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央視財經發布了一則有關全球食品的訊息——
聯合國糧農組織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7.1點,環比上升4.8%,同比增長高達40%,創下這一指數自2010年10月以來最大的環比漲幅,標志著食品價格指數連續第12個月上行,攀升至10年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近期國際市場上,咖啡和茶的交易價格也在明顯走高。
受巴西干旱的影響,美國洲際交易所統計的主力合約咖啡價格在今年開年以來已經上漲了超過20%,近期的漲勢格外顯著,目前的水平已經在近五年最高水平上。
印度疫情以及當地的干旱則推高了另一大飲品——茶的交易價格。據印度媒體報道,今年前四個月,印度國內的茶葉拍賣價格同比上漲了47%。
“咖啡和茶大漲價”的話題火速登上熱搜,引發網友討論。
有表示咖啡或茶是日常需求,為這方面要增加支出而抱怨;也有表示自己有囤貨,不擔心漲價;還有網友認為受影響的主要是國際價格,飲用國產咖啡、茶葉則沒關系。
事實上,國外咖啡豆減產、漲價的情況自新冠疫情爆發就已出現,但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在現制咖啡飲品的銷售方面并沒有明顯提價。
一方面,由于國內消費群體不像國外對咖啡的需求量那么高,且可選擇的飲品品類眾多,對咖啡擁有高忠誠度的群體只占少部分;另一方面,使用進口咖啡豆的一些品牌、門店也在用其他方式,如改用優質國產咖啡豆、推出咖啡以外的飲品等,減少對進口咖啡豆的依賴。
而在茶葉方面,根據《中國茶葉進出口發展現狀》顯示,中國進口以紅茶為主,進口來源地主要是東盟、斯里蘭卡、肯尼亞、中國臺灣省和印度。由于中國本就是產茶大國,且市場需求廣泛,并不只集中在印度的紅茶上,盡管印度茶葉大漲,但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范圍仍有限。
對于現制茶飲行業來說,咖啡、茶葉等原料不斷推陳出新,更偏向于品質的提升、加工手段的進步,使其作為新茶飲的一部分,能夠平衡其他原料發揮出整體的最大價值,而這些技術含量也將左右其市場價格。
(新聞來源:央視財經)
ARTICLE
文章
劉瀅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