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藝人鄭凱開的網紅火鍋店火鳳祥被曝有投資人在總店門口拉橫幅維權,寫著“火鳳祥掌柜鄭愷割韭菜詐騙,投資人血本無歸”!
而在維權風波的當天,鄭愷持股公司正式退出火鳳祥股東行列,有網友不禁評論:好一招金蟬脫殼。
殊不知,火鳳祥開業一年多,就屢屢翻車,從一開始的被爆像素級抄襲,到發生食安問題,再到這次的加盟商維權事件。
火鳳祥頻繁踩雷的背后,折射出明星餐飲已經進階到“明星+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新模式,正在上演一場圈住加盟商的“割韭菜游戲”。
火鳳祥全國首家旗艦店去年7月18日在寧波鄞州區錢湖天地正式開業,聲勢浩大,不少明星和抖音網紅助陣,順利登上微博熱搜,賺了一大波流量!
當時盡管才剛開一家店,但火鳳祥已經規劃到2022年底門店數量至少要突破540家。
可沒想到,才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接二連三陷入“丑聞”中……
1、“抄襲門”:涉嫌“像素級”抄襲,被知名火鍋品牌發千字長文控訴
就在首店開業的當天晚上,知名四川成都火鍋品牌吼堂老火鍋公開發布千字長文《尊重原創,拒絕抄襲!吼堂老火鍋致鄭愷先生的一封信》,聲討火鳳祥設計風格及裝修方式涉嫌“像素級”抄襲。
“無論是設計風格、裝修細節,還是各種軟裝,乃至產品的裝盤,幾乎都是一模一樣,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相似……”
文中還指出火鳳祥連招商宣傳冊直接使用成都吼堂老火鍋的實景圖。
此事一出,第二天就上了熱搜,餐飲人為吼堂打抱不平,網友也紛紛到鄭愷微博下聲討,要求回應。
同日晚上,鄭愷在微博表示:“如有侵權,立即整改,絕不姑息”。
最終,火鳳祥發布聲明,承認店內裝修部分設計借鑒了吼堂老火鍋的設計思想和理念,表達歉意并承諾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并指出鄭愷系品牌掌柜而非經營決策人。事件以雙方達成和解告終。
2、“食安門”:被曝黃喉發臭、鵝腸有屎,涉事門店被停業整頓
“抄襲門”過去之后,火鳳祥走上了加盟擴張的道路,短短一年開出了200多家門店。
可好景不長,今年8月13日,火鳳祥又陷入了食安風波中!
有視頻博主暗訪了火鳳祥某門店,發現使用的鵝腸中殘留排泄物、黃喉變質、生菜回收再用等問題。
暗訪視頻中顯示,該門店使用的黃喉已發臭,但處理的方式就是“沖洗三個小時”,“聞不到臭就可以用了”。
同時后廚工作人員還透露,黃喉、牛百葉都是經過“藥水泡的”。鵝腸里面則殘留著排泄物,工作人員稱“正常”,甚至稱“不要說那么直接,那個叫‘調料’”。
而火鳳祥一直對外宣稱“鮮貨火鍋、新鮮送到、當日現切加工上桌”,這次曝光讓它被徹底“打臉”。
隨后,火鳳祥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稱公司已成立督查小組,對全國范圍內所有門店進行核查,確定涉事門店后,對涉事門店做出立刻停業整頓、處罰、開除涉事崗位負責人等處理。
當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組織對省內29家“火鳳祥火鍋店”連鎖門店進行全面檢查,還在區級監管部門約談基礎上,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又聯合約談了火鳳祥相關管理人員。
3、“維權門”:投資人拉橫幅聲維權,鄭愷公司當天退出股東行列
11月9日,有顧客爆料稱,寧波火鳳祥火鍋全球總店門口有投資人拉橫幅維權,矛頭直指“火鳳祥掌柜鄭愷割韭菜詐騙”,消息很快就上了熱搜。
然而,與前兩次風波一發生鄭凱就第一時間道歉處理不同,這次維權事件至今還沒得到火鳳祥的官方回應。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火鳳祥投資人拉橫幅維權當天,天眼查顯示,火鳳祥(寧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上海歡鑠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退出,原股東信息顯示,鄭愷持有其70%股份。
