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上半年,近百億資本“扎堆”殺入餐飲,暗藏哪些新趨勢?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新式熱鹵獲騰訊投資千萬元,炸串小吃融資近億元;

    咖啡茶飲資本熱度只增不減;

    ……

    今年,資本熱浪非但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高漲,不僅高頻,投資額度也一家比一家“驚艷”,動則融資千萬或上億。

    經過去年百年不遇的疫情,更多的餐飲老板意識到現金流、擁抱資本的重要性。許多餐企通過引進資本、上市融資來抵御風險、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

    雖然有許多餐飲人對資本褒貶不一,但如果想做成一流餐飲品牌不借力資本,基本不可能完成。不可否認的是,優秀資本的眼光也是一樣的銳利和潛力,或者我們能通過這些現象級的融資動作,看到未來餐飲大趨勢!

    2021年上半年,資本都在投什么餐飲項目,這些項目為什么能獲得資本青睞?今天就跟隨職業餐飲網小編,看一看上半年,資本的小火苗對準了誰?

    而資本看好的賽道,你又覺得如何?

    (職業餐飲網2021上半年不完全統計)

    咖啡:

    6個月融資10多起,

    咖啡一直是資本看好的熱門賽道

    “咖啡一直是資本看好的熱門賽道,資本認為咖啡目前的滲透率、消費量還有很大空間。一、二線城市人們對咖啡消費的場景,從最初的社交屬性向功能屬性轉換。95前的人群,從速溶咖啡到線下咖啡的轉變,這些都將迎來新一波的咖啡熱潮。”

    咖啡賽道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直火力很旺,連疫情都無法將這種火焰降低分毫。

    即使是在受疫情沖擊較重的去年,無論是餐企還是跨界巨頭們,都在咖啡市場緊鑼密鼓的布局:

    中石化跨界開咖啡店;

    麥當勞旗下麥咖啡力爭要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5億元,開超過4000家門店;

    就連中華老字號同仁堂也開咖啡館,跨界賣養生咖啡;

    而再來看今年上半年,融資最頻繁的賽道,咖啡榮登榜首。

    Tim Hortons中國完成新一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

    瑞幸咖啡融資2.5億美元;

    Manner完成兩輪融資,最新一輪達到數億美元;

    M Stand完成超1億元A輪融資,由CMC資本領頭,挑戰者資本跟投;

    ……

                            

    不僅數額巨大,領投的資本也都是實力雄厚,眼光非常獨到的。在融資頻頻、資本力捧之下,咖啡賽道為何這么“熱”?

    “從目前咖啡的滲透率和人均咖啡的消費量來說,中國其實無論是跟歐美相比,還是跟臨近的韓國、日本相比,都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是一個巨大的可以填補的空間,咖啡是一個世界通用型的品牌,一定會成為年輕人新的首選必備飲品,目前的滲透率、消費量還有很大空間。”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說。

    很多投資人認為,咖啡行業最大的特點,是人們對咖啡消費的頻次增加,會有更多要求,不同產品的差異性上就會有更多機會。

    比如一二線城市人們對咖啡消費的場景,從最初的社交屬性向功能屬性轉換。95前的人群,從速溶咖啡到線下咖啡的轉變。

    而這些慢慢的滲透和轉變,也代表著咖啡市場隨著時間和市場被教育,潛力是無限的。

    茶飲:

    千億賽道,資本緊盯“茶飲上市第一股”

    “資本進入茶飲市場,看好的不只是品牌,更是茶飲市場面對的年輕消費群體所帶來的潛力。而像喜茶、蜜雪冰城、奈雪的茶這樣的頭部品牌,不僅單店盈利模型相對成熟,也順應了消費升級需求,并具備一定的社交屬性,能吸引更多年輕人。”

    近兩年來中國茶飲十分火熱,當前這個千億賽道的競爭十分激烈,已經涌現出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巨頭。

    而頭部茶飲品牌都在扎堆備戰IPO,茶飲迎來上市潮,眾人都在猜測誰會成首家上市品牌。

    當然茶飲賽道足夠大,上市只是一個起點,在上市的熱潮下,很多資本當然也不會錯過加持他們的機會。

                           

    從今年1月起,茶飲融資事件不斷。資本瞄準成熟的品牌,像是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奶茶等。

