了堂食的“活廣告” 在互聯網餐飲的浪潮下,餐飲世界的游戲規則開始改變,傳統餐飲規則逐漸與當下時代脫離。 天成川菜總經理鄭偉誼一開始是抗拒通過互聯網做生意的,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天成川菜是從巷子里走出來的,他認為,只要東西好吃,就不愁沒人來。二十多年來,天成川菜從來不靠打折吸引消費者。 但,2020年的疫情猶如巨雷,驚醒了鄭偉誼。 每年春節,天成從不打烊,所以像往常一樣,2020年年前提前備好了整個春節的貨,但所有的一切都被疫情打亂了,堂食開不了,貨堆積在倉庫,員工出不去,大家情緒都特別悲觀。 干脆,鄭偉誼果斷做出決定:所有門店留八個人,只做外賣,整條街所有店都關門,唯獨天成開門做外賣。“上百號員工還在等著發工資,做外賣至少讓大家手頭有事情做,也正是這個大膽的決定,順利幫助天成川菜走出疫情困境。” 包裝是外賣產品用戶體驗的核心,無論是材質、形式還是顏色等,都會影響顧客的感受。天成進一步抓住年輕人在用餐上追求儀式感的特點,他們在包裝上進行升級,通過改良外賣餐品,推出無骨酸菜魚,來契合年輕人的需求。 鄭偉誼解釋,“假如在同一個辦公室,同事點的外賣包裝精美,里面其實是一肉一菜的快餐。我點的是一份五十多塊的豪華酸菜魚套餐,卻套著白色塑料袋,不打開的人以為我沒錢,吃得那么low。” 疫情期間,天成川菜推出“安心套餐”,主要服務無法出門的顧客;疫情穩定后,天成川菜又將“安心套餐”升級為“營養套餐”,做年輕上班白領的生意,薄利多銷。 “2020年2月份,美團外賣給我們帶來了190萬的營業額,錢雖然不多,但起碼我有現金流給員工發工資,壓的存貨也能順利清掉。”鄭偉誼感嘆。 隨著營業額不斷上漲,外賣占比達到30%,收獲了顧客好的口碑,這也讓鄭偉誼意識到外賣業務的重要性。所以,在堅持品質為基礎的同時,還需要撬動更多流量,外賣既是抵制疫情的最好手段,也是后期引流增量的好方法。 為此,鄭偉誼鼓勵公司的年輕團隊到美團外賣學習,“只有自上而下地動起來,線上化才能做得更好。” “我并不指望外賣能帶來非常大的利潤,但它最大的價值在于,讓所有門店三公里范圍內的人都知道天成川菜的存在,相當于做了免費廣告,進一步帶動線下門店。” 而這,也極大振奮了鄭偉誼要把“到店體驗”和“到家體驗”都做好的決心。 靠外賣戰勝“非典”和“新冠”的餐廳, 外賣訂單同比增長65% 跟天成川菜類似,疫情期間,磁盛天毛血旺將外賣作為主戰場,通過外賣開源,讓品牌起死回生,疫情期間半年時間其外賣訂單同比增長65%。 實際上,這是外賣第二次拯救了磁盛天。其創始人黃遠球告訴內參君,2003年“非典”期間,他亦是利用發放傳單和電話訂餐等“外賣”模式,抵御住了疫情沖擊。 “疫情主要沖擊的不是產品,也不是市場,它真正沖擊是人的內心世界。我們決定不了人心,但我們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求新求變,依托互聯網平臺和工具,互惠互利。”他表示。 磁盛天毛血旺挺過兩次重大危機,也證明了在當下大環境中,線上倒逼線下改革已成趨勢。 疫情期間磁盛天毛血旺不做堂食只做外賣,并保證了不虧損。一個重要原因是黃遠球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他認為產品質量是一切的前提,飯菜好吃、價格公道,不用宣傳也能引來大量顧客。 外賣業務的價值直接體現在“回頭客”多不多,也就是“復購率”高不高。產品的味道是決定顧客是否復購的關鍵,在產品配送途中必然有口味折損,商家需要考慮如何讓產品口味折損度降到最低,例如提供具有保溫效果的餐具,提供面條和湯分離的餐具,防止面條坨掉,影響口感。 黃遠球表示,有一位顧客一個月里點了他家30次外賣。 這也得益于美團疫情期間推出的“春風行動”,包括免傭金、現金紅包補貼等措施,補貼成為磁盛天毛血旺外賣業務的重要驅動力。美團外賣結合磁盛天毛血旺的經營情況和特色,提供補貼和運營策略指導,以及流量幫扶,包括團餐項目、推廣券等多種形式。 據內參君了解,磁盛天毛血旺目前外賣營收占比40%,堂食占比60%。 