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食材大變革:百億單品時代到來!

    大賽道誕生大品類。
    如果說火鍋是餐飲品類的超級吸金王,市場規模觸達萬億級別。那“蝦滑”一定是如今火鍋業備受關注的“流量明星單品”。
    經測算,蝦滑食材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而且還未誕生頭部品牌。
    如此機遇下,一個起步不到2年的品牌,不僅用一顆好蝦滑,打動了25000家餐飲門店的心;如今,跨越3152公里,從廣西北海來到遼寧沈陽,設立東三省總部和物流倉,正式扎根黑土地。
    它就是逮蝦記。6月25日,在2021花椒餐博大會現場,逮蝦記作為新一代食品企業的代表,再次闡述大單品時代下的機遇與思考。


     866 

    文 | 餐見君

    跨越3152公里,逮蝦記進軍東北

     

    逮蝦記來自廣西北海,它很年輕,還不到2歲,是一家專注蝦滑大單品的食材供應鏈企業。它也很“老練”,2021年業績直指20億,成為蝦滑賽道上,名副其實的黑馬級選手。

     

    今年,逮蝦記正式進軍東北,在沈陽建立了東北總部和東北第一個物流倉。

     

    “每一個餐飲品牌都應該來東北,消費者的味蕾被富饒廣闊的黑土地嬌慣得格外‘刁’。

    每一個食材供應商都該來東北,這里是不折不扣的食品工業供應鏈先驅者,經驗豐富。”

     

    在沈陽的第三屆東北亞餐飲產業大會上,逮蝦記東三省負責人張宇如此表示。

     

    地廣人稀的黑土地,讓東北人吃著便宜大碗的好食材長大,形成了東北餐飲獨有的“好食材+性價比”的特征,誕生了實力強勁的連鎖品牌張亮、楊國富、喜家德、豐茂烤串……

     

    在這一個個品牌的背后,是一條條久經沙場的食材供應鏈老兵。想在這個強手林立的市場上站住腳跟絕非易事。

     

    而為什么逮蝦記有信心?“因為我們有超級大的市場,超級好的產品”

     

     

    立足超級大市場,做大單品

     

    專注單品,這在很多食材供應鏈企業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逮蝦記不僅做了,還做的不錯,過去一年半時間,從1000萬做到了8個億,2021年預計達到20億的規模。

     

    怎么做到的?

     

    第一,萬億市場

     

    眾所周知,火鍋是蝦滑消費第一大場景。

     

    全國火鍋門店數由2013年的23萬家增長到2020年的50萬家,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別。

     

    隨著火鍋品類的發展壯大,蝦滑也憑借“南北通吃、老少皆宜”的標簽,成長為火鍋點單的明星菜品TOP3。

     

    海底撈菜品點單率第一名是蝦滑,呷脯呷脯、巴奴的蝦滑點單率分別排第2位和第3位。

     

    從行業滲透度來講,萬億火鍋之外還有4萬億餐飲市場待開發;

    從空間滲透度來講,10億人之巨的下沉市場呈空白狀態。

     

    第二、優質蛋白需求暴增

     

    蝦滑崛起背后,還跟人口結構變化息息相關。

     

    如今95后成為餐飲消費的核心群體,他們生長在物資充沛的時代,混雜著各種調味料,添加劑的食材已經不能糊弄95后了。

     

    過去大家吃的是“面疙瘩”,現在大家要吃“肉疙瘩”,過去吃“紅肉疙瘩”,豬、牛、羊肉丸,現在吃“白肉疙瘩”,各種海鮮丸滑,尤其是蝦制品。

     

    所以,蝦滑背靠著火鍋市場、需求風口,成長空間巨大,至少是千億級別的賽道。

     

    用工業技術復刻大師味道,做“新蝦滑”

     

    逮蝦記做過一個市場調研,兩年前,火鍋菜中,蝦仁做的手工蝦滑和工廠做的工業蝦滑各占一半,如今,工業蝦滑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接近90%。

     

    但是絕大多數的使用工業蝦滑的餐廳會在菜單上寫上“手打”“捶打”的字樣。

     