    蜜雪冰城,  1月13日,  A輪融資20億 ,由 美團龍珠資本 、高瓴資本領投;

    奈雪的茶 , 1月14日 , C輪融資 1億多美元 ;

    古茗奶茶 , 1月28日 , 得到戰略融資;

    喜茶 ,3月23日  ,得到高瓴資本 Coatue Management等C輪融資;

    新式茶飲之所以這么熱捧,不一定是投資方100%看好茶飲品牌,而是熱門賽道很多資本是一定要占坑的。

    而從用目標客群的角度來看,目前新式茶飲和咖啡都成了新生代最青睞最具依賴性的消費品類之一。

    從投資角度來看,資本方需要找到那個與新生代群體最接近,最能滿足新生代消費需求未來的賽道,來獲得相應回報。

    所以資本在成熟茶飲連鎖巨頭上“砸錢”,寄希望于其成為茶飲上市第一股。

    小吃:

    資本看好小吃品牌的“萬店基因”

    “小吃作為傳統品類,一直處于有品類無品牌,但無論是夸父炸串還是盛香亭新式熱鹵小吃,都踩在了小吃升級的消費風口,用‘小門店+大連鎖+強大供應鏈’,讓品牌脫穎而出,而這種具有萬店基因的小吃品牌,也是資本逐浪的目標”。

    在小吃賽道,雖然融資不多,但4月、5月好消息頻出,每一個額度都不小。

    不久前,“網紅”熱鹵品牌——盛香亭獲得騰訊投資數千萬元,騰訊約占10%的股份。

    近兩年,長沙的新消費企業迅速崛起,長沙的小吃快餐品牌,也在新消費的發展中走出了湖南的大門。而鹵味賽道更是被電商推熱,群雄逐“鹵”。

    盛香亭作為一個聚焦熱鹵、鮮鹵的小吃快餐品牌。騰訊不僅看好這個小吃品類,也看好這個開出300多家門店的小吃連鎖品牌。

    而在盛香亭之后,夸父炸串在5月又拿到A+輪,近億元融資,由華映資本領投,老股東愉悅資本和元禾原點均超額跟投。

    投資夸父炸串的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炸串屬小吃傳統品類,標準化程度較高,但有品類無品牌,仍屬待挖掘的藍海市場。夸父炸串從小吃消費升級品類切入,將街頭小吃在視覺呈現、體驗感上做出提升,構造了新的消費場景和體驗感。夸父炸串的加盟商賦能體系相對完善,采用‘小門店+大連鎖+全供給’的商業模式,團隊具有互聯網+餐飲的復合型專業背景和管理理念,呈現較強的產品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

    另一個投資方元禾原點合伙人米菲則表示:“ 元禾原點在吃喝板塊更注重小門店,小菜單,大供應鏈,我們稱之為小小大的模式。夸父破局傳統小吃區域性,作坊式的模式,達到萬店齊發’,幾乎100%全成品配送能夠做到門店操作極簡單,成熟的團隊與招商體系,以及完整的供應管理能力和出色的選品能力成為夸父的核心優勢。”

                           

    在資本看來,所投的小吃品牌,一方面要突破區域局限,一方面要有較強的標準化連鎖化能力,才能有機會成為萬店品牌,而資本的加持,更多的是助推其擴張和保障其供應鏈端,也能抵御更大風險的來臨。

    快餐:

    “面”成資本看好的“黑馬”

    “面賽道一直被餐飲大咖所中意,而在眾多細分品類之中,重慶小面出現最早,曾火爆一時但也歸于平靜,遇見小面卻從2014年至今完成6輪融資,它一直的創新和迭代被資本所看好,比如24小時的商業模式,特許經營的組織模式等等都在嘗試中建立了品牌護城河。”

    去年年末,和府撈面獲得騰訊投資,今年3月,遇見小面又獲得碧桂園創投領投,百福控股、喜家德跟投的數千萬元融資。面類賽道近幾年確實受到餐企和資本的青睞。

    比如今年瑞幸創始人陸正耀也開始準備開500家面館搶市場,可見面的賽道非常受歡迎。

    而遇見小面算得上是上半年快餐賽道,被資本相中的“獨苗”。

    做重慶小面,無論是夫妻老婆店,還是成規模的連鎖,能跑出來的品牌很少。遇見小面不斷在豐富產品矩陣,比如增加燒烤、小吃等品類,實現了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的全時段覆蓋。又通過搭乘數字化,更好的了解顧客,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