是效益最優的體現 從這兩個案例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過去餐飲商家主要做線下的生意,所以要考慮如何把顧客“引”到店里,而現在要更著眼于線上外賣的生意,即如何把滿足顧客線上的需求,合理分配外賣和堂食的占比。 正是在像天成川菜、磁盛天毛血旺這些案例的啟發下,在2021外賣產業大會上,美團外賣首次對外提到“30/50法則”:在保證堂食供給的同時,正餐餐廳的外賣占到營業額的30%,快餐餐廳的外賣做到50%,這是大部分餐飲商家的黃金比例,可以最大化提升人效與坪效,達到線上線下運營平衡。 “30/50法則”是美團外賣在通過大量商家調研、平臺數據研究、模型測算,綜合他們的后廚產能、前臺桌數、餐廳動線等因素,反復驗證之后總結出來的規律。商家可以以“30/50法則”為基準,再對自身做具體研究和分析,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比例。 在大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表示,雖然疫情給餐飲行業線下擴張按下了“暫停鍵”,但同時也為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的餐飲企業按下了“加速鍵”。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8352億元,全國外賣總體訂單量將達到171.2億單。全年我國新增外賣相關企業超過67萬,同比增長1487%,2020年線上餐飲在整個餐飲行業的占比超過了20%。 《2020年中國餐飲外賣中小商戶發展報告》提到,外賣平臺中的中小商戶數量占比超八成,近六成商戶在一年內開通外賣,超三成商戶在疫情后增加外賣專員崗位,超八成的中小餐飲商戶經營者表示開通外賣服務后的收入有所增加。 足以表明,外賣和堂食同等重要成為行業共識,未來,小堂食、大外賣將是中小商戶發展的新路徑。目前,已經存在一些商家,通過自身探索,來印證了“30/50法則”。 運營力是基本功, 外賣運營還需講究方法 讓外賣發揮最大價值,為商家帶來更大效益,還在考驗經營者的數字化意識和能力、外賣定位準確能力、以及外賣運營方法。去年10月份,美團外賣對癥下藥,推出“餐飲新掌柜”,他們擅于數字化經營,掌握運用數字化工具新技術,具有線上線下運營能力,幫助商家通過線上經營獲得新客群和新收入。 在產業大會上,美團外賣學院院長、美團到家事業群生態營銷負責人白秀峰提出了“5力7步26招”的外賣運營方法論。在線上平臺開店,都要經歷從線上開店、菜單設計、線上運營、出品提效、交付配送、客情維護和數據分析7大步驟,而背后考驗的是商家的業務理解力、產品研發力、平臺運營力、用戶運營力和數據分析力。 為了解開諸多商家對自身外賣運營能力的顧慮,美團外賣發布了一個診斷工具,幫助商家快速檢測自身的外賣運營能力。就像心理測試一樣,根據自身真實情況完成問題,最終呈現的雷達圖便是判斷商家能力長短板的結果。 比如說,川菜洞庭楚湘在北京有4家門店,去年12月的外賣月單量是600-1200單,評分4.1-4.6分,通過診斷,顯示其在運營力方面相對較弱。為此,在美團外賣的助力下,在菜單、店鋪、活動進行了優化,例如活動優化由從前的滿38減7,變成滿29減7。一個月后再看洞庭楚湘,訂單量增長了31%,實付交易額增加了19%,店鋪評分提高了0.4,曝光人數上浮了39%,新客占比23.7%。 因此,王莆中認為,2020年,餐飲行業被移動互聯網改變、被數字化改變,“我們從前以堂食業務為主場,你所有的資產、員工、設備、產品、顧客全在線下,在店里。現在,餐飲老板們則擁有了外賣堂食兩個主場。” 在全國外賣用戶已有近5億人的規模下,外賣需求持續增加,那么就應該讓它發揮最大價值,為商家帶來更大效益。 “30/50法則”背后,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