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激戰上海灘

    看一組數據:

    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上海現存咖啡館超8000家,是全球擁有最多咖啡館的城市之一;

    上海每萬人咖啡館擁有量為2.85家,這一人均指標達到倫敦、紐約、東京等全球城市的平均水平;

    當前,上海的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每人每年20杯,遙遙領先國內平均水平6.2杯。

    魔都之下,無論是星巴克、Costa、太平洋,還是Manner、Seesaw、M Stand,或是湃客、不眠海等“便利店咖啡”,形態各異,百家爭鳴。

    咖啡之于上海,就像下午茶之于倫敦,而咖啡品牌對于“上海灘”的爭奪與激戰,也早已開始。


    幾年前,以星巴克與獨立咖啡館為主
    上海咖啡,始于1886。彼時,國內第一家咖啡館——“虹口咖啡館”在上海開業,
    在1910年的《上海指南》中,咖啡館就被特別列出作為上海的必游景點,
    介紹給旅滬的外地人,和當下的網紅打卡景點無異。

    1911年時候位于現虹口區的漢璧禮咖啡屋外觀 

    圖源:上海圖書館·上海年華

    但真正把咖啡從網紅推向中國大眾的,還是雀巢與星巴克,而在現磨市場上,星巴克是當仁不讓的開拓者。
    1999年,星巴克首家國內店落地北京國貿商城。星巴克給中國市場帶來“第三空間”概念,在培育自己第一批核心用戶上,走高端路線,目標直指高級寫字樓里的金領與白領。
    足夠有逼格的象征,以及“西式”生活氣息濃烈的上海,讓星巴克很好地扎根下來,繼而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在這一片土地上密集地生長了起來。
    Costa首選入駐的城市也是上海,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貼身”星巴克,2018年曾喊出2500家門店的口號。
    而在星巴克之前,中國也并非沒有咖啡,如太平洋咖啡于1992年在香港誕生,2021年被華潤創業收購。只是到了2011年,才進入內地發展,成為繼星巴克、Costa之后的咖啡連鎖勢力。

    據數據顯示,2015年,太平洋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為458家, Costa在中國擁有344家門店
    在連鎖業態擴張的同時,上海的獨立咖啡館品牌
    (連鎖店面在10家以下)
    也在逐步增多,
    即使如今,獨立咖啡館依舊是上海的主流業態。
    據上觀新聞統計,上海獨立咖啡館有4239家,占總量64%。


    近2年,咖啡新勢力在上海百花齊放
    2018年,瑞幸帶著大額優惠券和小藍杯出現在大眾視野,以掩耳不及盜鈴之速擴張全國。
    瑞幸在全國跑馬圈地,江浙滬是其重點布局場所。
    今年8月,瑞幸客服就曾對《IT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上海已有1000多家門店,全國可以加盟開店的城市數量較少,江浙滬基本都已經達到飽和。
    某種程度上,瑞幸的出現,是本土咖啡新品牌正式向傳統咖啡勢力的宣戰。
    2019年,中國咖啡賽道真正意義上的風口來了。包括
    三頓半、永璞、隅田川、Manner Coffee、Seesaw以及代數學家咖啡等等新晉咖啡品牌
    ,大多都是在近兩三年內成立或快速崛起。

    有趣的是,大多數的咖啡品牌都將上海當作大本營。據新消費Daily不完全統計,在上海,Manner有173家門店,Tims中國、Nowwa咖啡均為150家左右,皮爺咖啡有30+
    (含尚未正式營業)
    ,Seesaw為25家,M Stand為17家,以及目前在上海有7家店面的代數學家咖啡和4家店面的鷹集咖啡。
    咖啡新勢力們在“空間”方面做了不同類型的嘗試,相較于選址,包容開放的上海更像是“試點”般的存在,每個咖啡品牌也在測試著不同的門店類型。

    8月,獲得喜茶投資入股的Seesaw在上海靜安區開了首家以“日咖夜酒”為主題的門店——Good Idea Hub
    (想象力中心)
    。9月披露獲B站入股的鷹集咖啡,也曾對門店進行過升級改造,一方面,在夜間時間段引入酒吧模式,主打“日咖+夜酒”Sky Lab概念,另外,鷹集還在今年5月底嘗試推出了鷹集mini店型。
    “便利店咖啡
    ”也是上海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業態形式,有點兒類似于“快咖”,沒有長時間的停留——便利蜂的咖啡、全家的湃客咖啡、羅森的L-café、7-ELEVEn的7-COFFEE等等,他們已經成為咖啡專門店之外的便捷補充。
    雖然類似“便利店咖啡”這樣的業態,與專門咖啡館進攻的并不是同一咖啡市場,但都在搶奪咖啡用戶。

    當下,咖啡市場的新銳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大部分咖啡品牌也都擁有資本的青睞與認可。
    “現在咖啡賽道不缺錢,外面的錢鋪天蓋地地都想投進來。”鷹集咖啡總經理胡逸飛曾這樣對界面新聞說。
    而上海是中國咖啡市場的一個縮影、先行者。無論是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巨頭們以上海為中心,繼續在全國范圍內擴張布局,還或是以三頓半、永璞、M Stand咖啡等為代表的新銳咖啡玩家,對上海市場的紛紛作為,都讓上海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上海這座城市的咖啡消費,不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如今,不分大小、新銳或成熟,各種咖啡品牌也正在上海灘激戰。
    部分資料參考:

    《從有17種譯名到該賣大餅、油條、小餛飩:上海灘咖啡、咖啡館的傳奇往事》 小曹曹和小章章 2021.03.26
    《上海哪一條街的咖啡館最多?99%的人都猜錯了 | 下午茶》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2021.02.19
    《正式反向收割“三頓半”?雀巢星巴克聯盟在華最新瞄準了精品速溶咖啡!》 小食代 2021.10.17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新消費Daily(ID:NewConsumerDaily)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早鳥票!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爆款檸檬茶研發課

    如何讓小程序為我的飲品店增收: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02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7日 11:05
    下一篇 2021年10月27日 11: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