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哪里過早啊?”清晨上班的路上總能看見幾個端著碗熱干面的老武漢人親切地問候著路過的街坊。“熱干面挺住,熱干面加油!”身為武漢人,過去的2020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這句來自全國各地對當時深處疫情中心武漢的祝福。
時間來到2021,全國上下一同齊心協力戰勝了疫情,熱干面也成功挺了過來。疫情期間宅在家里的吃貨們也徹底釋放了塵封已久的洪荒之力。而熱干面作為武漢吃貨們的“過早”(意為吃早餐)的第一選擇,理應帶頭拉響沖鋒的號角。
情過后,武漢人似乎更愛吃粉面了。
/
武漢街頭的過早文化
口與螃蟹岬之間的糧道街,除了是美食一條街以外,也是武漢的學校聚集地。
湖北美院、武漢中學、武漢十四中等都坐落于此。
大眾點評上翻閱評價,發現很多吃貨都是從漢陽、漢口甚至更遠的地方慕名趕來,在用餐完畢后也會給出嘖嘖稱贊的評價。
道街喜憂參半的探
店之旅,讓我也對熱干面的未來感到擔憂。
而顯然資本市場的反映更為直接。
武漢的熱干面品牌還有沒有機會趕上這波風口?
民間,各地美食家將熱干面與老北京炸醬面、四川擔擔面等一同納入了“中國五大面條”之列。
與此同時,如同其他面食一樣,人盡皆知的熱干面背后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起源故事。
可惜,如同北上廣不相信愛情一般,“嗜血”的資本家也從來不吃情懷飯。
其實,手握鈔票的資本家“冷落”熱干面的理由也并不復雜,即不看好它的盈利前景。
行業品牌化程度低、規模效應潛力大、商業模式更受年輕人喜愛。
、三鎮民生等知名熱干面品牌為例,在頭部企業互相廝殺搏上位的同時,他們還需要面臨更加具有煙火氣的街頭巷尾的小店沖擊。
/
兩家老字號熱干面品牌的“恩怨”
對武漢熱干面兩家頭部企業的研究可以發現,公司在品牌運營管理上的缺陷使得熱干面的整體市場呈現出“有品牌的沒人氣,有人氣沒品牌”的尷尬態勢。
這一點通過第一部分探店時網紅店與傳統老品牌的人氣對比也可以得到印證。
品牌管理缺失,疊加熱干面自身保質期短、口味變化快、供應鏈配送要求高的特征,“蔡林記們”要想趕上粉面賽道風口的末班車,難度頗高。
在這一點上來
看,面對來勢洶洶的年輕品牌,年邁的“蔡林記們”多少顯得有點準備不足。
總結
“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
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
后喻時代的進步論,講究的是晚輩教前輩,年輕是最大資本。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從這個角度來說,熱干面被資本市場冷落,也不算一件壞事。
單向度的新可能有時也不需要急于擁抱。
只不過從目前來看,似乎沒有一條清晰的道路,能夠讓熱干面站上更大的舞臺,講更響亮的情懷故事。
關注《餐飲界》視頻號
獲取每天最新餐飲資訊
并可獲取價值999元線上課程+行業數據報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奇偶派 | 作者:黑加侖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