但即便鄭愷已不再是火鳳祥火鍋股東,但該品牌官方微博主頁上仍有“掌柜鄭愷”的字樣,最近發布的一條微博也帶有“鄭愷超話”。在北京中關村、合生匯附近的火鳳祥門店里,宣傳物料上仍保留著鄭愷照片,并附字“掌柜鄭愷邀您嘗鮮”。
開店一年多的火鳳祥,一邊打著明星旗號大舉擴張,一邊深陷食品安全等經營泥潭,掙扎游走在名利與負面之間。
如今,鄭愷正逐漸與火鳳祥撇清關系,而加盟商在明星光環背書下付出真金白銀后,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這又一次將明星餐廳的“套路”公之于眾。
明星做餐飲并不是新鮮事兒,從明星代言的1.0版本,到明星自己開餐廳的2.0版本,到了現在的“明星效應+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3.0版本。
如今“明星+餐飲”3.0版本新模式在邏輯上已經發生轉化,從明星個體開店,轉變成明星與專業的餐飲公司合作,借明星流量開放餐飲品牌加盟后,吸引更多創業小白,上演一場“圈住”加盟商的“割韭菜游戲”。
這種模式相對更加成熟,其中最大的不同,莫過于請了專業“操盤手”,為明星餐飲提供了完整的餐飲加盟模式。
比如,如今最火爆的某莊的背后,是四川某餐飲集團提供品牌運營、招商、供應鏈管理,這家公司旗下的明星餐飲店,還包括孫藝洲的“灶門坎”燒烤、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尹正的“黃魚先生”。
從某種角度來說,它相當于孵化明星餐飲品牌的MCN,通過復制標準化的餐飲發展模式,結合其自身原有的供應鏈優勢,通過明星流量,系統地批量生產明星餐飲品牌。
明星負責推廣引流,餐飲集團負責開店和加盟的具體流程。雙方優勢互補,強強合作,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化。幾百萬的出資成本,帶幾億元的回報,暴利超出想象。
明星餐飲大多是高加盟費,某莊在準一線城市開一家300-500平方米的火鍋店,前期要支付給品牌方45萬元的加盟費,5萬元的品牌管理費。火鳳祥也是如此,每家門店加盟費也在40萬左右。
若按照某賢700多家門店,火鳳祥200多家門店計算,其光加盟費就高達數億元。
除加盟費外,加盟商還需支付營業用具、設備、裝修等門店雜項費用,統計下來,除門店租金、人員費用外,加盟商前期需要支付給品牌方的費用大概150萬元。有的明星餐飲品牌,還要每個月每個加盟門店加收2%的營業流水抽成管理費。
事實上,明星餐飲品牌從加盟商手里能賺的錢可能遠不止這些。
一位某一線城市的火鳳祥加盟商稱,他單店投入近700萬元,其中直接交給品牌方的費用近300萬元。這其中,食材采購的費用就達到100多萬元,因為加盟商前期必須采購一定數額的原材料。
而且,還有加盟商反映,由品牌方采購的門店設備、營業用品、食材等相關產品的價格均高出市場價格至少30%。
“像桌椅板凳、電磁爐、裝飾牌匾等,價格高出市場價50%-80%不等,另外還要自己另出運費,我們僅桌椅板凳運費,就出了1萬多元,其他運費加起來估計出了幾萬塊。”上述加盟商說道。
“明星效應+組合營銷+成熟餐飲操盤”的新模式下,明星流量“站臺”,通過“打榜+明星朋友圈+網紅 ”組合營銷造勢,加上專業餐飲團隊背后操盤,營造了一場快速發財致富的“幻象”。
而被一時火爆蒙住了眼的餐飲創業者,則成為了流量狂歡下一茬茬韭菜,被明星餐飲瘋狂收割。
對于明星餐飲新模式,各位餐飲人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分享。
快餐“內卷”混戰打響!一批品類“精品店”變成“雜貨鋪”
餐企紛紛開啟“百千萬”店連鎖計劃,慧運營成連鎖品牌數字化“助推器”! “海底撈們”帶頭關店:后疫情時代,餐飲業開啟收縮“過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