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火鍋賽道,催生出千億蝦滑市場。
同體來看蝦滑市場,需求很大,品牌格局未定,賽道仍有廣闊空間;供給以多元經營為主,有很大縫隙待填補;下沉市場的人們還沒吃到過蝦滑或者優質蝦滑,需求上有較大增量。
今日,投資5個億,占地88畝的蝦滑智造工廠正式亮相!蝦滑市場再投“深水炸彈”,或將改觀這些行業現狀。
數據顯示,目前,蝦滑已經在火鍋菜中取得了90%的市場占有率,也就是說,大部分顧客在吃火鍋時,開始把蝦滑作為主要消費對象。
不僅是火鍋,中餐、西餐、快餐、小吃店等業態都盯上了這款爆品,開始煮著吃、烤著吃、炸著吃…… 一顆蝦滑,幾乎能夠囊括所有的餐飲消費場景,蝦滑已經從一道菜品升級成為了一個品類。
如此大單品,在如此快速增長的市場下,卻至今未跑出品牌。
所以,當
“逮蝦記在廣西北海豪擲5億建造蝦滑工廠”的消息傳來時,受到了業內外的很大關注。
10月27日,逮蝦記北海工廠正式開業,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往蝦滑行業投入了一顆“深水炸彈”,跑出了一只“獨角獸”。
逮蝦記的智造工廠占地88畝,生產加工全程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
逮蝦記品牌創始人翟巖濤說,
逮蝦
記之所以能快速發展
,是用到了
產業供應鏈邏輯
。
生產效率上,逮蝦記是單廠單品,投資5億元建設88畝工廠,只做蝦滑一個單品,兩期工廠共設計8條蝦滑生產線,完全建成投產后,全天作業,只生產蝦滑,日產能可達200噸,生產效率比一廠多品的企業要高。
渠道效率上,逮蝦記目前已在全國建立26個省級倉儲配送中心、和直營辦事處直營銷售體系,要在明年完成200個地級市本地服務網格,和2000個縣級農貿批發市場、經銷渠道。
履約效率上,逮蝦記已經在全國形成集線上、線下、直營、渠道、批發、零售為一體的全渠道銷售網絡和配套倉儲物流體系,并初步具備向全國縣級以下區域深度下沉的能力,已經實現一箱起送上門、最快次日可達、半噸定制等行業領先的履約服務。
長久以來,在蝦滑加工方面,很多企業還停留在以人工為主要加工方式上,一來增加了人工成本,二來效率低下,三則存在食安風險。
另外,一般企業在創新產品上和蝦滑場景應用研究上,還有很多優化空間。
為此,開業當天,逮蝦記成立“蝦滑產業研究院”,旨在聯合專業力量,提升蝦滑研發生產技術密度,推動蝦滑行業標準制定,研究蝦滑多樣化出品、提高蝦滑流通效率、打造蝦滑到店、到家多元消費場景,助力蝦滑消費走進2.0時代。
有更高的起點,才能有更好的產品,逮蝦記如此“壕橫”,正是看到了中國餐飲消費的未來,并從上中下游進行全產業鏈升級,力圖打造出行業的超級品牌。
2021年,可謂是逮蝦記的品牌元年,翟巖濤表示,逮蝦記將進擊20億元市場規模,而且計劃3年后上市,并達到50億的規模,
“讓中國14億老百姓都能吃上好蝦滑!”
目前,中國進入第三消費時代,消費需求激增,對優質蛋白需求激增,
“14億中國人吃掉了全球三分之二的蝦”就是佐證,而且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所以,逮蝦記進擊50億,很有希望。
傳統企業都是先有產品,后有客戶;新消費則反過來,先有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后,再反過來生產產品,也就是
“柔性定制”。
在蝦滑行業,一直是10噸起訂,而逮蝦記把10噸的門檻,直接降到1噸,如今,隨著智造工廠的投產、生產效率的提升,逮蝦記進一步降低定制門檻,用量半噸的中小客戶也能享受到專屬產品定制服務。
另外,餐見君還了解到,逮蝦記不僅為客戶定制產品,還為客戶進行各種
設計、品牌推廣、營銷策劃等等,一句話概括,幫客戶掙錢。
簡言之,當餐飲老板拿到逮蝦記的蝦滑,生意并未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目前,逮蝦記推出
“你的店我來妝”服務,可根據深度合作客戶門店的具體情況,出資為門店提供品牌門店視覺優化升級方案,提供菜單設計、燈箱裝潢、餐具設計等服務,提升客單價、提高品牌感。
遇到節假日,或品牌發展的某一階段,逮蝦記還為客戶個性化定制營銷內容,出創意,做策劃。
另外,逮蝦記還依托現有媒介資源,以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短視頻平臺等渠道,賦能客戶,增加客戶品牌的媒體曝光率。
近兩年,餐飲行業變化很大,消費需求、渠道、品類上,都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新趨勢。
渠道上,新零售渠道不斷崛起,像生鮮超市、電商新零售、火鍋食材超市等,為大單品的出現,提供諸多有利條件。
品類上,新品類的不斷涌現和快速發展,尤其是大單品,一旦流行,即以雷霆萬鈞之勢席卷市場。
總體來說,成長快、單品多、機會大,是目前餐飲的主要趨勢。
過去三十年,是產業渠道的紅利,未來三十年,是產品多場景化的紅利,但機遇和風險同在,就看如何切中趨勢,乘勝追擊了。
推薦閱讀:只用一招,這家火鍋店的牛油鍋底點單率達95%!