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實施, 南京一面包店因報廢“不好看”的面包被約談 5月4日,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一家違規面包店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并組織當事人進行行政約談。這是《反食品浪費法》實施以來,南京向浪費食物的商家發出的第一份《責令改正通知書》,以及開展的首次約談。 據悉,在雨花客廳一家面包店的廚余垃圾桶內,有大量丟棄的面包。其中多個名為“奶油號角”的面包,因為長度不足以制作一個成品就被丟棄;有多個“摩奇包”,因為尺寸偏小,不符合成品要求也被丟棄。工作人員稱,這些都屬于生產報廢,按照公司的要求只能丟棄,甚至每天賣不完的面包也會作報廢處理。 執法人員認為,這家面包店存在嚴重的浪費食物行為,違反了《反食品浪費法》的規定,執法人員當即向當事人發出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改正上述浪費食品的行為。如果當事人拒不改正,將被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來源:澎湃新聞 內參點評: 執法人員對該涉事面包店進行約談并責令整改的消息傳出后,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認為,店家此舉是在做質量控制,是對消費者負責,不屬于食品浪費,就此約談該店有些矯枉過正。也有人認為,不好看不新鮮的面包可以打折做特價,可以定向捐給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也可以員工內部消化,僅因為面包不好看就判它“死刑”,顯然不合理。 一項新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初衷終歸是反對食品浪費,這一點毋庸置疑。 互聯網餐飲品牌“自嗨鍋” 完成逾億元C++輪融資 近日,互聯網餐飲品牌“自嗨鍋”宣布完成由北京泰康投資獨家投資的逾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重點投入于新品牌打造、供應鏈建設、產品研發和創新。 據了解,自嗨鍋是重慶金羚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于2018年1月份,將自熱火鍋系列作為第一支品類投入市場。2020年10月,自嗨鍋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 來源:億邦動力網 內參點評: 近年來,“一人食”開始流行,大量的年輕群體也滋生了很多的市場和機會。作為互聯網餐飲頭部品牌,自嗨鍋已在自熱賽道里高歌猛進,此輪融資也預示著自嗨鍋新品牌將重塑賽道格局,從自嗨鍋到自嗨鍋出品,從“互聯網餐飲開創者”到“打造一人食餐飲標準”。 生鮮凍品數字化平臺“飛熊領鮮” 獲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來源:IT科技報道 內參點評: 2020年算是餐飲供應鏈爆發的一年,鍋圈食匯、樂禾食品、望家歡等紛紛拿到了融資。連鎖運營的品牌在疫情下體現出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連鎖化、品牌化經營是整個餐飲行業的大方向和大趨勢。餐飲的連鎖化趨勢,倒逼供應鏈變革,餐飲供應鏈發展也越來越成熟。 “太二”酸菜魚狀告“太七”酸菜魚侵權, 一審勝訴將獲賠30萬元 “太二”酸菜魚起訴“太七”酸菜魚商標權侵權糾紛等日前開庭。據悉,廣州市天河區法院一審判“太七”酸菜魚構成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將賠償“太二”酸菜魚30萬元。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太二2020年營收為19.6 億元,同比增長53.6%。截至2020年12月,太二餐廳翻臺率3.8。根據九毛九電話會議顯示,預計2021年太二仍將保持100-120家左右的開店速度。 來源:新京報 內參點評: 餐飲行業抄襲現象不斷,一方面是由于抄襲門檻低,不管是logo形象、裝修,還是餐品等很容易就被復制。而且,很多餐飲品牌被山寨品牌侵權時,往往由于證據不足或是怕麻煩導致維權失敗,與此同時也降低了抄襲成本。茶顏悅色、鮑師傅、鹿角巷等不少餐飲品牌都曾陷入侵權糾紛、抄襲風波。但是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開始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雖維權不易,但正義之聲不會遲到。 深圳:餐飲打包外賣服務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5月6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塑料制品生產、銷售、使用的通告,其中提出,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商品零售經營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餐飲服務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 來源:證券時報 內參點評: “內卷”是一個新流行的網絡熱詞,意味著內部的激烈競爭。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商標也是企業打造品牌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網絡熱詞自帶流量,傳播范圍廣且速度快,近年來被很多企業用來搶注商標,達到借勢營銷的效果。但是,網絡熱詞曇花一現,并沒有太長的持久性,搶占商標,或許只能獲得一時熱度。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