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來,以地鐵門店為主要渠道的烘焙品牌宜芝多深陷關店潮之中。去年十月份剛剛開放加盟的舉措竟成了宜芝多在整體虧損、資金鏈緊張困境下最后的掙扎。
所謂一葉落知天下秋,以巴黎貝甜、面包新語、克莉絲汀為代表的頭部西式烘焙連鎖企業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烘焙市場的連鎖化進程卻從未停下腳步。根據歐睿數據:
近年烘焙行業整體門店數量增速趨緩,5年CAGR增速只有1%,而烘焙連鎖門店的數量CAGR增速達到了6%,20年21%的連鎖化率對比美國烘焙市場50%的連鎖化率則反映出
中國烘焙市場在未來還有很大的連鎖化空間。
烘焙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進入結構化調整階段,頭部西式烘焙品牌表現盡顯疲態,其市場規模正在被不斷涌現的烘焙品牌所蠶食。
市場上火爆的幾個新中式烘焙品牌,都有著類似的爆紅路徑。
同類競品都在風靡一時之后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導致品牌還未形成消費粘度便失去了消費者的青睞。
而產品高度標準化的復制性同時也為面包新語、巴黎貝甜等企業帶來了品牌加盟連鎖化的規模紅利。
現在新中式烘焙可以開在購物中心。
以往的奶茶品牌更多是開在街邊,但像喜茶和奈雪的茶就能直接開進商場。
烘焙進商場會給自己帶來更高端的品牌形象、更有保障的客流和更高的客單價,同時在商場的顧客打卡也能在線上引流完成新一輪的消費種草、拔草。
以中央工廠、冷鏈配送為主的供應鏈模式為支撐連鎖擴張的規模紅利已經趨于殆盡,頭部西式烘焙品牌在不斷優化單店效益的同時,仍亟需思考品牌的立身之本,審慎制定差異化策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一點點、喜茶、奈雪的出現徹底淘汰了早期粉泡奶茶的陳舊商業模式。
2021年4月,源碼資本投資現制蘭州拉面品牌“陳香貴”;
5月,同為現制蘭州拉面品牌“馬記永”獲得挑戰者資本、紅杉資本的投資;
2021年6月,現制吐司品牌“爸爸糖”獲得IDG資本上億元的投資。
中央工廠相對較大的成本投入以及產能過剩的風險也對這一類烘焙企業在面對同質化陷阱、跨區域擴張的道路上制造了層層阻礙。“前店后廠”模式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同時亦保證了高效的資金周轉率。
“單品聚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視為應對標準化難題的解決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從標準化產品到標準化流程門店經營思維的轉變。
在“去中央工廠化”的趨勢下,企業標準化流程的升級加上最佳執行方案的持續研究并最終沉淀為組織資產,是驅動品牌規模化良性擴張的必要條件。
總結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原色咨詢、餐飲O2O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