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品業開年第一考:利潤被砍掉30%,“社保入稅”如何應對?

    大會完整視頻出爐!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即刻觀看

    轉眼進入2019年,每到新的起點,人們總喜歡自我暗示,仿佛重新規劃,就能真的過好這一年。


    對于很多飲品老板來說,新一年的第一個難題已經來臨:昨天是早有消息“社保入稅”新規正式實施的日子,雖然有地方還沒有立即執行,但個稅改革帶來的利潤焦慮已經在行業里持續幾個月了。


    這個直接被砍掉30%利潤的難題,有沒有應對方法呢?


    30%利潤要沒?新茶飲品牌瑟瑟發抖


    2018年8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消息,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簡稱“五險”)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和飲品業相關的是,1月1日起社保就要按照實際工資征收,不再按最低工資標準來繳納。


    由原來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更新為實際工資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喜茶)


    根據規定,企業須為員工繳納30%“五險”,繳納基數也有上下限,下限是這個城市平均工資的60%,上限是平均工資的300%。


    而且,過去一些企業采取的“工資少做一點、獎金多做一點”的避稅方法,也沒有用處了——新政規定所有獎金、津貼都要被做為基數繳納。


    對于很多飲品企業來說,過去可能存在少繳、或者不繳社保的現象。這樣一來,按規繳納社保,企業需要為一名員工多支出30%。


    根據2018年《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僅占27%,也就是說,將有73%的企業被新政策波及。


    飲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數量龐大,在這個新規中,將受到更大沖擊。


    飲品業勞動密集將受到更大沖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奈雪的茶)


    細分到行業內部,對于已經比較正規的企業,新規并不會產生太大,因為已經按規繳納了,而且新政策并不影響收入。


    對于飲品行業里以加盟為主的品牌,也未能帶來太大影響。因為加盟門店屬于個體經營。


    對飲品業來說,沖擊最大的是中小型企業,最近新興起、還沒有完全合規,但已經正規經營的直營品牌。


    新茶飲行業興起的背景下,誕生了很多直營品牌,相比加盟,他們對品牌有更強的掌控力。但隨著新茶飲產品原物料、門店空間的升級,茶飲品的利潤已經由奶茶時代的60%~80%,降到了60%左右。甚至一些頭部品牌利潤僅維持在50%左右。


    在利潤和規定現狀下,想把中國茶做出一個有商業價值的企業出來,看起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但解決方法還是有的——



    解決人工成本上漲的4個思路


    改善用工結構:增加兼職、小時工

     

    據勞動力精細化管理SAAS平臺樂才JoyHR.com創始人金財介紹,國外餐飲業小時工比例遠高于中國,日本占比為67%,美國為50%-55%,而中國只有不到10%。

     

    飲品業低復雜度的勞動性質符合兼職用工的需求,但在國內,餐飲業兼職用工人員多集中在麥肯、星巴克等成熟連瑣餐飲企業。主要原因在于,兼職對企業人員管理來說,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兼職在成熟連鎖企業更適配得力

    (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改變用工模式:采用勞務外包制度


    勞務外包是指公司部分業務由相應供應商提供,這是餐飲業把人員管理壓力釋放出去的有效方法。


    但勞務外包對企業也有一定的門檻要求。我采訪到一家打算使用外包業務的企業,據了解,同樣需要多付出5%~10%的成本。


    都在談論的合伙人制度怎么樣?


    最近,為了應對社保入稅新規,行業里不少人都在討論一種新型的模式——合伙人制度。


    讓員工內部創業,成立小微企業,和總公司保持相對獨立又相對合作的關系,總公司的資源和資金可以給小微企業用,小微企業給集團創造營收。


    合伙人制度下的小微企業,現在有3種形式可以參考:個體工商戶、合伙企業、個獨有限公司。


    個體工商戶聽起來有些“搞事情”,要是開了幾百家店,就得要幾百個法人注冊工商,似乎有點不現實。


    個人獨資有限公司,稅要多繳一次。因為企業給他的錢要先做收入,做完收入減去成本然后扣稅,扣25%的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要扣10%,扣完以后再扣個人所得稅。


    再看成立合伙企業的方法。新成立的這個合伙企業不用繳企業所得稅,只繳個人所得稅。因為合伙企業在稅收上是透明體,它賺的錢不用繳企業所得稅,25%、15%、10%都沒有。


    比如餐飲企業里的西貝,每開一家新店,總部占股60%,團隊自己投40%,利潤也是六四開。總部給了團隊最大程度的股權下放,團隊只需要向總部上繳60%的利潤,余下的40%由管理團隊自行分配。


    大程度上的開放股權,員工流動性是個問題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西貝莜面村)


    但合伙企業最大的弊端在于,員工的流動性較大,難以保持穩定不變的合伙關系。


    較少人力:研究使用機器設備


    減少人工支出的最根本解決方法就是不用人工——用機器代替人工或提供工作效率。海底撈已經推出了有機器人送餐的智慧門店,標準高效率的泡茶機、水果切片機等等也是飲品行業需求的智能設備。



    結語


    有人說,真正對“社保入稅”感到恐懼的,不是經營能力強的企業,而是那些經營能力落后的餐飲企業。


    總體來講,即使不受規定影響,飲品企業的人工成本也是會不斷上漲的。向內部要效率,改善用人方式,加強團隊人才管理系統建設,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合規性,是企業每一天都需要修煉的內功。


    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信息

    2019萬有飲力年度大會實錄視頻: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尹航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50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