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仁兆鎮的村民最關心朝鮮半島的形勢。
他們中的大多數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手機的天氣軟件,查看韓國的云圖和實時氣象。
因為韓國的天氣變化,牽動著整個小鎮的經濟命脈。
山東的小鎮比韓國人還關心他們自己國家的天氣
說起泡菜,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韓國國民級食物,但是實際上,韓國市場上相當一部分的泡菜都產自中國山東的仁兆鎮。
位于山東半島的仁兆鎮跟其他齊魯大地的小鎮一樣,四周被一望無際的田野包圍,大沽河和沈海高速從小鎮的東南邊穿過。
大沽河滋養著仁兆鎮周圍的土壤,讓土地長出壯實的白菜,而高速公路則將這里的白菜運往更遙遠的地方。
在仁兆鎮,一個熟悉白菜體型和表面紋理的大媽,只需10秒鐘就能將一顆白菜抹勻醬料,一天能抹兩噸白菜。
上妝的白菜再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腌制后,就制成泡菜。而制成的泡菜,一天就能裝箱出關,一天海運至韓國,最快四天就能出現在韓國人的餐桌上。
韓國人的舌尖由此跟山東的土地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
據韓國媒體Edaily報道,2020年,中國向韓國出口泡菜量達到了28.1186萬噸,占去年韓國泡菜進口量99%,而這其中的8成,皆來自山東仁兆。
仁兆鎮以一己之力,挑戰了韓國的泡菜產業。網上甚至有人說韓國的泡菜尊嚴,被山東的一個小鎮侮辱了。
而韓國泡菜宗主國的地位遭到山東小鎮的撼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天氣。
泡菜基本原料為白菜,而韓國的白菜大多生長在多山地帶,需要穩定、寒冷氣候。去年,韓國受臺風影響,大白菜還沒長成就被泡在了田里。
本土白菜歉收,直接導致白菜價格水漲船高,連韓國人自己都在吐槽白菜賣的不是白菜價。
白菜被賣出了金價,讓不少韓國主婦感受到了生活的重壓。對他們來說,泡菜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助燃劑,如果沒有白菜,再精彩的生活都索然無味。
“能感受到身邊人做泡菜的明顯少了,大家碰面幾乎都會聊一下自己腌不起泡菜,甚至會回憶以前做泡菜的日子。”
“上次朋友跟我說腌不起泡菜可以去餐廳里吃,結果現在連不少餐廳里都不提供免費的泡菜小碟了。”
原料匱乏,制作成本上升,致使韓國國內一些泡菜加工廠陸續出現停工。
據央視財經報道,韓國獲得食品安全認證的700余家泡菜工廠中,在去年已經有約240家宣布停工。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甚至自嘲:何止是金菜,簡直就是在吃鉆石。
本土白菜貴如黃金,導致韓國每次發生泡菜危機時,就會將目光投向中國山東。
在韓國超市的貨架上,白菜和泡菜的被按國籍和產地分開擺放。過去本地白菜供應充足的時候,韓國人還是傾向于買韓國產的白菜,但是一旦碰上韓國國內白菜蔫了,大量的仁兆白菜就會占領整個貨架。
當他們沒得選的時候,便無暇顧及產地。
據青島海關公開資料顯示,不只是泡菜原料白菜,加工制成品泡菜的出口量也迎來小幅增長。
尤其是伴隨韓國辣椒、大蒜等輔料減產帶來價格飆升,不少韓國家庭放棄了自己腌泡菜,轉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成品泡菜。
當韓國的消費者在超市中把手從新鮮白菜轉向泡菜成品區時,會意外地發現成品也是來自中國青島仁兆鎮。
其實早在2010年,韓國就經歷過一次泡菜荒,當時他們就體會過被山東支配泡菜的恐懼。
那年同樣是受氣候影響,白菜價格暴漲4倍,民眾遷怒于政府,認為連泡菜都吃不起,是總統李明博的政策失敗,時任韓國政府決定從中國緊急進口白菜用以解圍。
從那時起,韓國一遇到泡菜方面的困難,便會向中國山東投來求救信號。
一項數據顯示,2010年韓國發生泡菜危機時,當時的河北、吉林、遼寧和黑龍江4省在短短8天內出口到韓國的大白菜為522噸,而光是一個山東省同樣是在8天內出口到韓國的大白菜就高達5萬噸,這5萬噸大白菜主要的出口地在青島。
韓國在進口大白菜和泡菜方面開始逐漸無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2017年,韓國泡菜貿易逆差達到了創紀錄的4728萬美元,泡菜的進口量更是達到了出口量的10倍以上,而在進口的泡菜中,有99%都產自中國。當時,韓聯社刊發了一篇報道稱這是“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面對中國泡菜占據了韓國市場的窘境,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還發布了 “泡菜振興計劃”。提出要在五年內提高韓國產泡菜在本國市場的占有率5個百分點,讓泡菜國產率達到70%,與山東白菜抗衡。
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應用無人機和各種高科技儀器來監測白菜的生長情況,以期提高產量,但最后都斗不過崛起的山東白菜。
事實上,山東仁兆鎮早就依靠天時地利人和,打通了韓國泡菜的整條產業鏈。
首先是山東人太擅長種蔬菜了,點滿種菜天賦。其次是占盡齊魯大地的地形優勢,開闊的平原適合開展規模化種植,還有錦上添花的大沽河,簡直就是白菜的天然伊甸園。
再加上青島大白菜合作社的標準化模式,由農業農村部門統一配送有機肥和農藥,確保大白菜的農殘不超標。
這些都是吸引韓國人將目光投向青島的原因。
最關鍵的是,仁兆的菜農們還投其所好,當地種植的絕大多數白菜品種與韓國種植的品種一樣。
當地菜農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韓國市場喜歡什么樣的,日本市場喜歡什么樣的,我們都知道,從播種開始,我們種的都是日韓喜歡的品種,用的都是日本的種子。”
韓國泡菜就這樣,從種子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就被山東仁兆的村民們拿捏得死死的。照這樣發展下去,韓國泡菜早晚有一天會改名成山東泡菜。
延伸閱讀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正大集團、吉野家、新希望六和、美團快驢等,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加微信 18610542110 咨詢餐飲采購管理的疑難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