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商品到經營顧客的升級,餐企要先從思想開始升級,要有“經營”思維,只有經營,才能跟顧客建立信任,實現更大的價值營收。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陽俊orlo。
從2020年疫情開始,關于“私域流量”的話題熱度一直在持續升高。業內人士在高呼線下流量重災的2020年是私域流量的崛起元年,2021年私域流量將會迎來全面爆發。
這些案例,讓長期被平臺流量裹挾的餐飲品牌,看到了一個新的市場陣營,餐飲行業的品牌私域流量陣營。
△圖片來源:
攝圖網
01.
2021年,餐飲私域流量迎來全面爆發
門店一切經營都為圍繞線下客流量,但是疫情的出現直接一下切斷了門店的“命根子”。
△圖片來源:中國飯店協會
門店線上化經營的轉變,成了線下門店的急救措施。
線上化經營顧客的模式,開始闖進餐飲商戶的視野。
私域流量時代,掌握客流量的經營主導權
顧客經營線上化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經營主導權”方向上。
這也推動商家在不斷通過技術層面、經營模式方向的投資,以優化自身的人力成本結構。
私域流量模式能成立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基礎邏輯,是需要消費者對于該品類需求有著高頻“復購”行為。
而消費者日常的衣食住行,是天然強復購的品類。
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有機會擺脫第三方平臺高額的抽傭情況,實現餐企門店自己的客流量自己說了算;這就是私域流量在疫情爆發增長的一大原因。
官方的餐飲案例中,同樣是在疫情的重災期間,不同餐飲品牌有做不同的私域顧客經營布局。
:樂凱撒一場社群領取優惠券活動就為門店帶來了600萬的線上營收。
在所有與顧客發生觸點的地方,放上能夠識別顧客的標簽碼,幫助商家把線下顧客轉化到線上私域流量池。
由此,顧客在微信生態的消費歷程可以被商家洞察,比如哪些人復購多、忠誠度高,哪些人喜歡新品,哪些人又喜歡分享等等。
基于數據洞察,讓門店以簡單的方式在私域里進行營銷,并且形成決策依賴,實現“千人千面”的推送方式,面向高忠誠度用戶實行優惠政策眷養,邀請忠誠度高的客戶作為宣傳大使等。這些營銷和交易完全在私域內進行,可以減少門店對第三方導流平臺的依賴。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門店已經能夠清楚了解到每個顧客的需求和喜好、下一步,就是通過為顧客提供價值,滿足自身的增長需要。第五是經營式連接,持續與顧客保持聯系,建立影響關系。不斷影響顧客心智,讓顧客成為門店的忠實會員。
△圖片來源:
攝圖網
餐企們的沉默資產“門店顧客”
這種資產能流通市場帶來新的顧客或者幫助擴大餐企門店的曝光量。只是大部分的中小單體餐飲老板,沒有意識到是顧客創造價值,不是商品創造價值。所有的商品只有顧客買單才能實現價值創造。
流量玩
法,強化與顧客的“情感互動”。這讓門店顧客之間的聯系變為雙向的,任何門店相關的信息都可以借助這樣的社交流量形式直接去做傳播。
讓私域顧客們創造產出內容,更可以實現“激活留量(存量),拉動增量(更多的流量)”。也是一種挖掘門店“顧客資產”價值的手段。
來客
數據提供,部分的餐企把自己平臺的套餐,在私域流量中促銷,以此提高公域平臺的銷量,增加公域平臺的賬號權重,從而進一步獲得更多的平臺流量;實現私域反哺公域流量,公域拉動更多的私域增長情況。
圖片來源:劉潤微信公眾號
有時候一場私域社群的提前售賣活動,甚至能做到提前鎖定消費顧客。幫助門店穩住復購率這個核心指標。
餓了么
為例):KA商戶(
麥當勞
、
肯德基
這樣的頭部商戶)的賬期是一天,也就是前一天的款項第二天全部打給商戶;非KA商戶現金回流可能需要一周。
即便在顧客離店之后,門店也能主動影響,并讓消費者持續性產生交易。針對客流量這種可以流通的“顧客資產”,讓顧客在門店自己的私域體系里留存更久,貢獻更大的價值。
延伸閱讀
餐企如何把流量變成留量?
被流量內卷的餐飲行業!
餐企打造流量閉環的底層邏輯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