    為啥呢?因為提起食品、食材工業化生產,很多消費者心理都會咯噔一下,本能地覺得這些深加工產品就是不好的。

     

    傳統食品工業圍繞“吃飽”邏輯展開,拼的是價格。確實存在亂添加、不健康、低品質等種種問題,跟手工、新鮮比不了;

     

    但是新一代食品工業圍繞“吃好”邏輯升級,拼的是體驗,已經進化到相當的高度。

     

    以蝦滑為例,先來對比一下,手工制作蝦滑和逮蝦記的工業蝦滑在工藝上的區別:

     

    >>選蝦:原產地蝦塘現捕

     

    蝦有淡水蝦、海水蝦,生長水域鹽度和溫度不同,生長的周期就不一樣,品質也不一樣。

     

    水的鹽度越高,蝦長得越慢,顏色越青,煮出來就越紅;水的鹽度越低,蝦長得越快,顏色越白,煮出來就偏白。它們的區別,就像柴雞和肉雞的區別。

     

    手工蝦滑目前用的原料是市場上的冷凍蝦仁,原料無法辨別,品質無法保證,而且經過一次冷凍、解凍,蝦的新鮮已經流失了三分,而且價格一年四季波動大,無法保證成本。

     

    逮蝦記蝦滑,原料蝦是在最好的原產地蝦塘里現撈出來,直接活蝦進廠。

     

    >>配比:小蝦保色澤,中蝦保鮮甜,大蝦保口感

     

    同樣生長環境下的蝦,也分大中小,個頭大的有嚼勁兒,中等的味道鮮甜,個頭兒小的顏色青透,不同大小的蝦特性不一樣。

     

    想做出來好吃的蝦滑,也要像舞臺劇那樣,有主角有配角,有主唱有伴舞,大蝦負責咯吱咯吱,中蝦負責滑嫩鮮甜,小蝦負責青鮮透亮,工廠蝦滑把大中小蝦搭配起來,層次分明,讓你吃蝦滑也有前調、中調、后調的不同享受。

     

    手工蝦滑原料所限,沒有條件做這樣的配比。

     

    >>“鮮”做,精簡配方

     

    傳統工業因為解決不了保鮮、物配等難題,添加劑就成了萬能解藥;新一代工業隨著冰鮮技術、冷鏈物流的發達,“鮮”不再奢侈,而是隨手可得。

     

    逮蝦記的蝦滑從鮮蝦出塘,到做成蝦滑,最快只需要幾個小時。在配方上,只用少許蛋清、木薯粉讓蝦滑黏合起來,蝦含量基本在95%以上。

     

    >>復刻大師味道

     

    手打蝦滑最苦惱的一個點是,如果摔打的次數、力度不夠,做出來的蝦滑彈性就差,吃起來是散碎的感覺。

     

    廚師在制作的過程中,摔打時間一長,溫度稍微一高,嬌貴的蝦就變紅了。這個工藝的金線非常難拿捏,只有高手才能心領神會。

     

    逮蝦記投入1000萬的智能設備,通過成千上萬次調試,找到了最佳的摔打速度、頻次和時間,而且設備上有溫控,從頭到尾都是恒定的溫度,不會讓蝦變色。

     

    后廚做到的,逮蝦記的食品工廠都可以通過拆解和折疊大師的手藝做到,后廚做不到的,工廠也能做到,并且可以做的顆粒度很細,味道更好!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逮蝦記采用的是“從廠到店”直銷模式,去掉層層分銷,把省出來的利潤讓利給終端。

     

    同等的價格,質量比同行高10%

    同等的品質,價格比同行低10%

     

    正是靠著這樣的匠心和實力,逮蝦記成立不到2年,服務了德莊、香天下、佩姐老火鍋、左庭右院、鍋圈食匯等超25000家企業,涉及火鍋、燒烤、中餐多個品類。

     

    可以說,在火鍋大單品時代,越是強調創新、聚焦的企業,未來越有可為。

    推薦閱讀:巴奴服務“社會精英”走歪了?杜中兵這么回應……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小倩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15093193565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25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8日 21:03
    下一篇 2021年6月28日 2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