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常見的一種干紅朝天椒,長約一寸,價格便宜、顏色紅亮、香味濃郁。
其辣度較為平和,南北客人都能接受。
其母本是云南的小米辣,但在培植過程中,由于其生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北方干燥的環境促使其色素沉積較多,因此色澤更紅亮。
這款干紅辣椒,小微對其非常熟悉。一是因為家庭常用,二是因為在中國大廚專家課堂,這款辣椒用途尤其廣泛:劉全剛老師以其制作紅油,楊之敏老師以其起鍋煸香制作醬肉……這都是因為它的辣度比較適中,能適應大眾口味。
總之,當你制作美食不知道用哪款紅辣椒時,用它準沒錯!
多產于四川成都,長約半尺,形狀細長,辣度適中、椒香味濃,增色效果極佳。
傳統的郫縣豆瓣醬就是使用的此種辣椒。
二荊條和皺皮椒性情相近,它們的生長環境都可以使辣椒的香氣沉淀下來,因此這兩者都屬于辣香味很濃的品種。
產于云南建水縣,長約一寸。由于生長在多雨、潮濕的環境,這種小米辣肉質更厚、味道更辣,但香味一般。
又叫滿天星,產自四川威遠縣,其外觀最大特征是辣椒蒂呈綠色,在一眾辣椒中比較好辨認。七星椒皮薄肉厚、辣味醇香、色澤鮮紅,是兼具香、辣、紅三種優點的辣椒之一。
七星椒是炒制火鍋底料必不可少的辣椒,主要作用是提高底料的辣度。
干紅線辣椒有好幾個產區,常見的有新疆線辣椒、陜西線辣椒。其中新疆線辣椒又叫板椒,是制作大盤雞的重要輔料。
線辣椒比二荊條略長,鮮品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紋路,曬干后表皮變皺,通常稱之為“皺皮椒”,其辣味很輕,但香味極濃,辣椒籽也很香。入菜起到增色增香的作用。
又叫肉辣皮子、豬大腸椒,是新疆特產,
扁平寬長的形狀與眾不同,油潤微甜,香氣濃郁,辣度輕、甜度大,且紅色素含量高,用其炒出的火鍋油格外紅亮。
產于內蒙古托縣,是當地地理標志性產品,特點是肉質厚、紅色素含量高、香味足,缺點是辣度不高。
產自印度,又名“斷魂椒”,目前排名“世界第二辣”。魔鬼椒在剛一入口時并沒有多么強烈的感覺,但三四秒后辣味會越來越強,旋即讓人涕淚橫流。在炒制底料時,只放入少許便可補足辣味。
前幾年流行的瘋狂烤翅等菜品,多使用魔鬼椒提辣度,讓顧客一入口就噴火,吸引年輕人的關注。
主產于貴州、河南兩地,
因短粗如“子彈”而得名,其肉質較厚,辣味比二荊條重,但香味和色澤卻略遜一籌。
是甜辣椒的一種,長約10厘米左右,因酷似山羊角而得名,鮮品有成人食指粗細,肉質較薄,干制后香氣濃郁、顏色紅潤,缺點是辣度較低,所以在貴州當地,通常與子彈頭搭配使用,達到香氣、顏色、辣度俱佳的效果。
產自河南省柘城縣,也叫三櫻椒、天鷹椒、天鷹小椒,是朝天椒的一種,比普通辣椒高產,一棵秧最多能結140多個辣椒,價格便宜、辣味很強,缺點在于香味不足。
產自重慶石柱縣,是朝天椒的一種,有成年人的無名指那么長,皮薄、肉厚、籽少,顏色紅中透黑,特別適合熬制紅油及制作泡椒。
以其制作的泡椒又名珠子椒,北京李老爹香辣蟹的招牌菜便堅持從重慶購入珠子椒制作而成。
產自湖南衡東縣,成熟后椒體金黃,個頭與小米辣相仿,肉厚、籽少,香味濃郁,且較一般紅椒多了一重果味香氣,是湘式小炒常用的一種干辣椒,辣味重。
產自陜西興平市,是線辣椒的一種,習慣上稱之為秦椒,個體細長,因其肉薄,故干制后表面有明顯皺縮,因為氣候和晝夜溫差等環境因素,其辣度較低,但顏色紅艷、香氣濃郁,陜西菜中的油潑辣子就是用這種辣椒制作而成。
個頭短粗,肉質厚,辣味與小米辣接近,但香氣更濃郁,缺點是紅色素含量不高,因而上色效果不出眾,是制作精武鹵水、武漢黑鴨必備的一種干辣椒。
因外形像燈籠而得名,多產于貴州,其香味濃郁,耐久煮,色澤誘人,辣味很輕。
赤峰干紅辣椒皮顏色紅潤,肉質厚實,口感柔韌,鮮辣適中,老年人、小孩都能駕馭。用前需要泡透,可以制作紅辣椒炒肉。
用赤峰紅辣椒皮制作的炒肉
嚴格地說,這種辣椒并不明確其品種,多為當地笨辣椒,購入渠道是從農村收購,全名叫家曬厚皮干紅辣椒,俗稱“家椒”,這種辣椒皮質厚、辣味低、香味足,其中的辣椒籽沒有絲毫澀味,遇油后散發出濃郁的香味。
以東北家椒制作的得莫利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