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店中店”相互引流,我的火鍋店每月多收12萬!

    在火鍋店里開小面店,是怎樣的體驗?

    這不,重慶劉一手火鍋在店內,專門開辟了29平大小的地方,做重慶小面店,涵蓋幾十款SKU,日流水做到近4000元。

    “店中店”模式為何大火?是一個低成本的彩排,還是一個增量市場?

     844
    文 | 小倩

     

    火鍋店里的小面店

    29平,日流水近4000元

    重慶石橋鋪有一家重慶小店面,叫“流口水小面”。不同尋常的是,這家小面店直接開在了劉一手火鍋店里。

    29平,6張餐桌(高峰期共用火鍋店餐位),兩個服務員,菜單上有近30款產品,包括小面、飲品和小吃系列。

    從菜單來看,小面包括重慶小面系列、麻辣火鍋面、番茄火鍋面、酸菜火鍋面。小吃有缽缽雞、冰粉、糍粑等。

    客單價也很親民,重慶小面7元/份、獨家毛肚火鍋面19.8元,而且可以免費加面。出餐速度也很快,3分鐘能出8—12碗面。

    它不是只在火鍋店開辟個檔口這么簡單,這家小店,有自己的招牌、菜單,獨立的視覺,海報、餐桌等都是精心設計的,即使在劉一手火鍋的屋檐下,也絕不會弄混。

    顧客只要經過,一眼就能輕松捕捉到。

    高峰期,小面顧客共用火鍋店餐位

    如今這家小店日流水近4000左右,對一家29平的小店來說,成績已經不算低。

    我聯系上了流口水小面的相關負責人,據了解,這個項目,是劉一手集團匯集重慶美食,打造出的一個小而美快餐品牌。

    之前以街邊店、商圈店、檔口店為主。從2018年底相繼布局美國、菲律賓、西班牙、法國等海外市場。經過幾年的市場檢驗,目前在國內外有100多家店,直營和加盟均有。

    火鍋店里開飲品鋪、小吃鋪、小面店

    店中店成香餑餑

    “火鍋+”早就不是新鮮事,之前,呷哺呷哺抓住自己的品牌優勢,在門店開辟出一塊地方做茶飲品牌“茶米茶”。

    這兩年,這種模式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各種奶茶鋪、炸物鋪、小吃鋪齊上陣。

    最大的原因在于,火鍋店經營痛點明顯:早、午餐何難實現滿座,導致門店人效、坪效不高。

    “流行風口+經營痛點”,讓劉一手體系內的加盟商將目光瞄準到了“流口水小面”上,將之作為小店模式,引入到店內。

    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

    >>盤活時段經營,增加額外營收

    店中店最大的優勢:占最小的面積,發揮最大的價值。

    比如,疫情期間顧客沒法進店吃火鍋時,小面店的外賣、外帶就成了額外增收。

    而且作為剛需品類,面食消費頻次高,基本覆蓋顧客的早、中餐,與晚餐消費高峰的火鍋形成品類互補。利于將門前的人流轉化為客流,從而盤活時段經營,增加額外營收。

    劉一手火鍋總店&流口水小面總店 

    >>節省房租員工成本、緩解成本壓力

    店中店的優勢在于“共享”:不需要額外的房租、水電和員工成本,小店和母店成本共攤,利益捆綁。

    假如一家火鍋店有16名服務員,但在早午餐時段,服務員大多空閑,便可去小店服務,增加人效。

    而且小面店的食材,比如糍粑、冰粉、毛肚等,也和火鍋店共用。這樣一來節省了不少成本。

    >>相互引流,打造爆店現象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店門口人氣火爆,會營造一種這家店生意很好的感覺。檔口就起著活招牌的作用。

    試想,當顧客偶然在小面店吃了一份重慶小面,感覺還不錯,那下次有需求首先會選擇這家火鍋店。或者是火鍋店的常客,也會在選擇日常就餐時,選擇同家小面,源源不斷的拉新留存。

    “火鍋+小面”模式,可行性有多大?

    我們在分析“店中店”模式時,也要看到流行趨勢背后的邏輯,思考火鍋店是否適合開小店,又該選擇什么樣的品類最合適?
    這里,餐見君提供幾點建議:

    >>瞄準受眾基數大,有前景的品類

    第一步是選品。這里有三點考慮:一要與火鍋形成互補,起到1+1>2的效果;二者選擇受眾基數大,有前景的品類。三是考慮實操難度。

    以重慶小面為例,以辣聞名,網紅屬性加持,成為南北方市場普遍接受的傳統面食。據重慶小面協會粗略統計,重慶小面年產值達400億元,只重慶一個城市的小面館數量達8.3萬家。

    面食無國界,就注定了重慶小面的普適性很強。再加上它能填補火鍋店在早中餐的弱勢,形成互補。

    >>選擇經過市場驗證的、成熟的模式

    傳統小面的市場痛點很明顯:夫妻小店,效率低下;出餐慢,口味不穩定……

    如果火鍋店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痛點,沒有競爭優勢便開展其他品類盲目入局,成為包袱的可能性很大,進而拖垮整體。

    所以,最安全的舉措是:選擇那些經過市場驗證,并成功了的項目模式,減少試錯成本。

    比如流口水小面火爆市場后,不只是劉一手火鍋的加盟店,還有其他品牌的火鍋店,直接選擇與流口水小面合作。

    >>考慮供應鏈和品牌勢能

    我們會發現,那些開小店的多是經營多年的餐飲大牌。有餐飲門店運營經驗,和消費者品牌認知基礎,再有供應鏈資源的加持,快速撕開市場不是問題。

    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以流口水小面為例,背后是有著20多年運營經驗的劉一手集團,全球千家門店,能實現會員共享。無論小店開在哪里都不愁客流。

    再加上專業團隊的全方位運營扶持,實現大數據選址、專業培訓、活動營銷策劃等。可以想象,多重優勢加持下,火爆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后

    看似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卻能給火鍋店帶來實際的轉化,成為門店新的盈利增長點。

    當然,小店也要根據企業自身定位,結合選址、產品去綜合打造。也可借助外力統籌規劃,切忌盲目跟風。

    推薦閱讀:“鮮”字當頭,這款地標食材年產3萬噸,火速出圈!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小倩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15093193565

    文章轉載丨15093193565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40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3日 21:03
    下一篇 2021年6月3日 2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