    企業的護城河是動態的,而為了這個動態的護城河,遇見小面一直在試錯、創新。

    弘毅投資合伙人、百福控股CEO王小龍說,他看中的是“遇見小面”創始人宋奇及團隊兼具遠大理想,持續的快速學習能力和腳踏實地的執行力。

    碧桂園創投VC投資部負責人牟寶璐則表示,在重點布局國潮消費的投資主題下,碧桂園創投長期看好中式快餐行業的機會,而面類是中式快餐中最大眾化、標準化的品類。“遇見小面”在疫情下的2020年仍然取得了高增長,反映出公司在品牌、產品、供應鏈及組織建設等方面都具備了加速發展的基礎。

    餐飲新零售:

    踩上社區零售風口,

    資本持續“輸血”火鍋食材超市

    “ 鍋圈食匯開創了新的品類和賽道,它將千億級市場的火鍋食材與社區生鮮模式相結合,踩上了社區零售的風口,帶動火鍋食材超市的風潮,持續獲得資本的投資 。”

    3月17日,鍋圈食匯宣布獲得3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20億元。這是鍋圈成立以來的第五次融資,也是金額最大的一筆。

    從2019年8月拿到第一筆融資起,短短一年零7個月,鍋圈共計融資近30億元人民幣。

    鍋圈一度被稱為餐飲黑馬,依靠著火鍋這個超級大賽道,在社區樓下賣火鍋食材和周邊產品,從肉到菜,從碗筷到鍋具應有盡有,大約220種產品,而且食材的價格比門店低70%左右!

    徹底開創了一個新的品類和賽道,依托外賣平臺、線下門店,“農村包圍城市”,用性價比切家庭火鍋!

    而它的出現,也帶動了一批火鍋食材超市,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5300多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火鍋食材”“火鍋超市”“火鍋外賣”的火鍋食材相關企業。

    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衛哲分析:“從賽道來看,火鍋食材是一個千億級,且仍在快速增長的巨大市場,同時社區生鮮也是嘉御基金一直看好的賽道。鍋圈將二者相結合,獨創的‘在家吃火鍋’市場將會是一個比火鍋堂食連鎖更大、發展更快的領域。新零售時代,人貨場發生了變化。以95后為代表的新消費群體崛起,意味著行業重構的機會來了。鍋圈從年輕人最喜歡的火鍋消費場景切入,這個人群正是資本最為關注的群體之一。”

    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解析:“我們研究了美股比較大的對標公司US FOOD,以及專注在社區邊賣食品及雜貨的連鎖巨頭Kroge,都是百億美金級別。”

    IDG資本董事總經理張海濤則認為,火鍋是中國老百姓最愛的吃食沒有之一,因此看好鍋圈在家庭場景的食材供應。

    雖然疫情后,火鍋食材超市有退潮的跡象,不少品牌都全面收縮、轉型,許多加盟創業者血本無歸,紛紛關店離場。但像鍋圈這些經過資本加持的,抗風險能力更強,而且也有精力和財力去創新迭代嘗試,尋找新的出路,創造更多可能,實現突破。

    職業餐飲網總結:

    餐企在打磨好商業模式,就逐步走向品牌化之路。

    而隨著品牌力的提升,餐飲老板又在試圖嘗試資本化。

    資本的加持不僅能夠助其擴張占領品類賽道頭部地位,也讓企業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但就像黃耕所說,“資本是雙刃劍,接受投資要慎重。除非未來有上市計劃,必須要將匠心經營轉換為產業化經營,否則不要觸碰這個雷池。“

    對于上半年的餐飲融資,你和資本是否有相同觀點?又看好哪個賽道?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觀點。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
    餐飲打假新思路:知名商場清退山寨店,邀請正牌原創進駐
    肯德基再上線“植物飲”!與植物蛋白巨頭強強聯手,引領餐飲新潮流?
    百余家網紅餐廳“刷好評”被曝光,十幾家“代刷榜”公司被查處!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24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日 17:09
    下一篇 2021年6月1日 17: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