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月內完成4輪融資,本土咖啡連鎖品牌Manner為何備受青睞?其最具競爭力的極致性價比,又是經由怎樣的商業模式打造出來的?在未來的發展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又存在哪些風險和隱患?
今天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深度剖析大熱的咖啡品牌Manner。
本文轉載自未來消費APP(ID:lslb168),作者:趙小米。
瑞幸之后,資本與市場都想再造一個本土咖啡連鎖品牌,Manner咖啡便是這個天選之子。
從2020年12月至今的6個月內,Manner已完成4輪融資,資方也為H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淡馬錫、美團系龍珠資本、字節跳動等明星資本。在5月龍珠資本投出2億美元后,門店數不到200家的Manner咖啡,估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
資本集體看中Manner并不令人意外。在瑞幸、連咖啡等重線上補貼,降低或直接舍棄門店拉新價值的品牌始終難以擺脫虧損后,資本就將目光重新轉回線下,尋找補貼之外更成熟的門店模型。
個月內完成4輪融資,本土咖啡連鎖品牌Manner為何備受青睞?其最具競爭力的極致性價比,又是經由怎樣的商業模式打造出來的?在未來的發展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又存在哪些風險和隱患?
△圖片來源:Manner咖啡官微
據《晚點LatePost》報道,Manner的凈利潤率超10%,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星巴克。
Manner為什么可以在既不做高額補貼,又不做線上訂單的情況下,持續實現單店盈利?被資本爭搶的Manner模式究竟是什么?
極致性價比背后的商業模式
Manner的咖啡定價為15-25元,和瑞幸咖啡折扣價后處于同一級別。門店大小也與瑞幸類似,為座椅設置較少或不設的小型快取店。但二者之間的商業模式卻截然不同。
瑞幸前期的主要虧損點為高額營銷費用、優惠券補貼與配送成本,三者在燒錢的同時,也承擔起了拉新作用,門店選址則相對較松,租金方面節約了成本。
△圖片來源:Manner咖啡官微
△圖片來源:Manner咖啡官微
02.
未來擴張過程中的風險和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在Manner被各大資本爭搶,正如日中天之時,挖掘并將其培養至此的今日資本,卻于5月6日,從Manner的資方處退出。徐新本人也在同日卸下了Manner董事一職。
△圖片來源:Manner咖啡官微
延伸閱讀 陸正耀開面館,反瑞幸咖啡擴張打法 后瑞幸時代”,咖啡品牌群雄四起 強調逼格,會讓咖啡越走越遠! 中國咖啡30年:從0到569億,爆發正當時
正如其Slogen所說,“讓咖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國內咖啡的普及度越來越大,在咖啡消費能力增加的同時,大眾也逐漸意識到,咖啡并不是什么很昂貴的小眾飲品。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