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家餐企出現關店潮。
一個是原本門店最多的大娘水餃大量閉店到只剩270家,另一個則是中國最貴的網紅餐廳桃園眷村門店數量腰斬。
他們究竟發生了什么?
01
從王者變青銅
大娘水餃1000家門店到如今僅剩270家
最近大娘水餃公布了一項門店數據,2021年第一季度,大娘水餃門店僅剩270家!
這個數據一出來,讓很多餐飲業的朋友們吃驚,曾經被譽為“水餃大王”的大娘水餃,巔峰期年入15億,全國門店近1000家,而如今卻只剩270家,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水餃大王”
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叫做吳國強,這個名字一聽就是70年代的人,吳國強在曾經是拿鐵飯碗的人,在常州做記者。
80年代末,下海經商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吳國強也是如此,辭掉記者的鐵飯碗工作,開始了創業之路。
吳國強小時候經濟條件并不好,每到春節吃餃子成為了吳國強最大的心愿,這份情結長大后依然伴隨著他,吳國強就是喜歡吃餃子。
于是開一家餃子館成為了吳國強的經商項目,從1993年,吳國強準備了一年多的餃子上線了,在常州開了一家餃子館,可是天不遂人愿,開張后生意不好,不到半年門店就倒閉了。
吳國強并沒有放棄,1996年,卷土重來,為了開這家店,吳國強借遍了親朋好友,同時從老家東北請來了自己的大娘當廚師包餃子。
大娘的到來,制作制作出來的餃子口味深受常州人的喜歡,一開業生意便火爆了常州,吳國強為了強調自己家的餃子好吃,干脆把店名改為了“大娘水餃”!
從此之后,好運來了,大娘水餃開一家店火一家店。不到2年,吳國強就賺了近百萬元,在當時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從王者變青銅
到了2014年,大娘水餃在全國近1000家門店,年營收15億元,全國員工近2萬人,成為了當時名副其實的“水餃大王”,在當時很多的火車站附近都能夠看見大娘水餃的身影。
反而,隨著大娘水餃的風靡,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的山寨品牌,很多的水餃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大娘水餃遭遇到了激烈的市場競爭。
為了能夠讓公司上市,吳國強與一家歐洲的投資機構CVC簽訂了對賭協議,這家CVC就是俏江南的那一家,如今被業內人士稱為“霉運投資機構”,跟他簽了協議的,沒有一家成功了。
對賭協議失敗后,CVC控制了大娘水餃,一群歐洲人按照自己的思維開始對大娘水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其中包括菜品口味改革,最后的結果就是大娘水餃的口味一路下滑,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吐槽,變味的水餃,讓大娘水餃失去了那些老顧客。
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CVC開始把原本20g一只的水餃改為17g,把原本使用新鮮豬肉制作的水餃,改為使用冷凍肉制作。
成本不斷下降,利潤不斷提高,但是口碑口味卻一落千丈。終于大娘水餃被顧客拋棄了!
02
門店腰斬
最貴的早餐店也干不過路邊攤
油條8元、豆漿10元、燒餅20多元,開在奢侈品LV旁邊,有著“早餐愛馬仕”稱號的桃園眷村,曾是火爆的網紅餐廳。
在巔峰時期,你總能看到這家賣燒餅油條的店,排著長長的隊伍。 不過,最近卻迎來了大范圍閉店的命運! 在全國的門店僅剩22家,直接被砍了一半,其位于重慶、武漢、南京、合肥等多座城市的門店,在近半年多時間里陸續關門停業。
小結
很多餐飲店都是這樣,一開始口味非常好,使用的都是最好的食材,慢慢的生意變好了之后,分店越開越多之后,這些餐飲店就開始所謂的控制成本,提高利潤,最后就是食材越來越差,口感越來越差,最后越來越難吃。
桃園眷村的關店潮則說明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想要靠營銷火起來實在是太容易了。
-END-
來源 | 餐飲新紀元、互聯網品牌官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松哥油燜大蝦變了?超1000m2全新旗艦店,主打“小龍蝦+海鮮”
海底撈最新“智慧餐廳”曝光:“無人”后廚、DIY鍋底隨心配...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底氣在哪里?
年入14億的香港譚仔米線,19億港元賣身后,如今要上市了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