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9
期
五芳齋沖擊粽子第一股,
3年再開51家直營店
臨近端午,粽子圈爆出大新聞,五芳齋將在A股上市,擬募資10.56億元,沖擊粽子第一股。
這事可不單單是粽子圈的事,還是餐飲圈的事。
因為五芳齋的門店數已經超過了474家。據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司通過直營( 169 家)、合作經營、加盟、經銷等方式建立了474家門店,一股“隱形”餐飲力量正不斷壯大。
在未來,門店數還將繼續拓展,直營門店數2021年增加8家,2022年增加13家,2023年增加30家。
門店主要設在城市商業綜合體、中高端社區、醫院,以及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高速服務區等交通樞紐內。
據招股書顯示,以后五芳齋餐廳的定位是標準化中式快餐,提供早餐和正餐(午餐、晚餐),早餐產品包括粽子、餛飩、粉絲煲、豆漿等,正餐產品包括鹵肉飯、煲仔飯、雞肉飯等飯品和米線、湯面等,人均消費在20 元-40 元之間上下浮動。
餐飲成粽子銷售新渠道,
讓低頻轉高頻
開智慧餐廳,玩聯名,追熱點,
五芳齋開餐廳的種種新嘗試
為了讓餐廳更有活力,賣更多的粽子,五芳齋在開餐廳這事上做了很多嘗試。
第一就是開智慧餐廳,大幅度提升人效。
在當下,海底撈等頭部品牌開始嘗試數字餐廳、智慧餐廳時,五芳齋早在4年前就開了智慧餐廳。
2018年,五芳齋在杭州文三路上開了第一家無人智慧餐廳。從排隊、點單,再到取餐,整個過程都由消費者獨立完成。說白了,就是消費者通過手機軟件下單,選擇菜品,經過加工后放到取餐柜中,由消費者自行取餐。
開業僅一個月,營業額增長40% ,人效翻了三倍,這讓五芳齋十分欣喜,并將這種模式拓展到高速公路上,實現24小時的全時段營業。
這種創新的模式現在仍被很多餐廳采用,如喜茶推出的“取茶柜”,盒馬鮮生推出的盒小馬等。
第二則是勇敢打破“老字號”的固有印象,敢玩、敢與年輕人打成一片。
五芳齋并非一個頑固不化的老家伙,追熱點、做營銷的能力可是響當當的。
2018年起,五芳齋就頻出刷屏的視頻與廣告,如18年的端午節,五芳齋就推出畫風新奇的廣告,一粒粒糯米,經歷各種坎坷后,才能組合成一只合格的粽子,傳遞著糯米好粽才好的理念。
再比如五一勞動節,把100位裹粽工人的名字做成了100張海報,致敬每一個裹粽人,刷屏網絡。
回看過去這半年,五芳齋和元氣森林聯名,在高考時推出了滿分高粽系列;和王者榮耀聯合,推出端午峽谷快閃店和聯名粽子禮盒;還和盒馬推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香辣螺螄粉味粽;追青團、上架臘八粥、送湯圓,五芳齋跟著熱點走,一步都沒拉下。
第三則是在供應鏈端深化,提升研發能力。
五芳齋開餐廳,本身就有很強的供應鏈基礎,在逐步補齊研發能力這一短板,最近出圈的螺螄粉味的粽子就是個好例子。
招股書顯示,公司研發資金投入從2018年的691.92萬元增加至2020年的1008.54萬元。在非粽類產品開發方面,公司秉承江南點心風味的定向,開發了餛飩、燒賣、湯團、飯團類等產品。
半路出家,從2008年才開始拓展餐飲業務的五芳齋,折騰了10多年,業績并不怎么好看。
據招股書顯示, 169家直營店中,約有100家門店2020年的利潤總額為負數,有著不同程度的虧損。
這其中有非常明顯的疫情影響,“受疫情防控影響,2020年一季度公司門店業務和粽子的生產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對公司2020年的經營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
當然,在運營餐廳方面,五芳齋有點平和,沒有一點企圖心或攻擊力。
先看環境,門頭是黑色底,寫著白色的五芳齋logo,外加回味餐廳四個小字,唯一的亮色是作為點綴的幾雙大筷子。門店整體風格走中式路線,木桌皮椅,跟老娘舅這類品牌很像。
當下很多活躍的中式快餐品牌,以跳脫的顏色裝飾門店,從視覺上就有記憶點,如此對比下,五芳齋顯得毫無心機。
再看菜品,五芳齋的菜單呈現一種很隨性的味道,一番梳理后才能理出是10款粽子+蓋飯+粉、面粥、燒賣、餛飩+飲品、甜品,產品非常豐富,但毫無策略可言,看不出哪些是爆款或主推。雖然初心是帶動粽子的銷售,也沒有形成比較好的產品結構。
與消費者步伐的不一致,無法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這是五芳齋餐廳并無大起色的根本原因,加上疫情沖擊,大多數直營門店虧損的狀況就可以理解了。
雖然從零售跨界到餐飲圈是個挺難的事,五芳齋近幾年的表現也像是沒怎么摸著門路了,但內參君依舊覺得五芳齋開餐廳這事還有戲。 一是根基不錯,自帶供應鏈,一出生就有“家底”,如何調整出合理的產品結構,又如何通過不斷研發,推出有爆款潛質的新品是關鍵。 二是敢玩的新姿態,愿意擁抱年輕人、新事物,只是如何把零售端的打法移植到餐飲端,勢能最大程度釋放,也是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內外皆有機遇,但也有危機。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