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加入會員 啡新零售,終于迎來了兩大巨頭的聯合。沒錯,這次是阿里+星巴克。 一個是線上流量巨頭,一個是線下在國內擁有3000家門店的咖啡霸主。兩者的聯手,注定會是一個備受矚目的重大事件。
30分鐘,喝到星巴克
近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宣布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涉及阿里巴巴生態餓了么、盒馬、淘寶、天貓、口碑、支付寶等多個業務線。
是的,星巴克要送外賣了!星巴克將依托餓了么成熟配送體系,今年9月開始在北京上海的主要門店進行外送試點,年底覆蓋至30個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
外送業務當然非常重要,但必須要以正確的方式開展,確保消費者拿到的外賣咖啡和門店的品質是一樣的。
但如何保證品質一樣?
過去的一年,星巴克和餓了么一起在解決這個問題,從咖啡生產到包裝到配送,把每個細節都拆分來看,比如梳理菜單,剔除哪些無法滿足30分鐘之內配送的產品;包裝的時候如何密封,冷熱飲如何分開,“星巴克的要求非常細致”, 直到最后餓了么配置了星巴克專送箱,成立了專門的配送團隊,而且做過很多測試之后,才決定上線。
目前,餓了么覆蓋了全國2000多個城市,擁有2.6億用戶,旗下蜂鳥配送的注冊配送員已經突破300萬人。
線上大流量,會更偏向社區
星巴克要考慮端到端的顧客體驗,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顧客體驗,需要整合阿里巴巴全部平臺的各項資源。
目前,淘寶、天貓會員可以一鍵變成星享卡會員,消費者可以在任意入口——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么、盒馬、口碑,還是星巴克中國APP下單,后臺的配送體系則會實時分單——匹配到一個距離在30分鐘配送范圍、并且客流量不飽和的店鋪內。
而且,星巴克將與盒馬深度合作,基于其以門店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體系,作為星巴克另一外送專用渠道,“外送星廚”將為下單用戶提供最快30分鐘免費送達的星巴克現制咖啡,進一步延展星巴克外送體驗和覆蓋范圍。最快今年9月落戶上海和杭州部分盒馬門店。而盒馬便是更加偏向社區化。
咖啡新零售之戰
國內目前在咖啡新零售的賽道上跑在前面的兩家,一家是瑞幸咖啡,一家是連咖啡。
瑞幸咖啡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門店數量達到809家,在國內門店數量僅次于星巴克。自運營以來已服務用戶350余萬,銷售杯量1800余萬。今年5月8日瑞幸發布的數據是門店布局525家,累計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三個月銷售咖啡1300萬,按公開數據來推算,日均訂單可能在13萬左右。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連咖啡在營業門店200家,用戶數量超300萬,日均訂單超過10萬。連咖啡門店數量比瑞幸少,單店訂單量更高。針對門店數量的相對劣勢,當下連咖啡的一個運營重點是“口袋咖啡館”,邀請用戶在小程序上開屬于自己的口袋咖啡館,在線上賣連咖啡的產品,打造分銷體系。連咖啡稱,首日累計開出咖啡館超過52萬個,其中10%以上的咖啡館實現了真實銷售。
但即使后來者表現強勁,卻仍在短時間內無法撼動星巴克的地位。
綜合業界估算的數據,星巴克在國內的日訂單數量在80萬到100萬之間,而連咖啡和瑞幸咖啡的日訂單剛過10萬。差距還很大。
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瑞幸咖啡和連咖啡更多主攻的渠道是寫字樓,目標針對上班白領。
瑞幸咖啡在北京地區84%的門店位于寫字樓和商業中心,16%位于大學;其中,55%的門店距離最近的星巴克不超過500米,16%位于500到1000米以內。這種策略一方面保證了圍繞核心用戶群,品牌推廣高效率。另外,滿足門店消費體驗和配送的便捷性,能夠將產品和服務快速帶到消費者身邊。
而星巴克選址多以商圈為主,跟盒馬合作也是聚焦于社區消費。所以短期內不會對瑞幸咖啡和連咖啡有太大影響,長期來講一定是持久性競爭。
阿里+星巴克對咖啡業是一個重塑,這個賽道必須要巨頭的參與才能打破格局,形成顛覆。與其說其對瑞幸咖啡和連咖啡是個挑戰,其實更大的影響將是對其他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咖啡品牌產生巨大沖擊,如COSTA、太平洋咖啡等。
而相對比純線上大流量的品牌而言,星巴克的線下消費場景仍是其核心競爭力,畢竟,線下消費的是場景體驗,而不是為了只喝咖啡。但目前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前置網點,卻幾乎沒有場景體驗功能,只是做到了快配送。當然,我們相信以后也是殊途同歸,只是現階段還不適配做大店模式。
來源:零售商業評論
編輯:兩只魚 | 統籌:鶴九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日本研修|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世界杯營銷|丸龜制面|西貝|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