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加入會員
美團2017年營收339 億元,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是否預示著餐飲行業將會發生動蕩!
美團正式在港提交上市申請,消息一出迅速餐飲圈炸開鍋。8年前成立至今,美團點評共積累440萬活躍商家,3.1萬交易用戶數;2017年總收入由2015年40億到339億元,超過7倍的增長;僅外賣銷售金額2017年就達到1710億元,單外賣業務已成為全球第一。
餐飲服務商→生活服務綜合平臺
▲圖片來源:美團招股書
人一日三餐離不開“吃”,是剛需,也是消費最為高頻的品類,美團一開始就瞄準餐飲“槍靶”作為起點,無疑是看上餐飲這個巨大的市場。
不少餐飲老板咨詢我,如何看待此次美團上市?
今天,作者將對行業、市場的觀察進行分享,希望能夠給予各位餐飲老板啟發與思考。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互聯網餐飲時代已來
美團作為生活服務平臺在港上市,在餐飲圈子看來,預示著生活服務行業正在被重視。
十幾年前,在普通人看來,開家餐飲店、美發沙龍、美容醫療,那都是不務正業。
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涌動,人們可支配的收入增加,消費支出正在從滿足基本需求向自主、品質型需求轉變。
光從衣食住行中的“食”來看,以前是僅為了吃飽,現在是吃飽是前提,吃好更為重要,這其實預示著,品質生活服務正在向品質化、精細化轉型,餐飲行業未來將會是現代商業經濟貢獻中重要一項。
衣食住行正走向品質化、精細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相關數報告顯示,2017年生活服務行業銷售額為18.4萬億元,而2017年餐飲營業額3.9萬億元,餐飲僅約占比21.2%。
餐飲僅占生活服務行業銷售額很小一部分
▲數據整理:眾郝創意咨詢
據艾瑞報告,以現有的復合增長率計算,預計2023年生活服務行業規模會增長至人民幣33.1萬億元,而日常“吃”需求作為最高頻的消費,有著不可預知的增長空間。
在亙古不變的餐飲行業,餐飲始終是商業增長的動力,而此次美團上市,其實也預示著餐飲的互聯網時代正式開啟。
餐飲行業正在加速迭代
開篇前,要與各位餐飲分享一間趣事:
前段時間,一位幾十年餐飲經驗的老板找到我們團隊,溝通過程中說到:換幾年前,我不會搭理餐飲咨詢,認為他們都是打著品牌升級的“騙子”。
但這幾年就發現,餐廳整體下滑,自我驚現危機感,才意識到餐飲品牌開始需要迭代、升級。
1、跨界加速餐飲品牌迭代
現如今,一把菜刀、一個炒鍋開餐廳的時代已逝,消費升級的浪潮下,年輕的、高知跨界到餐飲來。年輕品牌激流勇進,喜茶、奈雪的品牌建立不久,紛紛拿到高額融資。
這些跨界、年輕的餐飲老板,有想法,有沖勁,并在資本的加持下,快速開啟高速擴張模式,一旦成功便成品牌增添護城河。
跨界餐飲人:高知、年輕、有沖勁
(部分餐飲人)
▲數據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學歷不重要,但不斷學習很重要。
餐飲品牌、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管理制度,這些都依托于知識、思維能力,如果綜合能力不強,很容易被可能會被新餐飲人“干掉”。
所以說這是餐飲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餐飲模式趨于多元化、精細化
消費人群在轉變:在互聯網大時代下生長的90后、00后,消費觀念極具特色,他們追求優質的體驗,注重吃好、吃的舒服、吃的開心。
相應的,人群的改變使餐飲的需求走向多元化,傳統中餐已經不能滿足年輕的消費需求,西餐、日本料理、韓餐需求也越來越大。
年輕人都喜歡新鮮事物
▲數據來源:《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
消費觀念在改變:中國的經濟正在從投資驅動型向內需消費驅動型轉變,中國人可支配收入在增加,消費習慣也開始發生轉變。生活好了,似乎人變“懶”了。
原本,傳統餐飲基本靠堂吃做生意,但習慣改變,線上生意開始崛起,餐飲線上線下經營一體化。
傳統餐飲行業在不斷轉型,重視起外賣經營,未來線下生意將會越來越難做。如何調整線上線下的營業比例,還餐飲人需要思考。
線上生意開始被重視
▲數據來源:餓了么大數據
