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已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實,在外賣的背后,隱藏著中國人口的大遷徙。
本文轉自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作者:菜菜。
當然,除了方便省事,外賣還
能讓大家更方便地吃到五湖四海的特色美食。
整體而言,特色美食主要還是由美食發源地同省份的人在做。
細看每種美食第一制作地之外的地方,就會發現有個省份頻繁出現,那就是河南。
于是,學啥成啥的河南老板,在全國開起了各式各樣的外賣店。
老鄉抱團、熟人文化,讓如何做一種美食、如何開一家店的經驗在同鄉之間不斷傳遞。
因為除了餐飲文化的因素,人口流動是最為緊密相關的因素。
不同風味的美食,隨著在地區之間的人口遷徙,發生碰撞和融合。
青海的面積雖然大,但地廣人稀,賴以謀生的方式并不多。1990 年代初,一些外出闖蕩的青海人賺到了錢,進而拉上了更多的親戚好友外出做生意 。
正如英國學者拉溫斯坦指出的,“人口遷移率與遷移距離成反比,大多數人口遷移都是短距離的遷移 ”[7]。
外賣商戶的流動和整體的人口流動是照應的。
但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飲食的節奏也快了起來。和大多中小商戶還在靠自己一鍋鍋做美食不同,料理包在連鎖餐廳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菜品成為工業流水線下的標準化半成品,無需烹飪加熱即可。
延伸閱讀
? 外賣費率透明化改革
? 快餐賽道將迎來大變局?
? 餐飲外賣為何亂象叢生?
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