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星巴克的2021年的最新菜單,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每個產品中杯和超大杯價格都差6元!
星巴克在中國,主要有三種杯型,對應三種容量:中杯、大杯,特大杯。中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小杯,為了爭論中杯就是小杯,羅永浩和星巴克較勁,在電視里很抽了自己幾個嘴巴,羅永洗認為,中杯就應該叫小杯!
星巴克中杯/Tall:355ml(12oz),大杯/Grande:473ml(16oz),超大杯/Venti:592ml(20oz),價格分別相差6元人民幣!
那么,消費者在星巴克里究竟買中杯、還是大杯、還是超大杯?
以摩卡來說,中杯,355ml(12oz),32元,而特大杯,592ml(20oz),38元。相當于消費者如果從中杯升級到特大杯,雖然多花了6元,但卻多喝到了80%的中杯的量。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賺翻了!
到星巴克,外帶、外賣、商務交流,最賺的就是買特大杯了,只有真正想去閑坐發呆,思考人生的,才適合點杯中杯的。
那么星巴克是不是虧大了?
No,星巴克賺的更多!
首先,要們來明確一下,到星巴克喝咖啡的目的,他購買的不僅僅是咖啡,應該是購買的是優雅的環境,享受的悠閑時光,同時還有人幫忙沖出專業級別的咖啡的服務。
我們點的咖啡的成本有那些?
我們點的摩卡咖啡,里面有咖啡豆,有牛極,還會放巧克力和奶油,原料成本大約只占14.3%,也就是中杯的原料成本約4.5元。
咖啡店里的最重的成本是房租和人工。房租成本在北京這樣的一線成本,約占到20%左右,即中杯房租成本6.4元。
人工成本星巴克的還是比較高的,加上各種福利,滿一年就有的咖啡豆股權計劃,約占到星巴克8.2%,即中杯人工成本約2.62元。
扣除其它成本:水電、稅費等,中杯凈利潤約2.85元。
當我們由中杯星巴克升級到特大杯星巴克時,我們可以看到,其它的沖咖啡的人工成本不會變,水電、房租不會變,只有原材料咖啡豆、牛奶成本增加了80%即3.6元,但收入卻凈增加了6元,每杯凈利潤從2.85元直線上升到近5.25元,凈利潤增長近一倍!
特大杯,讓消費者以低于原價值80%的價格,占了便宜,精星的消費者都選擇了特大杯。星巴克的凈利潤翻倍。這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供應商多賣了咖啡豆,消費者占了大便宜,星巴克利潤大長,政府還多收了稅。
所以,到星巴克,店員會盡力為你推薦買特大杯咖啡!這和第二杯半價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你是消費者,到星巴克,請點一個特大杯,占足便宜;
如果你是一個餐飲創業者,在你的產品定價時,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兩種份量的定價模式?特別是飲品!
餐飲行業已經進入品牌競爭時代,餐飲行業進入門檻低、技術壁壘低,最終競爭的就是品牌,品牌才是致勝的核武器。
海底撈、西貝、老鄉雞、喜茶、太二酸菜魚都是經過品牌定位后,取得飛速發展。
餐創學堂聯合餐飲創業家、品牌營銷專家裴成輝,歷時兩年,專門為餐飲企業量身定制了一堂《打造餐飲超級品牌》課程,加速餐飲企業打造超級品牌,品牌戰略升級。
裴成輝:
品牌營銷實戰專家,《品牌價值標準 餐飲業》國家標準的執筆撰寫人,美團點評特聘高級智囊團成員,黑馬創業營創業導師。
曾服務于海底撈、小肥羊、金百萬。海底撈第一任品牌營銷負責人,主導了海底撈第一次品牌戰略升級;小肥羊北京大區營銷總監;金百萬品牌營銷戰略制定及實施的負責人,主導了金百萬全面的品牌戰略升級,三年內成為餐飲百強,讓金百萬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獲得北京市政府累計150萬元獎勵。
本次課程將于5月26-27日在北京開課,即日報名,享受早鳥價。趕快去咨詢,鎖定特惠價吧!
助教老師
文老師
13911968848
· 添加助教老師微信,免費領取《肯德基冠軍管理手冊18本》等資料。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