消費升級帶來餐飲精細化:老板掌勺,老板娘收銀的餐飲時代已經過去了,倘若這個時代下的老板沒有從廚師向企業家轉型,基本就在大浪中被淘汰。
時代的改變帶來是餐飲老板品牌思維轉變,意識到品牌勢必要走向企業化、產品多元化、管理精細化的道路。
3、科技餐飲,將不可能變為現實
90年代對于餐飲來說,是一個神奇的年代,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喬布斯的智能手機問世,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移動支付、手機下單便捷性,讓本身現金流充足的餐飲行業資本透明化。
在過去這可能需要10個“財務”才能梳理清晰的財務,但現在一人就能完成。
資金透明化,資本投資將目光轉向餐飲行業,分散的品牌將快速走上集中、高速的運作。未來在資本的幫助下,餐飲梯隊將會繼續壯大。
科技不光讓餐飲資金透明化,還帶來人工成本的精簡,炒菜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的出現,取代傳統人工,科技顛覆傳統的認知。
使得傳統餐飲、匠心餐飲的價值會越來越高,問題是難以高效擴張,智能標準化餐企越來越盛行,但口感無法并存。
相信未來,傳統能夠找到標準化與非標準化之間的“秘鑰”,能夠解決快速擴長,又保證產品穩定性與口味。
4萬億餐飲大盤子里誕生“大玩家”是必然
這次以餐飲服務起家的互聯網平臺的美團上市是否會是個預告,在接近4萬億的市場將會涌現“大玩家”。
是誰?什么時候?答案揭曉的時間或許已經不再久遠。
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
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5799億元,同比增長10.8%;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9644億元,同比增長10.7%;
粗略計算,餐飲行業超過汽車產業都大。但這個餐飲行業的盤子如此之大,去沒有誕生一個“大玩家”。
預測一:餐飲行業將會出現更多“領頭羊”
2017年,即將上市的海底撈全年營收在106.37億,領頭羊的西貝全年營收43億,呷哺呷哺全年營收36.64億。
年收入過百億的海底撈在餐飲大盤中僅占比0.26%,換句話來說,餐飲行業體量普遍偏小,餐飲發展僅僅是開端,還未到達盡頭。
業內人士曾說過,餐飲出現區域性的老大不難,但全國性、全球性的餐飲老大出現還有一段距離。
海底撈、美團上市,大家都在討論餐飲是否將會出現“頭部企業”、“巨頭”。
“頭部企業”海底撈正在準備上市
▲圖片來源:百度
放眼至全球范圍,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一直是餐飲企業“大哥”,這些巨無霸的企業,以連鎖的方式深耕世界各地餐飲市場。
而本土的中式餐飲品牌,品牌體量和品牌力,與這些“巨頭”來說還差距勝多。
餐飲這個亙古不變的行業,始終是現代商業社會增長的動力。在作者看來,中國本土餐飲企業能夠涌現更多的“領頭羊”,引領整個餐飲行業的增長。
預測二:餐飲服務行業即將“爆發”
此次美團的上市,代表的是餐飲及生活服務行業興起,看回餐飲,是否預示著未來10年、20年,是否會出現更多專注服務于餐飲的服務商?
2017年中國餐飲有接近4萬億的營收,那么餐飲的服務商也將會有上千萬億的機會。
從餐飲整個行業發生來看,餐飲營收體量可以與中國匹敵的,無疑是擁有發達資本市場的美國。
解決餐飲供應勢必是大項目
(部分世界500強的餐飲企業)
▲數據來源:《財富周刊》
可以發現,餐飲服務行業是塊“油田”,美國500強中就有服務于餐飲的供應鏈,像營收可達到5萬億SYSCO公司(西斯卡公司)、US Foods Holding公司……他們的身份:專注于餐飲的服務商。
現如今,蜀海、信良記、美菜、鏈農等企業,都在對標SYSCO(西斯卡公司)發展B2B食材供應鏈,并且有餐鏈專門解決餐飲采購的服務商出現。漸漸會發現,整個餐飲服務行業,也開始細分化。
餐飲采購服務更高效
▲圖片來源:餐鏈
可預見,未來會有更多專業的餐飲服務商出現,也許將會在出現在供應鏈、餐飲培訓、餐飲咨詢行業……
這是個突破口,但同樣難點。
—結語—
餐飲這個巨大的“魚池”,有著眾多的“魚群”,相信未來餐飲行業,很快將會出現更多優秀的“大魚”。
所以,真正找到屬于自己品牌的內核、發展模式才能在浪潮中生存下來。
對于國內的餐飲來說,現階段要有的“做大做強”的目標,等到這塊大餅真正被分的差不多的時候,機會就少了。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