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時,“分餐制”成就了呷哺呷哺,如今還能改變火鍋格局嗎?

    文|小倩

    編輯|小倩

    圖片來源網絡



    疫情期間,全國的餐飲協會、主流媒體、相關部門陸續發起公筷公勺就餐的倡議,“分餐制”繼非典后“卷土重來”,再次被熱議。


    疫后,公筷公勺勢必成為火鍋店的標配。但消費者是否買賬?分餐制是否會引起火鍋消費場景的變化,小火鍋會再次起勢嗎?




    近期,隨著餐企復工的增多,北京、上海、山東等多地紛紛發起倡議,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向海內外中餐企業和廣大中餐消費者發出《“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共創中華餐桌文明”倡議書》,目前,已有10多個省份的200多家餐飲企業積極響應。


    火鍋行業,包括大龍燚、蜀大俠、珮姐等品牌在內的多家企業紛紛加入,主動為顧客提供公筷公勺。



    海底撈推出公筷、公勺



    “分餐制”對火鍋行業的影響


    17年前,“分餐制”就曾改變了火鍋業的格局。


    非典病毒肆虐時期,由新聞媒體、衛生部門、餐飲行業舉起的分餐制大旗迎風飄揚。出于安全考慮,政府下達“分餐制”指令,以往多人共用一鍋的餐廳被快速冷落。


    當年瀕死的單人小火鍋——呷哺呷哺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成就出一片天地,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火鍋企業。

     


    呷哺呷哺小火鍋


    17年后的今天,在新冠肺炎的侵襲下,分餐制再次被擺到餐飲人面前。


    特別對于火鍋店來說,推行分餐制是否切實可行?有哪些困難,又有什么機遇呢?



    觀點一:分餐制切實可行,小火鍋優勢明顯


    “我們一直做的就是小火鍋,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魔法帽創始人費衛亮表示,非典時期成就了呷哺呷哺,此次疫情也是小火鍋發展的一次契機。這種分餐形式會讓顧客安心,放下心理防線。對于品牌自身來說,重要的是努力練好內功,迎接新的挑戰,把產品質量、服務衛生做好。


    同樣是做小火鍋,魯西肥牛創始人李思霖認為,一人一鍋、一人兩筷的分餐制,契合當下消費主流,又能控制交叉感染。

     


    魯西肥牛小火鍋


    畢竟,火鍋作為中餐的大品類,一直是消費者心中聚會首選的NO1。湯底持續沸騰,可以保證有效殺死細菌,而牛羊肉可以又提升免疫力,在目前食品安全被列為重中之重的關鍵時期,正是火鍋可以大做文章的時期。



    觀點二:大火鍋仍將是市場主流


    很多人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類比,認為分餐制的再次提及,小火鍋品類將迎來發展,比如,非典成了呷哺呷哺翻身的轉折點。


    然而有業內人士稱,非典時的中國餐飲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很多品類和消費熱點空白,還處于待填補狀態。


    今天的行業現狀已不可同日而語,火鍋市場早已超飽和,寡頭化端倪顯現:海底撈領銜上市,區域品牌巴奴、大龍燚等嶄露頭角,大火鍋品類占據大半壁江山,基本格局已定。

     


    “小火鍋面臨尷尬的市場現狀,不但沒有競爭力,而且難以形成規模。縱觀整個火鍋行業,能成體系的小火鍋品牌,除了呷哺呷哺,還有幾個?”


    業內人士稱,特別是回轉小火鍋,曾在兩三年前火過一陣,不過由于整體業態偏低檔,如今很多店被冒菜、串串店所取代。甚至呷哺呷哺自身也在謀求多元化,向正餐轉變,推出高端定位的湊湊火鍋。


    所以,不少餐飲老板認為,即使疫情爆發,大火鍋仍會是市場主流趨勢,因分餐制催生出大量小火鍋品牌的可能性有,但難以有第二個“呷哺呷哺”。



    觀點三:火鍋注重圍爐文化,分餐體驗感下降


    蜀大俠品牌總監江邊認為,對于川渝火鍋來說,地方基因決定了顧客更喜歡大火鍋,而不是單鍋。特別對于一直主做大火鍋的品牌來說,再去轉戰小火鍋,是很不切實際的。


    火鍋分餐制后還叫火鍋嗎?”鎮三關品牌負責人江波反問道。


    他表示,火鍋的就餐方式本就是生食上桌,再由顧客煮熟后食用,比較安全。另外,火鍋具備的大歡、大味、大眾的飲食特性,也決定了分餐后,顧客就餐體驗感會下降。




    觀點四:門店推行公筷公勺,可顧客不買賬


    “火鍋本就是一口鍋里煮萬物,就不能像中餐那樣分餐。”


