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公開承諾不再“二選一”
4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公布了第一批“依法合規經營承諾”企業及各自承諾書,美團屬于第一批企業,公開依法合規經營承諾書,并接受社會監督。
美團在承諾書中公開承諾不通過不合理限制等措施強制要求商戶“二選一”:
“尊重平臺內經營者自主選擇權,不通過不合理限制等措施強制要求商戶‘二選一’,不利用技術手段等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市場競爭”
并接受社會監督,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線索,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美團將積極配合調查處理。
平臺競爭 ,餐飲商家淪為犧牲品
餐飲業競爭激烈,供大于求,除個別頭部品牌餐飲企業能在平臺拿到優惠條件,大部份餐企面對平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籌碼,平臺的合理和不合理只能照單全部接收。平臺之間競爭,受傷的卻是餐飲商家。
1、拒簽獨家,抽成增加5個點
外賣平臺要求商戶簽獨家合作協議,傭金抽成18%,想在多個外賣平臺做生意,不簽獨家合作,傭金抽成23%。
要么毫無利潤賠本賺吆喝,要么降低5%抽成,卻只能選擇單一平臺,流量將近下滑二分之一,商家面臨著要么“割肉”、要么“流血”的兩難抉擇。
2、配送費比餐費貴5倍,讓商家一單都賣不出去
外賣平臺還通過提高起送費的方式脅迫商家簽約。
當外賣商家拒絕簽約獨家后,平臺將商家的外賣起送費提高至50、100甚至200元。
僅僅20元左右的薄利快餐,卻被外賣平臺將起送費調至上百元,變著法子讓商家一份都賣不出去。
3、把“不聽話”的商家定位到湖里
外賣平臺通過改變配送范圍的方式,讓商家不得不簽約。
將“不聽話”商戶的配送區域直接定位在無人區,甚至定在湖里。
某餐飲老板,因同時使用兩家外賣平臺并拒絕簽約,配送范圍被定在湖里,致使幾天下來無一訂單。
其代理商還振振有辭:“你愿意跟我們合作我們歡迎,愿意和其他平臺合作你就去,我們可以接受你,也可以拒絕你”。
4、直接拉黑或強行關店
更有甚者,外賣平臺對拒絕簽約獨家的商家從縮小送餐范圍,排名靠后,到直接置休,在外賣平臺上強制關店。
簽約獨家之后再在別的平臺上架的,直接拉黑。
外賣平臺為了逼迫餐飲商家簽獨家不擇手段。致使商家不得不妥協。
限期一個月自查整改,再犯從重從嚴處罰
對阿里182億元的巨額壟斷罰款,開啟了政府對互聯網平臺壟斷行為大力整治的決心!
在罰完阿里后,4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聯合,一次約談34家平臺型企業,召開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議明確提出互聯網平臺企業要知敬畏、守規矩,限期全面整改問題,建立平臺經濟新秩序。
1、做到“五個嚴防”和“五個確保”
針對強迫實施“二選一”以及其他突出問題,會議明確提出,平臺企業要把握正確方向、增強責任意識,堅持國家利益優先,堅持依法依規運行,堅持履行社會責任,做到“五個嚴防”和“五個確保”。
嚴防資本無序擴張,確保經濟社會安全;嚴防壟斷失序,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嚴防技術扼殺,確保行業創新發展;嚴防規則算法濫用,確保各方合法權益;嚴防系統封閉,確保生態開放共享。
2、限期一個月自查整改
會議要求,各平臺企業要在一個月內全面自檢自查,逐項徹底整改,并向社會公開《依法合規經營承諾》,接受社會監督。市場監管部門將組織對平臺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整改期后再有發現平臺企業強迫實施“二選一”等違法行為,一律依法從重從嚴處罰。
3、壟斷最高處罰達全年銷售額10%
根據《反壟斷法》,壟斷行為的懲罰為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而之前對于阿里的182億處罰比例為4%,說明監管部門打響“反壟斷第一槍”時,仍較為謹慎和克制。
殺雞駭猴的同時也傳遞出一個信息,就是“再犯者”不排除被處以10%的頂格處罰。
各平臺企業各自領域有著統治級別影響力和絕對市場份額的流量巨頭們,面對反壟斷無不心存畏忌,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小結:
希望這次整改過后,外賣平臺徹底放棄逼迫餐飲商家“二選一”,不會再出現變相“二選一”或各種隱性限制條款,讓餐飲商家安心做好每一份外賣,服務好每一位用戶,不再成為平臺間競爭的犧牲品。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餐見君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