    劉一手火鍋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基于讓顧客安心,他們堂食恢復營業后,也第一時間推行了公筷制。


    “我們能保證每桌都配備至少兩雙公筷、公勺,并讓服務員提示,但很多顧客就是不用。”在采訪中,鎮三關、宏滿堂、蜀大俠等多家品牌都表示,最大的阻礙在于一些消費者不習慣使用公筷公勺。而且顧客通常是兩人或三人用餐,都是家人或關系近的朋友。


    “無論是用公筷,還是雙筷,在就餐過程中始終還是多了一個換筷子的步驟,比較難延續。疫情期間可能大家比較注意,但疫后,大家還會恢復以前的習慣,這跟中國人的思維是有關系的。”宏滿堂創始人劉偉解釋說。



    四川火鍋協會副會長嚴龍也表示,這幾天在外就餐時,發現火鍋基本都會提供公筷。大家不太習慣使用是確實存在的,但這些安心舉措也是很有必要的。



    “分餐”背后是安全

    無論采取什么形式,重點是讓顧客安心




    新民晚報官方微信號曾發起一個吃飯使用公筷調查投票,結果顯示,92%以上的網友很是贊成;4%的網友表示不太喜歡,嫌麻煩;只有2%的網友表示無所謂。

     


    數據來源:新民晚報


    可見年輕人對分餐的態度,事實上,分餐的背后是顧客對安全的需求,對于火鍋店來說,盡最大可能把安全做到位,并且讓食客能感到安心,是當下最重要的。


    除非是疫情前就是做小火鍋的,大火鍋店要想分餐,其實做到配備公筷公勺就可以。可以是服務員夾菜,或是客人自行使用公筷就餐。


    也要在公筷上做出區別。比如。泰州的標準中提到,公筷顏色宜為紅色或類白色,且明顯不同于自用筷,長度比自用筷長三四厘米,公筷粗端印(燙)“公筷”字樣,公勺顏色宜為白色或類白色,且明顯不同于自用勺,勺柄處印(燙)“公勺”字樣。



    另外,積極宣傳引導顧客。“比如在桌角貼上公筷公勺的使用宣傳語等。”庖丁家牛排火鍋負責人沈括表示。


    此外,門店還可以制作提示卡片、在醒目的位置張貼海報、積極宣傳科普手冊等方式,盡量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


    對于分餐制,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議,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一起討論。



    統籌|語嫣   編輯丨小倩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疫 期 特 別 報 道


    ?老鄉雞“土味”發布會爆紅背后……

    ?巴奴杜中兵:別幻想了,餐飲沒抄底的機會

    ?火鍋新零售爆發背后,你不知道的3個真相

    ?商家如何躲過某團的“盤剝”?

    ?美團漲抽成,還有理了?

    ?海底撈、巴奴、呷哺等火鍋外賣測評 

    ?巴奴獲近億元投資,缺錢了?杜中兵說……

    ?海底撈營業首日客流少得可憐……
     疫期做外賣,你必須掌握運營“三部曲
     海底撈、巴奴等16個品牌的疫后反思
    直播帶貨的4個必殺技:化身“餐飲界李佳琦”
    ? 堂食調查 | 多少火鍋人在“流血”復工?
    ?“黑馬”鍋底殺出!暗藏火鍋業趨勢
    ?“錯過的火鍋,補不回來了!”
    ?我在火鍋外賣現場,看到了5個“雷區”!
    ?這份“安全復工指南”,覆蓋火鍋店30個細節
    ?10天賣掉3萬份外賣,川渝火鍋人做對了什么?
    ?海底撈開賣“到家小炒”,給火鍋人的4點啟示
    ?盤活9萬顧客,疫期新“流量王”誕生!
    ?蜀大俠創始人:接下來,我們要送快餐了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今日頭條:@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33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3日 22:05
    下一篇 2020年3月24日 00: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